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玲
摘 要:寻根文学由知青作家首先发起,其主要作家都有过知青经历或者相似生活经验。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文化专制全面解冻,当他们在纷涌的文化思潮中陷入无根的迷茫之时,开始提笔向历史纵深处追溯,知青经验成为丰富的创作资源。他们试图以一个“圈外人”的眼光去审视那段历史中的文化状态,透视人性所经历的变异与磨砺,还原我们所走过的文化心路历程。
关键词:寻根文学 知青作家 知青经验 文化心理
寻根文学由韩少功、郑万隆、李杭育等知青作家发起,其他主要寻根作家也大多有过知青生活经验或者相似生活经历。因此,对过往知青经验的追忆和表达成了寻根文学不可规避的课题之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知识青年或是为就业形势所迫,或是在革命高潮时期在政治压力下被迫中止学业,来到农村开始了他们的农民生涯。在当时狂热激情的政治标语鼓动下,下乡的选择多少被抹上了一丝神圣的色彩,让他们的这场“流放”有了一种豪迈意味。然而,当他们到达农村,真真切切用自己的双手开始农耕生活时,罗曼蒂克式的“革命理想”终于在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中破碎一地。这种反差之间的鸿沟不可弥补,亦无从逃避,于是他们只能如同西绪弗斯一样不断用行动做无用甚至是绝望的努力……在那片物质贫瘠、生活困难而意识形态同样乖张的土地上,肉体的疼痛、物质的贫瘠与精神的空虚纠葛在一起,在他们的记忆中镌刻下沉重的一笔。
这些沉甸甸的经验历经时代荒凉与岁月洗礼,如锋利的刀尖逐渐变钝。然而,钝并不意味着锋芒的消失,而是思想的圆润与深刻。上世纪80年代,文化专制解除,自由之中他们却在境外文化思潮的冲击中陷入不知来路去途的无“根”的迷茫。于是,他们向过去经验逆向追溯文化渊源,知青生活经验中那些自身的、他人的、世界的生存状态得以重新在文字中鲜活。他们试图以一个“圈外人”的眼光去审视那段历史中的文化状态,透视各个维度中人性所经历的变异与磨砺。
在所有对知青经验的追忆中,物质、爱情、价值观构成了作品的三个基本表现维度。
一、贫乏的物质
在那个年代,物质条件艰难,上世纪60年代的“大跃进”更使得饥荒在全国蔓延。在所有知青作家与非知青作家的寻根文学作品中,几乎都有对于物质贫乏的描写与刻画。
吃,是人生来的一种基本需要,当这一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得不到满足、受到威胁,那么生命累积起来的整个建筑都会被动摇,若要安稳地活着,这失了根基的人生“斜塔”必须重建。这种境况使得现代人回到原始初民般的本真与野蛮,被迫重新考量人生存的整个基石与脉络。《棋王》中,阿城塑造了一个棋艺高超、思想中融和道家和禅宗思想于一炉的“棋圣”王一生形象。让这个棋道高人具有普通人物的气息、有生活质感的特质就在于他对“吃”的迷恋。他很仔细地打探别人吃饭的时间点儿、探讨吃什么更顶饿,并且说得特别“呆”而认真;他善吃,在吃的时候分外专注,几乎是抱着一种虔诚的心态在敬食神所赐的每一点食物、珍惜每一粒米饭、喝净每一点油花,似乎是要尽可能地存储每一点热量来供给生命的需要,生怕中断一点就损了元气。非知青作家莫言在他的《丰乳肥臀》中写这段知青历史的时候,也多次写到女知青因为饥饿,而被农场的厨子和一些官员轻易地玩弄于股掌;母亲为了养活儿子,在生产队的磨坊无数次完整吞下一把把生豆子……在生存和饥饿面前,人的自尊、廉耻、道德以及其他的一切都无从建立,如漂浮的蒲公英一样没有根基。“无论历史条件何等荒谬,它终归抹杀不了人在物质和精神上的基本需求”,作家的书写充满了对历史荒诞的否定。
二、被挤压的爱情
爱情是人生永恒的主题之一。然而,在那个激进的、充满浮躁的时代,就连爱情也近乎成为奢侈品,被大一统的意识形态和客观环境密封、挤压、扭曲、变形,被残存的封建思想与风俗制度绑架束缚。
首先是当前意识形态的责难。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意识形态指导下,在“时刻警惕右的错误”的口号裹挟下,每个人都对“右”和“小资”这种字眼避之唯恐不及。在这样的文化语境下,爱情被意识形态和政治形势所裹挟,无法自由。韩少功《西望茅草地》中,那个克己奉公的老场长所颁布的戒律,其中一条就是——不许谈恋爱。在那个时代,除了“革命”与劳动,其他形式的精神追求简直就如同走钢索一样危险。于是知青们的爱情转入地下,甜蜜又战战兢兢地躲避着一切目光,在危险中寻求安宁。
