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语文新课改教学实践中的几点认识

2013-04-29 00:44李艳杰
考试周刊 2013年66期
关键词:文言文语法新课改

李艳杰

新课改以更高的目标、更新的理念和架构给初中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下面就谈谈对新课改的看法。

1.培养积极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为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各抒己见。在思考辩论中,教师要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实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

2.重视朗读品评感悟,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初中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课文中的精彩之处不可能引导学生一一感悟。为了使学生对这些精彩有整体印象,可以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同时,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居高临下地对课文进行品评,在品评中深化理解,增强认识,填补空白。

3.多让学生背诵,以积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为目的

新课标非常重视多背,它提出文言文的学习有“一多一少”,即“重视多读,努力扩大阅读面,少做脱离了课文语境、所谓梳理规律、机械操作性的客观化、标准化练习”。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文言文的诵读和背诵”,“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事实上,这是古人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总结出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很多名人对此都有很深的体会。郭沫若说:“儿时背下的书,像一个大冰山,入了肚子,随着年龄增大,它会慢慢融化,一融化可就是财富了。”中学生时期是一生中记忆力最旺盛的时期,背诵积累一定量的古代诗文和其他优美的篇章会让他们受益终生。可见,背诵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在背诵过程中,学生的语感得到了培养,语文的基本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在积累了大量的文言名篇后,相信不用多分析各种语法、词类活用的现象、各种特殊句式,学生自主认知和理解文本;更重要的是通过多背,积蓄了大量的优美诗文,涵养了人文气息,提高了语文素养,树立了民族精神,弘扬了灿烂文明,为将来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多面人才打下了扎實的基础。因此,多读多背与新课改并不相背。

4.早下手,抓反复

语文是一门积累的学问,靠短期强化往往毫无效果,况且从初一到初三,学生的各科学业难度逐渐加大,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年级越低就越难在语文上投入很多精力,所以要在学生初一刚入学时就加强语文学习。

初一刚开学,我就分发了一套文学、文化常识和古诗词名句名篇摘录的材料,让学生在空余时间背诵。为了克服遗忘,我们将这部分内容定为每学期开学摸底测验的必考内容,让学生在反复不断的复习中加强记忆。

在文言文语法知识上,我们采取的是一步到位的教学策略。即在初一一开始就让学生彻底弄清楚文言语法规则,第一篇文言文课文就让学生归纳文中的各种语法现象,这样虽然一开始占用了较多课时,但几篇课文下来老师就不必进行文言语法方面的教学,学生的文言文学习便有了较快的速度,为后来的大量阅读奠定了基础。

5.不断实践,不断完善,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是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在课堂上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能力的形成,真正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初一年级刚刚从小学过渡过来,教师的指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还是通过老师的组织、引导进行。因此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小结、不断反思,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在实践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得到最优化。针对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在课后及时反思、小结,在学习后面的几篇课文时,我特别注意这些问题,不再为了课堂的“完美”而勉强学生,有效地避免这些问题的再次发生,让学生懂得如何学习语文,为以后的语文的学校奠定坚实的基础。

6.关注社会、关注自然

当代中学生如果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那他的语文学习是不科学的。我总是引导学生,让他们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校园本身就是丰富多彩的:教室里,同学们的上课状态;宿舍内,舍友们的说笑情景;操场上,队员们充满活力的身影……一花一草,一虫一鸟……四季的更替,日月的轮回……感恩节,母亲节等,这一切的一切都应该在学生心中轻舞飞扬。

视野再宽些,再向外,去看社会。比如:我曾引导学生观注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关注他们的事迹和精彩的颁奖词,以洪战辉这一人物为例:“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对另一个更弱小的孩子担起了责任,就要撑起困境中的家庭,就要学会友善、勇敢和坚强。生活让他过早地开始收获,他由此从男孩变成了苦难打不倒的男子汉,在贫困中求学,在艰辛中自强。今天,他仍然文弱,但精神上他从来是强者。”这样的事例可以成为学生的写作素材,而这样精彩的颁奖词不也是文字的典范吗?还可以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我在课前几分钟开设了“时事要闻”,让学生关注社会焦点,既是为写作积累素材,又引导学生形成事事关心、胸怀天下的素养。

假日是学生学语文的宝贵时刻。比如,让学生关注社会生活的大事小事,发现真善美,审视假恶丑。也可以让学生做些小事,比如:寒假搜集对联,周末回家看电视时注意搜集喜欢的广告进行描写。有个学生的七匹狼男装广告就写得很好:“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一外国人怒目而视,充满挑衅:‘进攻是最好的防守。杯子撞过来,红酒泼过来……红酒失败地跌落……白衣依旧如雪,我中华男儿不怒自威:‘不懂防守,怎能进攻!”这则广告的描写巧引诗词进行背景的烘托,对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细致的描写,尤其对红酒“失败地跌落”这一拟人化的描写更是极为传神。如果没有这则广告为“米”,又怎么能做出这样诱人的“炊”呢?

总之,生活中时时是语文,处处是语文,生活是语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我希望我的学生对生活有一种敏锐感,因此,我对学生提出了八字要求:关注生活,享受语文。

猜你喜欢
文言文语法新课改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跟踪导练(二)4
Book 5 Unit 1~Unit 3语法巩固练习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