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爱荣
摘 要: 在音乐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以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对学生的真情来感染学生,让学生喜爱音乐,以学生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深入理解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来体验音乐的美感;而老师则以生动活泼的形式来组织教学,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获得充分的满足和愉悦健康的审美体验。
关键词: 审美体验;兴趣的培养;表现欲望;欣赏能力
新课标中提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理念。可见音乐课程的重要价值是审美体验价值,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通过聆听音乐、体验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和享受音乐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的美和丰富的情感,并产生强烈的艺术共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我们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点。笔者认为,音乐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审美体验。
一、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
动力源自于兴趣,对某事物产生兴趣,必然乐此不疲,在无数次的循环反复中,必然产生了情感;兴趣源自于乐趣,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到整个过程充满了乐趣,无数次乐趣的积累,同时也是感知音乐来源于生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在体验音乐中感知生活,在感知生活中创造音乐。将自己的爱好用音乐表达来展现,无论是唱歌或是舞蹈,都会在自导自演中将自己兴趣爱好淋漓尽致得到展现。教师的音乐教学过程中,不仅是音乐表演技巧的展现,更多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爱好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在兴趣中激发成长中的展现和创造力,达到音乐教学促进其他学科的发展目的。每个教师应当清楚明白这一点,除此之外,还要在音乐教学中赋予情感在音乐表演的表达,无论是喜、乐、悲、欢,不管是歌唱或是肢体展现,都要注入个人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中,用真情表达才能创造出音乐特有的艺术魅力,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获得充分的满足和愉悦健康的审美体验。在学习七年级《七子之歌》这一歌曲时,在枯燥的节奏教学环节中,依次设计了一组问题“七子指的是什么?词作者是谁?当歌曲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你是怎样理解歌曲的?”让学生探究讨论。学生结合自身所了解的,不难说出以上几个问题,然后再通过欣赏,此时学生的情感伴随着他们内心的心理体验,自然地流露出来,练习也伴随着生动的审美体验。
二、以情感人、让学生体验音乐的内在美
音乐通过声音刺激人的听觉,浸润人的精神,触发人的内心情感,引起人的联想和共鸣。例如在欣赏《丰收锣鼓》这一曲子,当你听到那明快的节奏、优美的旋律时,很容易就会联想到节日里锣鼓喧天、载歌载舞的喜庆气氛。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逐渐体验到音乐的美,作为音乐教师要利用好这一点。
三、注重学生的音乐表现欲望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渴望求知欲很强,有许多学生都对音乐表现有强烈的表达思想意识,包括一些内向学生也是如此,只是他们表现方式常常会在家里或最亲近的同学之间。作为老师,首先要了解学生对音乐的表演欲望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正确引导学生学会演唱技巧,让音乐接受收能力极强的学生引导音乐感知能力差的同学,以好带差,在老师的诱导中,全面展现整体师生的表现欲望,无论是合唱或是分组表演,让学生在演唱中忘记羞怯,从而克服表演中的不良表现。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创编歌曲、舞蹈等表演,将教材和音乐校本教材有利结合起来,通过整个教学过程的多种体验形式,音乐形象的审美体验得到很好地落实,并在探索学习的基础上,扩大了知识范围,自主地表现音乐。
四、注重学生欣赏能力的培养
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说:“音乐的本质在于对情感的反映,对音乐的学习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它是一种情感过程——审美体验。”听觉体验是音乐学习的基础,也是整个审美体验的基础,因此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过程,其目的是在听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审美体验,发展学生对音乐要素的精细、敏锐的感觉和反应,引导学生喜爱音乐、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在欣赏教学中,其中心点是“听”。教师要充分挖掘音乐作品所蕴含的音乐美,围绕“听”来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以音乐为体,从音响出发,以听为主来引导学生实现审美想象,并在聆听美妙音乐的同时,体验情感。值得注意的是,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很重要,从七年级开始,就要教育学生学会安静地听音乐,让学生掌握一般的欣赏方法,只有这样,学生审美想象的翅膀才能张开,音乐才能进入人的心灵,才能与心灵的体验浑然一体,审美体验才能有所效果。
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遍听赏音乐的要求,让学生带着不同侧重点去听音乐,并把它放入相应的学生感兴趣的音乐活动中,提示学生听的时候用心感受,使学生在反复听赏中全身心地融入音乐,这样,一首歌也就在不知不觉中理解得很透彻。这时,来观察学生的表情,看的出来他们都沉浸在美丽的意境中,我再抓住时机开始讲解歌曲,学生听得更认真了,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抓住学生的审美体验这一主线,学生在学习中就会有很大的兴趣,以次来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更好的深化学生对音乐内在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五、加强音乐教学中对学生的审美教育。
教师可以通过音乐教学,把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审美体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和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兴趣有机结合起来。音乐教材里有许多对学生进行这几方面教育的例子,著名的人民音乐家聂耳所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不论在何处奏响,都给中国人一种骄傲和自豪。通过教师深入的讲解,可以及时把爱国主义教育、道德品质教育、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和学生的音乐兴趣融合于音乐教学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音乐是人们思想的载体、优美健康的音乐使人向上、而低级,颓废的音乐则使人迷惑、沉沦,要引导学生欣赏优美、积极向上的歌(乐)曲。因为中学生对是非的曲直、事物的好坏,在意识形态中还没有一个规范的尺度,随着电视的普及,电脑中的不良影响,不同格调的音乐,出现在学生自制的歌本上,做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积极引导他们摒弃低级颓废的曲调,吸收热情优美、健康催人奋进的歌曲。培养学生良好道德修养,自我完善的突出的个性和品质,形成在师生间多交流、多探讨,共同体验、共同欣赏的良好习惯,这样使学生踩着时代节拍,走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
在音乐教学实践中,缺乏音乐美感、依赖单纯说教,忽视音乐整体形象,忽视学生的体验等等,都大大降低了音乐艺术的魅力,影响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理解,教师只有通过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以及音乐教学技巧表达中,让学生对音乐教育有个全面认识,在音乐教育的潜移默化中,达到学生对德、智、体的全面培养。只有这样,中学音乐教学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不仅是一种创新的过程,也是培育学生正确审美观的教育成长经历,才会向社会输入达标的合格人才,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