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炜
摘 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揣度作者情思、图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以诗意审美的眼光去选择和运用规范而精湛的语言,以自己生动优美的表达来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启迪智慧。因此,语文教师要具有“口语四美”即朗读中的气度美、语音美、结构美、情感美。
关键词:口语传情;气度美;语音美;结构美;情感美
语文教学过程既是审美教学过程,又是激趣、传情、达意、启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在揣度作者情思、图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生动的口语和优美的表达来传道、授业、解惑,从而实现了文学作品的认识作用、审美作用、教育作用。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口语表达的气度美、语音美、结构美、情感美。
一、气度美
气度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视觉冲击力,它是教师语言教学的外在包装,比如,易中天的儒雅疏朗,纪连海的意气风发,于丹的宏富华瞻。席勒说过:“若要将感性的人变为理性的人,唯一的途径是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这就说明教师自己首先要有魅力,而教师的气度美又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高贵的气质
教师不一定有秀丽俊美的容颜,但必须要有得体的打扮,优雅的举止,饱满的精神。尤其是教师的精神状态要神采奕奕,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热情洋溢。这样令学生精神振奋,使课堂气氛活跃,从而达到教师未出声音先有情的艺术效果。
2.宏深的修养
教师不可能天下知识,无所不知,但必须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风格,崇高的人格魅力。尤其是教师的人格魅力,一定要乐观开朗,爱生敬业,勤勉自信,这样才能使自己驾驭课堂,娴熟轻巧,才能使学生钦佩信服。
二、语音美
语文教师既不是演员、播音员,又不是演说家、艺术家,但语文教师的口语却要求既准确精练,又要富有启发性;既要求声音洪亮,又要求强弱得当;既要求抑扬顿挫,起伏跌宕,又要求语言生动幽默,不失严谨规范。他的用语需有语言学家的准确、数学家的严谨、演说家的雄辩和艺术家的情韵。因此,语文教师在施教中尤其应注重口语表达的语音美。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做到如下要求。
1.语文教师要有一口规范标准、流利畅达的普通话
这是对语文教师的最起码要求,一口规范标准的普通话首先就给人以美的享受。
2.语文教师要有较为高超的朗读技巧
朗读过程中要注意嗓音洪亮圆润而不夸张;吐字清晰有力而不含混;节奏明快适度而不生硬;手势到位准确而不做作。
三、结构美
一堂优质语文课好似一件美轮美奂的艺术品,它要给人一种浑然一体的整体美。课前的激情导入,课堂中的深情朗读,教师的讲析,学生的感悟,教师的启发,学生的思考;思考时的冷静严肃,讨论时的热烈火爆,表演时的激情昂扬。课堂上各种语文教学艺术穿插交错,异彩纷呈,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有高超的课堂驾驭艺术,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做到如下要求。
1.教学用语简洁准确,切忌高谈阔论,无限发挥
2.教学过渡紧密自然,切忌言不及义,生硬割裂
3.教学线索清晰明了,切忌逻辑混乱,东拉西扯
4.教学声音音韵和谐,张弛有度,切忌雷霆轰鸣,响个不停
四、情感美
没有情感就没有文学,没有情感就不能解读文学,也就上不好语文课。一堂生动的语文课之所以让人甘之若饴、如沐春风,主要原因是我们被语文教师的激情所感染,使我们和作者、教师、学生在感情上发生了共鸣。正如贺拉斯所言:“你自己先要笑,才能引起别人脸上的笑;同样,你自己先哭,才能在别人脸上引起哭的反应。你要我哭,首先你自己要感觉悲痛,这样……你的不幸才能使我伤心。如果你说的话不真实,与所表达的感情不一致,就只能使我瞌睡,使我发笑。”笔者曾听过韩军老师声泪俱下地朗诵《大堰河——我的保姆》,也曾听过吴琳老师一唱三叹的朗读《去年的那棵树》。的确,声声泪,字字血,其情其状,终生难忘。好文章是读出来的啊!语文教师要通过自己的口语表达再现文章作者的情思,还原课文中的美妙场景,就要做到如下几方面。
1.联系写作背景,把握文章中的时代脉搏
《三吏》《三别》中的民生涂炭,遍地饿殍,让我们感受到了悲怆与沧桑的时代强音;《桃花源记》《星星变奏曲》中的含蓄隐晦,曲折跌宕,让我们感受到了幸福和谐的重要。
2.联系作者生平,把握文章中的个人感情
李清照后期的词作让我们感受到词人在家国沦丧,身若飘萍,孤苦无依时的凄凉与哀伤;杜甫前期的生活安闲,四海游历,饱览名胜,让我们读到了他的《望岳》中的积极向上、昂扬奋进的进取精神。
语文教师要上好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就必须自己先读懂教材,读出感情,从而才能在课堂上对着自己的学生口语传情,达意启智。
总之,口语表达是语文教师还原文本情节,再现作者情感,向学生激趣、达意、传道、解惑的重要手段。如果一个语文教师在自己的课堂上能够真正注重口语表达的气度美、语音美、结构美、情感美,那么他的语文课堂一定会生机盎然,魅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