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统计学原理是系统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特征的科学,具有较强理论性和实用性。信息化时代,统计学原理课程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本文分析了信息化时代统计学教学模式面临的新挑战,提出了教学模式改革的新措施,为统计学教学提供了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信息化时代 统计学原理 教学模式
信息化是当今时代的发展趋势和主要特征,我们已经从工业化时代进入到信息化时代。这种转变将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手机、电脑、网络、多媒体等各种电子产品的出现,正在悄悄改变我们的生活,包括课堂教学也深受其影响,传统的教学模式正接受新的挑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各行各业对新知识提出了新的要求,无论是国民经济宏观管理,还是公司企业乃至个人的经营、投资决策,都越来越依赖于数量分析,依赖于统计方法,统计方法已成为许多学科领域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一、信息化时代统计学教学模式面临的新变化
信息化带给我们的是一场革命,这场革命带给教学的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深远,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转变。
1.学生从“课堂”学到从“网络”学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老师在传授知识方面唱主角,最有效率的传授知识的场所只能是课堂。而在信息化时代,教室并不是唯一的课堂,学生除了在教室里可以学到老师亲自面授的知识外,还可以在网络课堂里学到丰富的知识。老师也可以录制讲课视频,学生可以把讲课视频带回家,随时可点开讲课视频观看学习。这种视频课堂隐形于电脑,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隐形課堂。学生学知识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可以把课堂带在身边。这种开放式的网络课堂,拓宽了学生学习知识的来源与途径,学生学习知识有了更多的灵活性和机动性,同时也直接导致教师在学习知识过程中的主导作用降为辅导作用。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产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教师成为了“导学者”、统计学是一门理论性、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统计计算过程的演算,统计学公式的推导,单纯依赖网络课堂学生可能还是没办法学懂,还得在教室里通过老师的现场教学把它们讲清楚。
2.教师从依赖“黑板粉笔”到依赖“多媒体”的转变
三尺讲台,一支粉笔,这是几十年来教师形象的写照。老师就是靠这些道具书写人生。老师传授的知识在粉笔尖上流淌。黑板和粉笔是老师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具。确实,老师书写在黑板上的粉笔字,跟随教学思路而书写,有感而发,有思即写,随想随写,传授知识的灵活性强,学生的记忆更深刻。黑板上板书的粉笔字信息量有限,且老师书写粉笔字很辛苦,一节课下来,老师常常是衣上一层灰,身上一身汗。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课堂上教师所使用的教学工具发生了巨大变化,粉笔变成了电子笔,黑板变成了投影仪,黑板上的粉笔字改为了PPT播放。新型的教学工具带来了新型教学方式的改变。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传播的知识,不仅内容全面、丰富,字迹清晰、图像逼真,而且图文并茂,直观、形象,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更深刻。多媒体教学能从很大程度上减轻老师书写粉笔字的工作量,同时也增加了老师分析讲解的时间。统计学计算部分的内容用多媒体教学,老师可以省去很多抄写繁琐数据的时间,多补充讲解一些内容,但其统计计算过程依靠PPT播放还是有它的局限性。
3.课堂教学从“填鸭式教学”到“师生互动”的转变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严肃讲课,学生认真听讲,为了保证课堂高效,老师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老师和学生的交流与互动的时间就很少。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学生不懂的问题,无法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来解决。而在信息化时代,有了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的帮助,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腾出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交流和答疑。同时,老师还可以利用网络空间、手机短信、微信、QQ邮箱、QQ群在课外和学生互动交流,它突破了时空的界线,使用这种教学模式的学生,不需要到特定地点上课,不需要定点上课,可以随时随地上课。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课堂参与班级学习,与老师互动,与学生交流。多样化的交流互动渠道延伸了课堂,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同时也拉近了学生与老师的距离。
二、创新教学模式,促进统计学教学
目前,统计学原理课程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对统计学课程内涵理解存在误区、教学内容与实践活动脱节等,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低、统计思维的素养不高和统计思维能力受到抑制。这主要是因为统计学原理课程概念多,原理的理解比较抽象,计算指标繁琐,学生感觉学起来很费劲,因此学习兴趣不大。同时,与老师教学方法不得当有很大关系。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找准教学模式。
1.统计学与计算机教学相结合
传统的统计教学中主要以教案、粉笔、黑板作为教学手段,较少使用多媒体,这就使得教师和学生之间交流信息的量受到限制。由于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赶不上时代的潮流,学生听课乏味,即使通过点名、提问、作业等方式督促学生认真上课,也难以保证学生主动学习。在教学手段上,虽然很多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替代传统的板书式教学,但只是换汤不换药,信息量是增大了,但统计软件的教学并不受重视,学生利用电脑处理统计数据的能力没有明显提高。教师的授课过程应尽量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学生的作业,要尽量选用针对性较强的案例。个别实践性较强的专业练习,如有可能,要求在计算机上完成。统计学是一门应用的方法型学科,统计学应从数据技巧教学转向数据分析的训练。统计学与计算机教学有机地合为一体,让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统计软件的使用。除了要培养学生搜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外,还要培养学生处理大量数据的能力,即数据挖掘的能力。
2.课堂教学与实践性教学相结合
课堂教学是老师传授知识的前沿阵地,统计学知识的传授主要依靠这一教学模式来完成。事实上,课堂授课也是最传统、最基本的教学模式。统计学本身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学好了之后就可以灵活运用到实践中,解决实践问题。因此,统计学教学应当要更多地渗入实践性教学环节,学生通过实践性教学活动的开展,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掌握的统计学知识更牢靠。
教师在课堂现场教学之余,指导学生利用课余和假期时间,参加学校组织的某些团队、小组或自己组织开展一些统计社会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专题研究等,最终通过实践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促使学生真正掌握了统计知识。
3.“讲学”与“导学”相结合
统计学中很大部分的知识原理和公式推导还是要靠老师仔细讲解,学生才能理解透彻。“讲学”是传授统计学知识的主要手段。传统的做法是:知识是“讲”出来的。教得好的老师自然也是会“讲”课的老师。但在信息化时代,网络资源铺天盖地,学生会“看”、勤“搜”,一样可以学懂很多知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大幅度提高,学习空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宽。老师在把主要知识点讲解完后,接下来的重点是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观看网络课程资源、组织课堂讨论等形式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通过先“讲”再“导”,或边“讲”边“导”,“讲”“导”结合,充分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
参考文献:
[1]杨金秀,胡旺联.统计原理[M].湖南:中南大学出版社,2010.
[2]张英.外贸统计[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