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迎春 薛斌 王艳玲
摘 要: 本文就如何增强工程热力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从模块化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案例教学;巧妙合理地运用p-v图、T-s图;基本理论及定律的内涵渗透四方面展开讨论。
关键词: 工程热力学 教学方法 模块化教学 案例教学
1.引言
工程热力学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是数学、物理和专业课的桥梁。它不仅为学生以后学习有关专业课打好基础,而且是今后能源,特别是热能在各领域被深入研究、开发、创新的基础[1]。课程理论性强、内容抽象、公式繁多、实际应用复杂,并且与高等数学、物理等学科联系紧密,而学时被大量缩减,使得其成为学生公认的“难啃的硬骨头”。由Y.A.Cengel编著的热力学教材明确指出“用简单而准确的方式与明天的工程师开展直接的对话,鼓励他们的创新思维及培养他们对所学习内容的深刻理解[2]”。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结合课程的性质、目标,广大教师一直在努力探索与研究。本文是笔者多年教学中的一些体会总结,供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2.模块化教学
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中遵循“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注重基础知识、基本定律、基本技能的学习,提炼实用性教学模块,模块与模块之间既相互区别,又有机联系在一起。学生对于整个课程的脉络、主线非常清楚,并且清楚自己在每一阶段的学习任务与目标。
2.1基础理论模块
2.1.1基本概念:开口系、闭口系、绝热系、孤立系;平衡态与准平衡态;准静态过程、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程;可逆过程的功量、热量;卡诺循环、概括性卡诺循环;体积功、技术功、推动功、流动功、有用功、轴功、耗功;热力学能、焓、熵、熵流、熵产;比定压热容、比定容热容;增压比、压缩比、预胀比等等。在教学中,教师应深入浅出,用浅显而又确切的语言、生活实例,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基本概念的定义,包括外延、内涵,及其物理意义。
2.1.2基本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
基本定律是工程热力学课程的理论基础、精髓,贯穿课程始终。教学中须使学生深刻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量”守恒;热力学第二定律实质,能量不但有“量”的多少,而且有“质”的高低。用能的原则应该是不同品质的能量匹配使用,避免高品质能无谓地转化为低品质能。自古以来,永动机一直有人推崇,要使学生意识到任何试图制造热效率y≥100%的机器都是徒劳的,都是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
2.1.3转换内外条件:工质的热力性质与热力过程。
研究热力过程的目的在于揭示过程中工质状态参数的变化规律,以及能量转化情况,进而找出影响转化的主要原因,找到节能途径。
2.2工程应用模块
重点介绍压气机、动力循环,而制冷循环则作简要介绍。对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应着重采用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知识进行分析\计算,从而加深对课程内容系统地理解、掌握,提高其热力分析、热力计算的能力。
3.理论联系实际,案例教学
热力学是学生公认的“难啃的硬骨头”,期末考试及格率不甚理想。但是确切地说,工程热力学却是基于我们日常生活、实验观测基础之上的一门学科,并不是很难的课题。讲课中,理论联系实际,利用案例教学,既使学生感到工程热力学并非遥不可及,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又能培养學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讲授可逆过程概念时,以物理学中的单摆在真空中、空气中为例或以在气缸的活塞上移走砝码、沙子为例,阐述可逆过程的特点、实质;区分准静态过程与可逆过程、不可逆过程;进一步说明没有耗散效应的准静态过程才是可逆过程;不可逆过程并不意味着不能向相反方向进行。讲授热力学第二定律时,以航海为例,若轮船没有燃料时,试图从大海吸热,使之转化为功,实质就是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完全转化为功,即第二类永动机,这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4.巧妙合理地运用p-v图、T-s图
p-v图、T-s图是进行热力分析、热力计算的重要工具,应贯穿工程热力学课程始终。合理运用p-v图、T-s图教学,能准确或定性地描述基本概念、理论及工程现象;巧妙地分析、比较热力过程、热力循环;提高学生运用工程图形语言巧妙、形象、直观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单级活塞式压气机为例,应用p-v图、T-s图,做耗功分析及热力性能分析,进而找到省功及节能途径,既避免了数学上复杂的运算,又提高了学生灵活运用图形分析工程现象的能力。
5.基本理论及定律的内涵渗透
“在课程的讲授中,教师非常注重从基本理论及定律的内涵渗透,原理、定律的本质内涵出发,解决各类实际问题[3]”。这是美国同行极其重视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以理想气体热力过程膨胀功的求解为例,具体公式有十多个,学生学起来,既难记又容易混淆。若从膨胀功定义式、热力学第一定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这些基本定律、基本公式出发,结合过程特点,就可解决所有问题,并且避免学生遇到问题仅会生搬硬套,遇到复杂问题就无从下手的弊端。
6.结语
工程热力学课程博大精深,每上一次课就有一次新的体会与收获,教师应与时俱进,做到“常教常新、常教常精”。这样使明天的工程师对物理问题及其规律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与掌握,从而解决更为复杂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童钧耕.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看法[J].中国电力教育,2002(4).
[2]Cengel Y A.Heat t ran sf er,A pract ical approach.T hird Edit ion.M cGraw-Hil l,1998.
[3]孙宝芝,宋福元,张鹏.美国热工课程教学对我国热工课程教学法改革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1.5,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