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素霞
摘 要:“小组”是数学高效课堂中的核心,是有效开展课堂活动的“心”“眼”,是课堂“高效”实施的唯一途径。
关键词:高效;数学课堂;小组合作
一、合理组建,分工合作
小组合作的目的是让每个小组成员积极主动地学习,并从中都有所收获。所以,在成立小组时将他们分工十分重要。如,可将班上的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每组3~6人为宜,再将每个小组成员合理分工:组长,负责组织讨论与合作;操作员,负责具体的操作;记录员,负责整理本组讨论或合作的成果;汇报员,负责将小组合作的情况在全班作出汇报。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干,都有自己的疑问,都有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有自己的观点表达。每次合作对于他们来说都是轻松地、有效的。
二、正确把握合作契机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并不是每节课每个环节都需要小组合作学习。所以,把握好学习时机很重要。
1.在学生独立操作无法完成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如,在探究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时,给每个学生其中一样材料(大米、水、圆柱体量杯、圆锥体量杯、天平、土豆等),学生个体往往束手无策。此时,他们会寻求与他人合作,并且意识到合作中操作的圆柱、圆锥必须是等底等高。
2.结论无法归纳、规律无法总结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去发现、探索、总结规律和概念,这往往要依靠集体的力量共同完成。这时,就要组织合作学习,集思广益,挖掘集体潜能,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又巩固了合作学习的成效。
3.当学生遇到疑问经过独立思考不能解决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三、合理调控,及时指导
当学生进行合作交流时,教师要认真做到两点:
一是要给学生足够的合作交流时间;二是教师要深入到小组中去,了解学生合作交流的情况。调控学生交流的过程,收集讨论时的各种信息。教师在让学生开始讨论后,马上要深入参与进去,去发现学生交流的焦点是什么,是否切中了问题的核心,去发现每个学生参与的程度,去发现组员分工是否合理等问题,只有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指点,合作交流的效果才能达到预定的目的。
四、采用鼓励方式
为了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学习,教师要对小组合作的活动情况进行积极的评价,小组与小组之间要比一比、赛一赛,并让组与组之间用口号互相激励,如,“棒棒棒你真棒,你是我们的好榜样。”还要组内激励提高自信,如,“我们的小组棒,学习的好榜样。”“我们的小组巧,八只小手真灵巧。”对小组中成员的表现也要进行分阶段的评价,主要从参与是否积极,合作是否友好,工作是否认真负责等方面进行,对学困生的丝毫进步都要给予及时的肯定。组之间要采用计分制,对表现好的小组和个人要定期评比选出最优秀的“合作组”“智慧组”“超越组”。
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当学生进行汇报发言时,要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