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婵
摘 要: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丰富有趣的教学情境,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关键词:智力;非智力;激发兴趣
一个人的成长,不仅依赖于智力的发展,同时还依赖于非智力因素的支撑。就处于少年期的中学生而言,后者往往更为重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丰富有趣的教学情境,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那么教师在教学中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让学生喜欢你这位教师,喜欢上你教的这门课,只有学生喜欢任课教师,才能引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教学过程不仅是师生间信息的交流,而且也是师生间情感的交流。积极的情感能提高人的生理和心理活动的能量,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师生的交往应遵循平等、民主的原则,教师要从两个平等的人的角度去对待学生。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主体,学生只有得到人格的尊重和必要的信任,才有可能主动进入“角色”,参与知识形成、发展、应用的过程,才能激发求知欲望。教师还要热爱教育工作,热爱自己的专业,喜爱每一个学生,给每一个学生以母爱的仁慈、父爱的严格、博爱的平等和尊重。只有这样,学生才可能尊重你,喜爱你,从而喜欢你的课,才会爱学这门课。
二、教师要不断采用新颖多变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但是学生缺少真实的体验,所掌握的也不过就是空洞的理论。教学方法的选择力求体现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使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积极主动地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素质。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材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
1.情境教学
就是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充分挖掘情感因素,撞击学生的心灵,把某些抽象的教材知识转化为一定的情境,创设特定的氛围,使学生易于接受,乐于学习,并有利于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培养他们主动思考的习惯,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来思考。
2.体验式教学
就是把学习主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师生运用各种方式在情感的交流、思维的碰撞中进行体验、感悟,逐渐熏陶,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3.案例教学
就是教师根据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仔细斟酌,精选案例,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案例教学中,学生成为知识的探求者。丰富的案例可以引导学生去了解社会,开阔视野,明辨是非,激发社会责任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课堂讨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鼓励多角度发散式思维;教师的适当引导,使每个学生受到启发。
4.探究式教学
就是课堂教学活动以解决问题为中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某个疑难问题或某个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探讨,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索性活动找到答案、获取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精神,并使他们掌握探究技巧,勇于探究,求真求实。
三、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趣味性因素,增加教学的新鲜感,要通过精心设计让教学过程活泼多彩,从而吸引学生的兴趣
1.可以通过组织新闻发布会、讨论、辩论、演讲,主办时事报告会和热点专题课,也可以撰写小论文,举办时事知识竞赛,还可以通过小品表演、参观访问、写社会调查报告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在思想深处提高他们政治课的学习兴趣。
2.如果能让诗歌、对联、名言、警句、成语故事、寓言等走入思想品德课堂,让思想品德课充满浓郁的文学色彩,以文学培育氛围、以氛围求兴趣、以兴趣带动整个“教”与“学”,有时可以达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九年级教材第五课《灿烂的中华文化》的教学中,让学生讲名言、警句、成语故事,并分析其中所蕴含的传统美德,总结出中华文化的影响。
3.加强学科间知识的渗透,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同时,不同学科知识的结合又可以加强生动性和趣味性。思想品德课和历史课就可以很好地结合起来。例如,九年级教材第四课《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教学中,讲解民族团结问题时,就可以让学生列举历史上为民族团结做过贡献的人和事,既增加课堂的生动性,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同时提高了能力。讲解国家统一问题时,可以适当补充香港、澳门、台湾的历史渊源,学生可能有所了解,但比较模糊,这时往往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一下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便于学生理解教材知识。
4.利用歌曲、漫画、挂图等,恰当地把它们与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相结合,能增强思想品德课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启迪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领会和掌握,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5.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风趣和幽默,在教育学生时的语言,教材知识的解释,调动学生学习情趣的鼓励性语言等方面,抓住一切可能的时机和言行尽量制造幽默、风趣的教学环境,在课堂上牢牢吸引住学生,必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逐渐喜爱思想品德课,进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作者单位 福建省宁德市蕉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