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高尔德《没有钱的犹太人》象征手法分析

2013-04-29 05:30:11黄翔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3年6期
关键词:象征人物

黄翔

摘 要:迈克尔·高尔德《没有钱的犹太人》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大萧条时期的代表作。小说运用象征手法赋予了作品蓬勃的生命力。小说的标题、场景、事物和人物都蕴含了丰富的象征寓意,使主题更加深刻。

关键词:高尔德 象征 人物

迈克尔·高尔德出生于纽约东城贫民区的一个犹太移民的家庭里,在纽约市的贫民区东正区渡过其童年生活。先后在煤气灯纱罩厂当过工人、服装厂的送货员、铁路公司的小职员等。19岁时,其父去世,他从纽约流浪到波士顿,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受到了工人阶级革命小说的鼓舞,并积极参加工人运动。高尔德在《解放者》杂志上发表《论无产阶级艺术》,率先提出了建立“工人阶级战斗文学”的主张。同时高尔德在《新群众》上发表的《年轻作家们,向左转吧》对广大的知识分子触动很大。“高尔德生动地描绘了他记忆中孩提时代贫民窟阴暗恐怖的现实世界:破旧的房屋,肮脏的街道,混乱的场面,恶劣的环境。这就是无产阶级文艺要求作家关注的下层社会环境。”该小说运用了象征手法,作品的标题、场景、事物和人物都蕴含着丰富的象征寓意。

1.标题象征 标题是作品的精髓、思想的集中体现,蕴含着作者的创作意图。《没有钱的犹太人》这部作品的标题“没有钱的犹太人”象征着那些在大萧条时代里可怜的劳苦大众悲惨的生活和命运。

小说里描述的东区生活着包括爱尔兰人、波兰人、意大利人和许多来自各国的穷人。他们原以为美国是一个可以让他们致富的国度,然而在美国的生活却比原先在自己国家的生活更糟糕。说起犹太人,多半人直接联想到那些富裕的犹太人企业家,犹太人在某些时候已经变成富裕的代名词。然而在《没有钱的犹太人》这部作品中,作者所描绘的犹太人却是一群饥寒交迫的劳苦人民,与富裕的犹太人是完全相反的。在东区生活的犹太人,是移民到美国的可怜虫,他们中许多人怀揣着发财的美梦来到美国,但在美国却受到了歧视和排斥。对犹太人的排斥不单单有信基督教的人,还有一些犹太人也排斥同民族的人。他们都住在东区,只隔着几条街,都一样的贫苦,可是基督徒把犹太人称作是基督的杀手,以致米盖因为溜达到他们的领地脑袋被砸出了个窟窿。

米盖长大后想找工作时,他看到许多不少广告上都写着不要犹太人,在居住着上百万犹太人的城市里,工厂和商号内部满是排犹太主义精神。米盖多次从工厂或者办公室里头溜出来,因为那儿的工头不要犹太人。和几千个孩子一样,米盖每天早晨早早地起床找工作,争抢那不多的工作机会。在每一个有工作可以做的地方,总会有一大群的孩子像疯狗一样推推挤挤,叫叫嚷嚷。为了工作,孩子们在老板面前拍马屁,屈从听命,生活像受到约束的奴隶一样,失去了自由。可是为了要找工作,不得不忍受羞辱,像米盖这样刚刚成年的孩子在心灵上刻下难以忘怀的烙印。作者有意选择下东区生活的犹太人种族作为标题,在标题中的犹太人前加上定语“没有钱”,通过一小部分人的生活现状象征资本主义制度人民大众悲惨的生活。

2.场景象征 场景是小说故事展开的舞台,是小说中人物活动的环境。小说场景的安排意在突出作品的主题,表达作者隐含的观点,《没有钱的犹太人》中作者在场景描绘中也运用了象征手法,表现了人物和社会的面貌。

