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波
摘 要:创新教育的关键是要创造出学生的活动,给学生提供适宜的活动目标和活动对象,以及为达到以创新精神培养为目标所需的活动方法、条件和环境。情境教学策略的核心就在于激发学生的情趣,就是要解放学生、尊重学生,以学生的眼光开发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唤起学生学习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智能;多元化;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加德纳提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的,每一个人都拥有包含语言文字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旋律智能、人际关系智能。智能既可以是教学的内容,又可以是与教学内容沟通的手段或媒体。教育教学活动应发掘、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和智能组合。
教育绝不能只满足于教给学生一点知识和技艺,它必须将学生置于一个有尊严、有个性、有巨大发展潜能的活的生命体的位置上,全面关注他们的发展需要、精神生活,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不断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和生存价值,进而使他们在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发展过程中真正为自己一生的幸福做好准备。数学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使数学教育具有时代的特点,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双基”训练达到科学的平衡。
现代学习方式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由许多具体方式构成的多维度,具有不同层次结构的开放系统,要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应从研究改进教学方法入手。教师是学生的思维中介,要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向学生展现学习过程,显示学习方法的“透明度”,使学生在探求新知识的同时学会获取知识的思维、方法、技巧。
一、设计活动课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活动教学认为,活动与发展是教学的一对基本范畴,活动是实现发展的必由之路。学生主体活动是学生认知、情感、行为发展的基础,无论学生思维、智慧的发展,创新精神的培养,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都是通过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实现的,而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正是学生参与的各种活动。教育要改变学生,就必须让学生作为主体去活动。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在学生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实现的,不是外界强加于学生的。
教学模式设计实例1:对于“分式应用题”的教学以前都是教师讲解例题,但是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效果并不好,学生对解应用题依旧没有信心。为此我采取了小组学习和班级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教学实效非常好。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我放手让学生自己组织,自己制订研究方案,自主探索和研讨,使学生处在自主学习和积极交往的状态之中。学生通过社会调查,编写分式应用题,设计教学方案,到课堂上讲解,以发掘、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和智能组合,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例如,小陈同学是一个小军事爱好者,他们小组编的分式应用题是:“一队恐怖分子到距出发点15千米的地方去炸反恐精英的空军基地。他们乘M1A2坦克先走40分钟后,反恐精英接到报案,此时他们距空军基地15千米,便立即乘坐武装直升机前往空军基地。结果,两队人马同时到达.已知武装直升机的速度是M1A2坦克的3倍。求M1A2坦克和武装直升机的速度各是多少?”同时做了PowerPoint,配以多张彩色图片来说明(下图为其中两张)。该应用题生动活泼,深深吸引了全班学生,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投影片4:
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能够有效地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便于他们人人参与,相互激励和共享信息。创造学生主体活动的情境——提出教学活动所要解决的问题;使学生明确活动的目的与意义;提供活动的社会与生活背景;供给活动的实物与文字材料,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等。有效地推动活动的进展——激励学生的活动热情;了解活动的实际进展;观察活动中学生的表现;捕捉活动中的有关信息;发现活动中有价值的教学因素;引导学生深入持久地探究问题等。
例如,李明小组的六个成员的语言组织能力都很强,他们编了一道轮船运输的应用题,还作了实物模型进行演示,每个学生讲解了一种方法。他们的语言文字智能、数学逻辑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得到发展的同时,创新性地研究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所以学生需要运用语言表达自己在学习中的经历和感受,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对收集到的信息做出自己的解释。教师应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看法并帮助学生学会流畅地表达,使他们不断树立信心,增强与他人沟通的能力。
二、重视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设计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理念指导下的具体操作方法。
教学模式设计实例2:“乘法公式”的教学一节中,讲例3前我讲了野生动物园的故事,问学生,野生动物园里是人在看动物,还是动物在看人?同学们都笑了,大家理解了什么是逆向思维,这样下面的问题就轻而易举解决了。
例3.化简:(2x+y)2-2(2x+y)(2x-y)+(2x-y)2
解法1:
原式:=(4x2+4xy+y2)-2(4x2-y2)+(4x2-4xy+y2)
=4x2+4xy+y2-8x2+2y2+4x2-4xy+y2
=4y2
解法2:逆用完全平方公式,体现了整体思想.
原式=[(2x+y)-(2x-y)]2
=(2x+y-2x+y)2
=(2y)2
=4y2
教师设计数学课程时,应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空间,通过“生活显示情境、实物演示情境、音乐渲染情境、图画再现情境、扮演体会情境、语言描述情境等途径,使学生身临其境,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促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三、开展建构性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而获得。数学学科的系统性强,新旧知识联系紧密,因此开展建构性学法指导有利于学生把握知识系统和知识网络的建构。课堂是教学的主渠道,把学过的知识方法进行总结、概括,建立知识系统和网络,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形成一般结论,可以加深对知识体系的认识,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打下良好基础。所以在学完一章或一单元之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开展对本章本单元的知识内容、系统结构进行归纳整理的探究活动,开展对数学的解题通法与规律的整理探究,对知识结构的延伸与拓展的发散探究等。
教学模式设计实例3:“一元一次方程”一章复习课我设计了5个问题,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形成知识结构和网络,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正确理解方程的定义,把有关求未知数的问题转化成方程。
2.深刻理解方程解的含义,会求有关方程中字母系数的值。
3.抓住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及特殊性,准确、灵活、迅速地解题。
4.认真审题、巧用方程知识,培养创新思维。
5.运用方程思想,解决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问题。
例如:在第四个问题中涉及两个例题。
请你编一道一元一次方程,使它的解为x=2。
分析: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将x=2变形,可得到很多解为x=2的一元一次方程,即逆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编题。
说明:①检验编题是否正确,可以用解方程检验的方法,也可以用代入检验的方法。②这种答案不确定的题目既开拓学生思路,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利用方程的思想方法,把0.3化成分数。
解:设x=0.3,即x=0.333333……
10x=3.333333……
10x=3+0.333333……
10x=3+x
9x=3
x=■
说明:本题是大学中的级数和极限问题,但是运用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就可以解决,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
上面的例题都是多元开放性题目,同学们的解答积极而丰富。
右边是学生制作的一元二次方程一章的知识结构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创造性。
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尽管大多数人拥有完整的智慧光谱,但是每个人仍拥有较明显的认知特征和不同的学习模式。多元智能的课程设计能协助教师,将现有的课程转换成多元的学习机会,以期使学习更有效率、更加生动。教师应积极欣赏每位学习者的长处和多元能力,通过多元教学,来落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目标。
(作者单位 北京市育英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