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百塘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当前常用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它因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可而广泛应用。在数学教学公开课、各级优质课评选中,每位授课者或多或少地都会使用小组合作的探究方式。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生发展;小学数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实施“合作探究”时,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参与,启发和引导学生进入角色,组织好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并照顾到所有学生。本教学中,不仅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尝试
教学过程中,我对应用小组合作进行课堂教学做了深入探索。起初,我是把几个相邻座位的学生围在一起,对要探究的问题或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结果多次出现了缺陷。例如,我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二节“小数乘小数”时,我本以为学生已有了“小数乘整数”的基础,就直接分小组合作探讨“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我首先通过这样一个问题:“一块宣传栏长1.2米,宽0.8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结果,仅用了6分钟的时间各组就纷纷得出了计算结果。随后,我又出示了几个类似的题目,各组又很快算出了结果。这时我才让各组总结“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经过5分钟的讨论,各组又得出说法不尽相同但观点一致的结论:“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这显然是一个比较令人满意的结果,一切似乎水到渠成、顺理成章。随后我给每个学生下发一道调查性题目:“你是怎样知道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的?或者说一说你在小组内做了些什么。”结果,全班45名学生中,只有12人是通过名数变换发现的(目标达成数);有9人是通过几道计算题的计算结果发现的(观察别人得出的现成结论数,即他们的结论不是通过探索得出的);其他24名学生无从谈起,根本不知道上述结论是怎样发现的(这是随声附和)。由此可见,真正从小组合作中得到收获的仅占全班人数的27%,这显然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此后,我又做了多次类似的尝试,结果几乎一致。
二、合作小组重组的积极尝试
在以上多次小组合作探索的过程中,我对每个小组以及各小组每个学生所充当的角色做了记录,并进行了分析,重新组合。把原来在组内处于中心地位的(探索能力强的)学生分为两个小组,要求这两组在活动过程中,除了要完成全班需要共同完成的任务以外,再附加一至两个探索项目,争取独立完成;把原来在组内处于被动地位的(探索能力一般的)一部分学生分为三个小组,他们要完成全班需要共同完成的任务,对他们不作重点辅导;把原来在组内处于附和地位的(探索能力较差的)一部分学生也分为三个小组,他们要完成全班需要共同完成的探究任务,对他们除了加强鼓励以外,还要做重点辅导。这样,每个小组的学生在本组内的地位基本相同,在合作过程中,他们都能争先恐后,积极探索。
合作小组重组后,那些原来在小组内没有“资格”发言的学生,不再有自卑感,在新组中也表现得积极活跃,唯恐自己再度落后,大胆探索,争先发言,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能够主动向我寻求帮助,我自然会引导他们得出结论,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乐趣,由此激发了他们的自信心,他们由被动附和式的学习变为主动探求新知,争先展示自己的才能。而那些优势小组不甘心动摇自己原来的“霸主”地位,总想提前而圆满地完成探究任务,因此,他们的积极主动性更高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再次对小组合作效果进行了检测,连续三次的结果表明:全班学生都能动起来,目标达成度(人数比例)均超过80%。
三、小组合作过程中的创新
我在安排小组合作时,并不都是一旦提出问题便立即开始合作,因为这样的过程有时会制约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了能让每个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有效的发挥,解决有些问题时我先让学生在自己的原位上操作一会儿或思索一会儿,然后再合作交流。这样,他们不但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能够取长补短,得出更科学、更完美的答案。例如,在探索“梯形的计算方法”时,首先让每位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自主设计方案,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然后再小组交流,确定最佳方案。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巡回发现:有28名学生自主设计出了能够计算梯形面积的方案;再经过合作交流,其他17名学生从中得到启发,也设计出了正确的推导方法;最后,我们从各组的汇报中选择了5种较好的方法,展示在黑板上,比我预期的3种还多出2种。通过这次活动,每个学生不但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还对其他同学别出心裁的设计方案刮目相看,全班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还收到了互相尊重的效果。
由此可见,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着实有效。只要组织得当,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更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最大限度地发掘他们的潜能,使每个学生的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等方面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吴艳芹.浅谈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吉林教育,2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