《没有钱的犹太人》里凶残的路易有一个爱好就是放鸽子。他在楼顶给鸽子造了一只大棚,每天把鸽子放出来两次。鸽子在天空中飞翔,在别人家的屋顶打圈儿,是多么的自由。可就在这时候路易会挥动他的长竹竿,打个呼哨,这个呼哨传达的是一种神秘的信号。鸽子从灰蒙蒙的天空中像一队被戴上锁链的罪犯那样掉下来,服服帖帖地回到它们的牢房。看似自由的鸽子原来并不自由。在这个场景中,在天空中自由飞翔的鸽子就好像那些希望过上安逸幸福的小生活的农民百姓,他们为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田地而高兴,为能过上自给自足的生活而快乐。美国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短暂繁荣期,这时候许多的农民靠着美国蒸蒸日上的股市和蓬勃发展的制造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成为了富人。可是美好的生活却是短暂的,1929年大萧条就像路易吹响的呼哨一样,是一种魔咒,大萧条的来临让这帮快乐的农民再次陷入资本主义的泥潭,资本家对他们的剥削让他们喘不过气来。大萧条期间,生产过剩、消费紧缩,为了维持农产品的价格,资本家和农场主大量销毁过剩的商品。把小麦和玉米当煤炭来取火,把牛奶倒入密西西比河。在大萧条的年代里,农民的生活是缺衣少食,日益穷困。

3.事物象征 夏天的夜晚,臭虫缠着米盖让他睡不着觉。臭虫会发出特别的气味,那种气味让人感到恶心。它们在房间里到处爬行,吸人的血。臭虫叫人绷紧神经,处于紧张而烦躁的状态。臭虫的存在并非是因为家里不清洁,米盖的母亲是一个勤劳的妇女,她和每一个德国主妇一样爱干净。她为了孩子能在干净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干活十分的卖力。为了驱赶臭虫,她用火油浇床铺、换洗被单并在褥垫上喷上药水。她把臭虫当作敌人,疯狂地与臭虫作战。可是这样做的效果并不显著,租房里头是臭虫、老鼠、蟑螂、跳蚤的乐园,这些害虫正是生长在贫困的租房里头,在破败的墙壁里头栖息繁衍。要彻底地消灭这些害虫,单单靠一瓶火油是不够的,必须得把整栋建筑拆毁才行。在这里,臭虫象征着资本主义制度,火油和药水象征着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良,破败的建筑象征美国的社会现状。要彻底改变资本主义制度,通过改良的方式是行不通的。美国这个社会已经被资本主义制度所束缚,资本家占据了资源和土地,他们的势力渗入社会的各个方面。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无情地榨取穷人的剩余劳动力,这样的制度已经形成了网络,在美国的全地充斥着不公平和压迫。资本主义制度已经腐蚀了美国社会,资本家联合起来的利益集团不允许劳动人民拆散。资本主义制度如果是通过改良,那就好像用一瓶火油烧死几只臭虫那样,仅仅是局部的对制度进行打击,并不能消灭这个制度。要彻底消除压迫和剥削,撕裂资本主义的罗网,就必须进行工人革命。工人革命就像拆毁破败的建筑,彻底而且有效。拆毁破败的建筑意味着臭虫、老鼠、蟑螂将失去它们原来赖以生存的环境。工人革命将改变社会现状,让资本主义制度失去寄生的土壤,唯有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4.人物象征 “母亲在《没有钱的犹太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与犹太文学传统是一脉相承的。母亲是他家中的精神支柱。母亲勤劳、善良、坚韧、明事理、有主见。”她有着极强的同情心,是善良人性的象征。

