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空中交通管制中影响安全的多种因素

2013-04-29 22:36郭武峰
科协论坛·下半月 2013年6期
关键词:空中交通管制管制员

郭武峰

摘 要:伴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民航事业飞速向前发展,空中飞行器数量不断增加,空中交通管制的安全性对空中飞行安全的影响也成倍增加。由于空中交通管制系统涵盖的范围广阔,因此必须从源头上对空管不安全事件进行管制,目的是为了从根本上减少不安全事件的发生。为此,从我国民航的实际情况出发,系统论述空中交通管制三大组成环节:管制员,机械设备和环境对空管系统安全性的影响,以期为合理制定相应控制对策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空中交通管制 管制员 管制设备 管制环境

中图分类号:V35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6-166-02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内飞行流量的平均增长速度是9%左右,在现有的空域条件下,空中的交通状况就越发显得拥挤。此外,结合我国机场密度偏低,东西部发展失衡以及空域复杂的现状,所有这一切都突出空管的至关重要性。防止飞行器之间相撞、防止飞行器与地面上障碍物相撞以及确保空中交通的通畅是空中交通管制工作的首要任务。而安全则是空管工作的重中之中,同时这也是评价管制工作质量的第一标准。空管系统的主要服务对象是飞行器,其特点是在空中高速运转,如果发生仪器设备异常或是人为操作失误,短时间内几乎无法避免事故发生。此外空中交通运输只是为旅客提供必要的运输服务,一旦发生事故将涉及广泛的社会因素,难以估量社会影响的严重性。我们将影响空管安全的因素大体划分为三类:管制员、管制设备和管制环境,并逐一进行讨论。

1 管制员因素

1.1 管制技能

管制员的管制技能所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主要涵盖了其陆空通话能力、反应能力、冲突预测及解决能力和管制协调能力等。科学研究指出注意力方面体现出的局限性对人体系统功能的影响要远大于知觉表现出的局限性。而管制员在工作中要接受大量的视觉、听觉信息,如果当接收的数据远远超出注意的范围时,其通常可能只会注意一部分信息。比如在雷达管制体系中,当空中飞行流量增加时,部分管制员习惯关注进港飞机的进港次序而容易忽视出港飞机的出港次序,这就可能制造潜在的飞行冲突。由于空中交通管制的主要手段是使用通讯设备进行陆空通话,因此信息通讯主导发布指令和传递飞行动态信息等关键作用。

1.2 工作负荷

所谓工作负荷,指的是在一定工作时间内可以完成的工作量,又称劳动强度或工作强度。在超负荷工作状况下非常容易出现操作慌乱,这很可能导致出现差错和安全事故等。由于空管工作的特殊性,管制员的工作负荷对于工作的安全性有着重要意义,并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空中飞行流量,天气状况和军航飞行活动等。当管制员身处低负荷工作状态时易出现精力不集中、易受干扰、思路凝滞等现象;而当其处于超负荷工作情况下,往往会出现口误增多、顾此失彼等状况。因此深入关于加强管制员工作负荷的研究,使其能够始终处于适度工作负荷下高效工作,激发其最大工作潜能,这是提高空管系统安全的一种重要途径。

1.3 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个体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突发事情时所表现出的个体素质,较高的心理素质有助于提高管制工作的安全系数。由于管制技术逐渐复杂化以及广泛投入使用各种高新兴仪器设备,对现代的管制员的要求是,不但要拥有一颗责任心和熟练的操作技术,而且要注重培养自身的心理素质,这需要管制员在日常工作中有意识地锻炼心理素。近年来,由于飞行流量日渐增加,经常出现多机同时临场、飞行冲突等多种突发紧急状况。面对这种复杂情况,具有较高心理素质的管制员可以做到沉着冷静并果断下达正确有效的指引口令,确保安全飞行。

1.4 生理素质

由于空管系统实行的是昼夜不间断工作制,管制员注意力长时间处于高度集中状态,非常容易疲劳。尤其是夜间飞行数量相对较少,而且飞行间隔过长,管制员很容易出现体力不支,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恍惚等状况。因此,充沛的精力和健康的体魄是更好从事空管工作的前提,管制员在工作之余应当加强身体锻炼,以确保身体状况处于最佳,从而能够胜任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此外,如果管制员缺乏必要的社会责任心,工作时思想稍微松懈,就可能间接导致重大飞行安全事故,这将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是确保空管安全有效工作的重要前提。

2 管制设备因素

迄今为止,空中交通管制自动化经历了三代演变,第1代空管自动化系统是70年代末从法国引进,其特点是显示雷达目标数据。第2代空管自动化系统开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那时中国民航系统意识到空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遂开始投入巨额资金改善空管基础设施。国内空管自动化系统首次正式使用的标志性事件是94年北京民航引进雷神终端处理显示系统。第3代空管自动化系统的代表性事件是目前正在建设的北京、广州、上海这3大区域管制自动化中心。