其次,爱情也在意识形态的裹挟下出现变异。对于很多知青来说,“下乡”并不是自愿的选择,因而回城对他们来说充满了诱惑。福柯说:“哪里有性欲,哪里就有权力的关系。”同样可以说,哪里有欲望,哪里就有权力与性的交易。知青的渴望与权力监管的架空,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政治权力的滥用。由于当权者掌握着对他们进行权威性评价的话语权,掌握着知青们的命脉,“爱情”与“性”便在权力挤压下出现了意义上的变异。爱情在利益与前途之前可以被舍弃,性在利益之前可以被付与。无论是寻根文学还是知青文学中,这个现象都被一再提起,表明知青对于当年这种现象仍然心有余悸并且难以释怀。
再次,承受着千年来朽而不衰的封建文化的禁锢。王安忆的《小鲍庄》是对传统文化束缚力的写照。小鲍庄是一个处处标榜着“仁义”的村庄。然而,“仁义”究竟是什么?王安忆的质疑表现在方方面面,小鲍庄的“爱情”自由就是其进行反诘的方式之一。小翠子在讨饭的时候被鲍彦川家里收养,成了童养媳。然而,让这个姑娘萌生爱情的却不是她被“婆婆”指定的丈夫建设子,而是建设子的弟弟文化子,他们彼此互相倾慕。这本是可以两全其美的事情。但是,在小鲍庄,他们的爱情就是人们眼中的“大逆不道”。同样,拾来跟二婶情投意合本无可厚非,但因为二婶是鲍彦川的遗孀,就被鲍彦川的本家兄弟暴打,斥责其“不要脸”。那么小鲍庄的人眼中,所谓“脸面”“仁义”与“道德”究竟是什么?是按照他们祖辈既定的规矩、按照长辈的意愿顺从式地生活,而不是观照个体生命的精神状态。他们所尊重的实际上是僵死的制度,持“仁义”之心对待的是所谓的教条,而不是人本身。这,就是这个“仁义”之村的讽刺性所在。
三、错位的价值观
文学反映时代,知青文学作品中处处可以看到那个时代价值观的错位现象。《西望茅草地》中场长对没有臭味的肥料极不信任,因为与“经验”不符;劳动强调的不是劳逸结合与效益最大化,而是要表现出“积极性”与热情,于是大雨的天气里,知青们仍然要大无畏地戴上斗笠去挖地;为了考查知青的立场,绑架与恐吓成了对他们进行考验的手段……
回到彼时的历史语境,如果说上世纪50年代知青下乡是迫于城市工作供应困局的需要,那么“文革”时期,知青下乡除此之外,又掺杂了另一重意识形态的因素。1968年12月,毛泽东发布最高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这本身就是对无产阶级,尤其是农民地位的一种虚拔,把对“无产”的尊敬推向了极端。而农民本身并不具备对知识青年进行“再教育”能力,这项举措在价值倡导上无疑又把文化放到了低于体力劳动的位置上。在这个过程中,主流意识也规避了对自然科学规律和人本意识的尊重,“扬长避短”与智慧在那个时代的光芒远不如盲目
的勇敢和激烈的考验来得激动人心。于是在那十年我们的思维与文化把很多标准都推向了一个极端,在对知青的管理中出现了上述种种不合理现象。
由于政治极度敏感,科学、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教授大都被扣上了“右派”的帽子,受到了摧残,甚至被“流放”。于是,文化停滞,科学被尘封,历史陷入盲目的倒退状态。阿来在其作品《空山》中写到森林遭遇大火,在扑救山火的过程中,整个组织无视专家提出的建议,却频频召开隆重又无休无止的动员大会与批斗会……合理与否,不言自明。但在当时历史语境下,主流意志却给这些举动贴上了光荣的“革命”的标签,并且呐喊着“人定胜天”的口号,试图让所有人在激情中认可这一举止的“伟大”。这种状态其实是源于人对自身的不自信,因此才需要语言的暗示来做到自我肯定与超越。索波这一角色的心路历程表达的正是作家这样一种认识。
当然,除了政治经历之外,知青们也在这个过程中接触了比较完整的民间文化形态,感受到了其中的文化魅力与存在的民族痼疾,于是也还有如韩少功的《爸爸爸》《归去来》这样的文化反思作品,有张承志的《黑骏马》、郑万隆《那条记忆的小路》等缅怀田园生活的篇章。
荒谬种种,伤痛种种,这是一个时代的创伤,一个民族的成长过程中所历经的曲折,因而无法回避。但是这些经历本身也成为知青作家的一笔共同的精神财富,因而也有了缅怀乡土的作品出现。寻根作家对这一历史现象的梳理,从一个侧面还原出了那个时代我们整个民族的精神文化图式。
参考文献:
[1] 米歇尔·福柯.性意识史[M].台湾:久大文化公司,桂冠图书公司,1988.
[2] 韩少功.文学的根[J].作家,1985(4).
[3] 张瑞英.知青作家的创作与寻根文学的发生[J].山东社会科学,2003(5).
[4] 韩少功.暗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基金项目:教育部“211”工程项目“社会转型期的文学与文论”子项目“国门大开与文学寻根”;2012年辽宁省教育厅重大人文社会科学专项项目“历史转型与中国当代文学思想理论研究”,项目编号:ZW2012007
作 者:曲 玲,辽宁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编 辑:魏思思 E-mail:mzxsws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