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照满
摘要:本文主要从激发兴趣、充分调动、创设情景、启思质疑、创设活动等五个方面的策略递进式地谈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习能力,形成自主学习习惯, 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自主学习 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真正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去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就是把学生作为主动的求知者,在学习中培养他们主动学习,主动探求,主动运用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那么,怎样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习能力,本文就此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由主动学习
《新课标》指出:课堂的舞台上,主角将不再是教师,而是学生。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和引导者。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如果学生没有兴趣,就根本谈不上“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因此教师要着力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大胆设计教学,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这样,自主学习的劲头更足了。如在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时,我预先在课前将教室做了一番精心的布置:教室里到处贴着五颜六色的鸟,有的展翅飞翔,有的玩耍嬉戏,有的在跳着优美的舞蹈……课一开始,我出示自制的课件,播放出清脆的鸟叫声和课文画面。悦耳的鸟鸣声,色彩鲜艳的画面,很快把学生的心给吸引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趁热打铁,我说:“同学们你们想和这些美丽可爱的小鸟做好朋友吗?让我们一起到鸟的天堂去看看吧!”然后,我接着让学生观看课件,感受鸟的天堂的神奇。这样,学生就会入情入境,与课文产生共鸣,兴趣非常浓厚。
二、充分调动,让学生全方位地动起来培养自主学习技能
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真正“动”起来,经常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最佳学习状态中。积极为学生展示才华搭设舞台:包括听、看、说、读、思、写、唱、跳、演,画、做、玩。既可以搞同类词语联想,也可以对对子、猜谜语;既可以搞书法比赛、朗诵比赛,也可以搞演讲比赛、辩论赛;既可以点评推荐佳作、概要介绍名家,也可以进行作文竞赛、改编课本剧、模拟表演,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要求,应有不同的“动”法。如在教学《小猫钓鱼》时,学生在初读课文后,我就让他们自由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读,并画出小猫三心二意的句子,不懂的地方可以用小记号标出,课后,我设计了课本剧的表演。通过动手、动口、动脑全方位训练学生,促使学生真正“动”起来。通过这样训练学生,能促使学生尽量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三、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感受中内化升华自主学习的情感
由情感入手,激发学生想象的欲望,使学生进入酿情、入情、动情的情感验活动中尽情地去发现美、创造美、表现美。教师要进入课文角色,创设情境,带着学生一起去体验文章所表达的感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将这种感情内化为自己的情感因素。如在教学《虹》一文时,我做了精心的准备,有这么个环节:让学生仔细观察彩虹,感受彩虹的美,我让学生说:“你想对彩虹说些什么?”当学生看到那么美的画面,都说得滔滔不绝。这时我就播放一段很美的音乐,又对学生说:“小朋友,你们有这么多的话对彩虹说,彩虹肯定很美,是吧,那让我们合着优美的乐曲,闭上眼睛一起来感受彩虹的美吧!”此外在学习课文时,我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成课文中的山啊、树啊、稻子、玉米,通过自己神情、动作、语言,由此体会大自然欢快、喜悦的心情。这样的教学,学生就会入情入境,内心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与课文产生共鸣,从而理解、感悟语言文字。
四、启思质疑,让学生自始自终处于积极的自主学习状态
心理学告诉我们:“有疑则有思,无疑则无思。”《新课标》认为:在语文课堂上,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让学生在课堂上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争论,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教学时,教会学生学会思考,善于思考。善于带着预习中的问题思考,善于从同学的发言中启发自己思考,善于多角度思考,善于纵深思考。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质疑,不轻易苟同他人意见,大胆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如《司马光》一课,让学生想一想除了“砸缸救人”,还能有哪些办法?这个问题新颖,激发了学生积极思考的热情,而且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根据教材特点运用各种激疑方法,努力创设问题情境,消除学生质疑的心理障碍,提供质疑的契机,教给质疑的方法,让学生有法可循。对重点词句进行质疑;对标题进行质疑;对矛盾处进行质疑;对篇章中的详略安排,叙述顺序的变化,标点符号运用质疑;甚至对课文插图質疑,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如教学《飞夺泸定桥》一课,学生质疑提问:“为什么敌人不把铁链也炸掉,让红军过不来,而只抽掉木板呢?”由此,我引导学生展开积极思索,热烈讨论,在分析敌人当时的心理状态后,学生们明白了当时敌人认为抽掉了木板,只剩十三根铁链,再加上山高水急,重兵防守,红军是“飞”不过来的,哪里还用炸铁链。从而说明夺桥的困难,突出红军英勇无畏的精神。学生们就在不断思考和寻求答案的过程里,慢慢地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起深入探索的兴趣。
五、创设活动,让学生参与综合实践中自主提升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应让学生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使学生学知识、长见识、练才干。在读写过程中加进说和演,提供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开辟领悟和运用语言的天地,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是很有裨益的。同时,就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说,有益有趣有效的活动也是促进自主学习的动力。可以说有了活动,课堂就会充满活力;有了活力,自主学习的动力就更强。如我看到有位老师在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采用了“辩论赛”,很有效果。先根据学生自己的选择,把全班分成“桂林山队”和“桂林水队”两大阵营。然后告诉学生:两个队就是两支导游队伍,哪个队能把自己的景点介绍得绘声绘色、吸引人,那么,游客们就跟着他们去旅游。这样一来,学生各尽所能,各展所长,通过各种方式来宣传自己的景点的特色。学生有的说,有的读,有的介绍图片,有的展示录像材料……课堂氛围十分热烈,学生自主学习充分体现出来。又如让学生当记者,采访充当课文中人物角色的同学。这种形式的活动放在课文教玩后进行有助于巩固学习所得,学生也喜欢。如《草船借箭》学习完后,选一位同学扮演记者角色,向扮演“诸葛亮”、“周瑜”、“鲁肃”、“曹操”的同学问几个问题。当记者的同学只有对课文有较深的理解,所提的问题才深刻,被问的同学也只有熟悉课文中的人物,说话才机灵、流畅,颇具哲理性。
综上所述,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教学的一个方向,是新课程标准真正进入课堂的一把标尺。我们的课堂只有充满乐趣、拥有情景,才会吸引学生,使其积极主动的学习;我们的课堂只有在教师精妙的启思质疑、充分调动下,才会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我们的课堂如果多一分精彩的活动,学生自主学习也许就会多十分活力,而其学习能力也许会百倍的提高,以致极大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