2.1 空管自动化体系对民航事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空管自动化水平逐渐提高快速推动了中国民航事业的飞速发展:(1)投入使用雷达等先进设备后,管制员指挥区域内单架飞机的时间缩短,这不但打破了传统程序管制在陆空通话方面的瓶颈效应,而且可以有效辅助管制员及时发现潜在飞行冲突并果断处理。(2)传统程序管制使用的是时间间隔,而如今自动化体系中应用的是距离间隔,后者有效缩短了飞行器之间的间隔,从而提高管制工作的效率。

2.2 空管自动化体系带来的负面效应

虽然自动化促进了民航的发展,但是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其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管制员对雷达等自动化设备的依赖性增强,但其自身主动管制的意识下降。自打成为一名管制学员开始,管制意识就应贯穿于每个管制员的管制生涯。管制员在进行管制指挥时,不仅要在头脑中对所管制区域形成一个立体的印象,而且要明确掌握所有飞行动态以及位置,这就要求一名管制员具备强大的空间想象思维。但是目前的现状是管制员比较依赖雷达等设备,而其管制的敏感性下降,比如,不能够及时准确掌握飞行高度和动态等。由于一些管制任务无需管制员主动参与就可以自动完成,一旦系统异常失效,管制员可能无法胜任系统工作,这将为飞行安全埋下隐患。

3 管制环境因素

管制环境主要包括管辖空域环境和管制室内环境,而前者影响作用比较大。

3.1 管辖空域环境的现状

目前,我国区域环境存在着军航、民航重叠现象。有的军航飞行空域距离民航较近,造成民航飞机在军航空域上穿越,这不但影响军航训练,而且增加相对飞行,相互穿越对方航线的几率,从而埋下潜在飞行安全隐患。另外,军航投入使用的是二次雷达应答机和高精度高度表。虽然机场装有二次雷达监视设备,也旨在改善军航管制指挥系统,然而军航、民航飞行器之间并不能做到相互警告和防止相撞。针对这种特殊情况,由空军管制指挥员与民航管制人员之间进行互相无障碍沟通及及时准确调配来确保军、民航飞机之间的安全间隔距离。

3.2 管制室内微环境

管制员主要是在管制室内进行指挥和调度飞机等工作,因此,管制室内周围环境同样也可能影响到管制员的日常工作。

(1)不合理的照明造成视觉疲劳。

研究表明,工作环境周围光线的强弱会影响视力和工作效率,长期在强光环境下工作视力会降低,而长期在暗光环境下工作,容易疲劳伴随着劳动效率明显降低。不同工种的管制员在周围环境不同的管制室工作,后者主要包括塔台、区域和进近管制室,其中身处塔台里的管制员其工作特点是需要来回密切观察陆地面及空中的飞行器,视野频繁地在窗外与窗内之间切换,由于室内外光线强度明显不同,极易导致塔台管制员出现心理眩光疲劳;而区域和进近管制室内光线强度通常较暗,室内管制员容易发生视觉疲劳,这都可能影响管制员管制工作效率。

(2)噪声。

噪声是一种不良外源环境刺激物,可长期干扰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导致机体出现头疼、头晕、记忆力减退和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噪声不仅降低听力而且还影响视力,有关实验数据证实,当周围环境中噪声强度达到90分贝时,人体视觉细胞对光线强度的敏感性下降,表现为识别外界弱光反应的时间延长。可见,减少噪声污染对于管制员有效工作意义重大。管制室内的噪音污染重要来自于空调运行,工作台机器设备运行和耳机话筒噪音等。管制通话是管制工作中对管制员听觉造成的干扰主要来源,包括管制员与飞行员之间的陆空通话和相临席位间管制员的声音沟通。普遍认为两管制席位之间距离70厘米比较科学,然而目前主要实行双岗制也就是管制席位与协调席位之间责任捆绑制,这就要求管制席位人员必须参考协调席位人员的协调结果,同样协调席位人员也必须关注管制席位人员指挥口令是否准确,当二者席位间距<40厘米时可能会相互影响。

综上所述,管制员、管制设备和管制环境这3大组成部分不同程度地影响空管和飞行安全。因此,民航系统需要从这3大块入手,进一步全面完善空管体系,真正提高空管工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最终从根本上降低管制工作中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猜你喜欢
空中交通管制管制员
空中交通管制员队伍建设和能力提升
从心理学的角度浅谈空中交通管制中的“错、忘、漏”
控制塔
《飞机起飞了》
空中交通管制员的人为失误分析
加强空中交通管制员防冲突应变能力的探讨
当代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间隔问题探索
空中交通管制员的素质与技能培训探讨
基于熵权法的管制员素质机测因子赋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