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思考

2013-04-29 00:44刘永芳
关键词:德育渗透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刘永芳

摘 要:小学课堂既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平台,也是进行德育的主阵地。语文学科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教材中有很多包含爱国主义、奉献精神以及行为习惯优良、思想品质高尚的德育素材课文。教师要充分挖掘语文学科中的德育因素,以单元为向导,制定德育渗透点;以文本为依托,寻找德育融合点;以课堂生成为契机,有效渗透德育,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与熏陶,在语文素养提升的同时,思想道德素质也得到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2-0031-02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师的职责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责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强调了教育教学中德育的重要性,教师不应该只教书,他们的责任是教做人;学生不应该只读书,他们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课堂既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平台,也是进行德育的主阵地。就语文学科来说,教材中有很多包含有爱国主义、奉献精神以及行为习惯优良、思想品质高尚的德育素材。教师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结合课堂教学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语文课堂教学应将语文教材与思想品德教育融为一体,自然和谐、不露痕迹地进行德育,使学生在课文学习的同时受到道德熏陶感染。

一、以单元为向导,制定德育渗透点

在学校教育中,学科课堂教学既是知识传输的平台,也是向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相比其他学科,语文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文以载道”,“以道育人”,语文是母语学科,一个国家的语言承载着民族的思想情感,传承着祖国的灿烂文化,有着丰厚的底蕴。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智育与德育的紧密结合,也是语文课堂追寻的永恒主题。

要想进行合理的德育渗透,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语文教材在单元的编排上,有其自身的规律,每一单元都围绕着一个中心来展开,精心编排课文及综合学习、阅读链接等内容。教师在备课时,要先整体把握单元的核心内容,也就是本单元的文化主题,由此入手确定单元的情感目标与德育渗透的侧重点。

例如,冀教版小语三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其文化主题是“探索与发现”,是以科普、科幻、科学精神与人物品质为内容的一组课文,《大自然的语言》、《植物的“感情”》旨在揭示自然界的奥秘;《第一朵杏花》、《蜜蜂》则通过故事表现科学家严谨、细致的科学精神和态度;《矿矿的研究》是向学生渗透研究、发现的意识。综合这组课文,编者的意图旨在培养学生自我探索、发现的意识,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热情,并学习科学家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精神。明白了编排的意图,我们也就明确本单元德育与智育的契合点,那就是科学意识、兴趣与科学态度、精神的培养。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中要以单元主题为导向,来制定德育渗透点。

二、以文本为依托,寻找德育融合点

语文学科是以语言文字来讲述故事、阐明道理、宣扬思想、表达观点的。作者的思维方式、情感宣泄以及人生价值观的展现,都蕴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因此,无论是学科知识的学习,还是德育的渗透,都离不开文本的依托。教师在教学时,首先,要深入研究文本,挖掘文字背后所蕴藏的作者真正意图,这就要求从教者、作者及作品的背景入手,了解文章是在什么情况下写成的,作者要借其来表达什么;其次,还要用心琢磨语言文字,参透作者是怎样借助这些文字来表情达意的。如果教师参透了这些,那么这篇文本的德育渗透点也就明晰了:它就是作者通过文本所要表达的。

以冀教版小语五年级下册的《荒芜了的花园》为例,美丽的花园变荒芜了,来了一些人,想要改变荒芜恢复花园的原貌,但没有成功。这些不是作者的本意,作者旨在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再多的建议,再好的设想,再充分的讨论,如果不付诸行动,我们得到的依然是一所“荒芜”了的花园,而最终“荒芜”的不仅仅是花园,还有可能是我们的内心。了解了作者的本意,在课堂教学中就能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教师自然而然地就课文阐明的道理,引导到学生自身的学习与生活:学习中不仅有理想,更要有坚持的精神,立志,行动,坚持,才有可能走向成功。这样对学生的启发是自然和谐的,影响也是深远的,这样的德育与智育的融合是自然和谐、不露痕迹的。

三、以课堂生成为契机,有效渗透德育

无论哪一门学科,其课堂教学都是一个动态、发展、生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有教师的指导与讲解,更有学生个性化的参与,是一个有效的互动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下不断发展变化的。虽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发挥着主导作用,掌控着课堂教学的步伐,但学生毕竟是活生生的个体,即便有教师的调控,也会出现变数,这就是课堂生成。教师如果能够合理利用课堂生成,以其为契机和德育渗透、结合,就会使课堂教学变得精彩,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一次学校语文组听课活动中,我执教冀教版小语《偷瓜》一课,有一个让学生猜想李善才和三奶奶之间的故事环节,设计的初衷是让学生推想李善才的不孝。可是,有一位同学理解为三奶奶和儿子闹别扭,离家出走了。虽然这个答案与我的设计思路背道而驰。天下的父母是爱孩子的,可怜天下父母心,他们不和子女吵架,怎忍心离家出走呢!于是,我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想一想自己的父母,有谁的父母和孩子吵架的?没有。又有谁的父母因为孩子而离家出走了?更没有。为人子女,要感受到父母的爱,并学会爱自己的父母。就这样,我既处理了课堂教学中的“小意外”,又对学生进行了思想道德教育。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二者互相渗透的地方是无所不在的。身为语文教师,要能够立足于语文课堂教学,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将二者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与熏陶,在语文素养提高的同时,思想道德素质也得到提高。

猜你喜欢
德育渗透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浅议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高中美术鉴赏课德育渗透思考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