“她情愿让一列火车开过她自己的身子,只要这么做帮得了我们的忙。她用母狼的那种又强烈又痛苦的爱情爱着我们大家,不断的责骂我们,像只喜鹊。母亲呀!妈妈呀!我如今好像还是由脐带跟你老人家连在一起。”当油漆匠在安息日来到家里时,她脸色顿时泛白,不好的预感让她用手绞着围裙。带着哭声她说道“他死啦!”当她听到汉门从高处摔下来摔断了两条腿时,一个人无力地在椅子上坐下来,低声抽泣,用围裙的下摆擦拭着眼泪。如果说丈夫的受伤沉重地打击了母亲,那女儿爱斯特的死则是彻底击垮了母亲。当母亲正准备出门去找爱斯特时,门被很响地敲了三下,门打开后一群陌生人聚集在门廊,一个男人抽抽搭搭地哭着,其他人僵直着身体站着,母亲惊呆了,她用手紧紧按住自己的胸口。从人群中一个脸色苍白的人抱着一个浑身是血的姑娘向母亲走来“爱斯特!”母亲呜咽道。“爱斯特!我的亲亲,我的花儿,人家把你怎么啦?”母亲哭着说。她要扑到爱斯特的身上去。“我的娃娃,我的宝贝!”母亲哭道。“医生在哪里呀?”母亲发疯似地叫道。母亲无法接受爱斯特的死,她的一生什么都可以忍受,但是她对家人的爱太深了,家人的平安就是她最大的幸福。丈夫的摔伤已经对她构成沉重的打击,爱斯特的死把她最后一点的意志也击破了。她变动沉默寡言,不再精神抖擞地与人吵嘴了,整天地坐在窗前念祈祷文,泪水打她的脸上留下来。

母亲还是个“爱管闲事”的人。她老是遇到一些需要帮助的人。她拿钱给急需用钱的人,把食物分给饥饿的街坊,用劝告来提醒那些做错事的人。东区的每一个人,不论是谁,只要有困难向母亲求职,她都会伸出援助之手。她帮助他们,常常是几个礼拜,几个月不间断。她代替医生给贫穷人家的父母充当接生婆,给患病的人当护士。在街坊的家庭争执中,她是和事佬,平息家庭的矛盾。她学会了怎么样用火油来治伤风,用药草和农民的土方来治病。同时她还是个了不起的面包师和厨子。当街坊中有哪个妇女生病,她的丈夫就一定会来找母亲,请求她的帮忙。母亲从来不拒绝这样的请求,她会一周去这位生病的妇女家两回,帮他们做饭、擦地板、给孩子们洗澡,陪病人聊天,这么做上几个礼拜等到那家的女人康复。如果遇到哪家人付不出房租,母亲会自愿为那家人筹集房租。帮助困难的人在她看来是街坊们之间应该做的。在饥饿贫寒的年代,人们大多数都无暇顾及到其他人的安危,而母亲却是在自己家里困难重重的情况下去帮助邻居街坊,她是善良人性的典型象征,体现着浓厚的人道主义思想。

高尔德在《没有钱的犹太人》这部小说的描述中,运用一系列的象征囊括东区的生活图景,对资本主义压迫劳苦大众和对劳苦大众的剥削进行无情的揭露和嘲讽,对善良的劳动人民进行了歌颂。小说中运用象征手法推动了人物、情节的发展,并起到深化主题表达和增强作品感染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虞建华.美国文学的第二次繁荣[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2] 乔国强.大移民年代里的历史纪录——析迈克尔·戈尔德的《没有钱的犹太人》[J].河南大学学报,2005(2).

[3] [美]迈克尔·高尔德.没有钱的犹太人[M].吴劳译.上海:平明出版社,1954.

作 者:黄 翔,集美大学文学院文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小说史。

编 辑:郭子君 E?鄄mail:guozijun0823@163.com

猜你喜欢
象征人物
满城汉墓空间构造及其象征意义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艺术科技(2016年10期)2016-12-14 22:15:07
《乐观者的女儿》中的象征意义
青年时代(2016年27期)2016-12-08 20:50:19
电视广告中象征的运用
古代游牧民族绘画对中国画的贡献
《黄色墙纸》的女性主义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