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玉秋
【摘 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异化的概念。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们在继承了马克思的批判精神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展,立足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将马克思的异化概念在媒介批判中延伸。他们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天的异化问题已转化为更高层次的文化异化,人们丝毫察觉不到自己被生产工具、技术机器所奴役,为文化工业所带来的娱乐所消遣,实质上我们生活在一个尴尬的泛异化时代。
【关键词】媒介批判理论 法兰克福学派 交往异化 文化工业
马克思将交往与人类生产、需要活动统一起来,看作是人类生活最普遍的社会关系范畴,虽未明确交往的概念,但界定了宏观的交往范畴,将异化的概念引入交往领域产生了“交往异化”的概念。法兰克福学派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在马克思批判理论的基础上,全面丰富和发展了异化交往理论,将“交往异化”应用到媒介批判中,提出了“文化工业”的概念,指出当前的社会文化造成了社会领域的全面异化。实质上法兰克福学派的媒介批判理论实现了对马克思交往异化理论的继承和拓展。
一、马克思主义交往观
“交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著作中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概念,这里所说的“交往”是指“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两个层面,它既指物质意义上的商业贸易、交通运输,也指精神上的思想、信息、观念等的传播。马克思将交往的概念与生产力、生产方式、社会历史发展、社会形态等概念联合起来考察问题,得到了相当宏观的交往和传播的概念,即马克思主义交往观。马克思认为:交往与生产是同一的,没有交往、生产,就没有人类自身的存在。人类个体的生命,种族的形成,是社会生活两性交往、生产的结果。交往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一种社会凝聚力,它成为一个部落或民族独立存在的粘合剂;没有交往就不会有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不同社会形态之间的交往,缩短了社会发展的进程,增强了社会活动从而促成改革,交往形式的日益拓展,是社会历史进化、变革的基因和动力。
在马克思看来,交往具有人的依赖性、物的依赖性和个人全面发展三种状态。其中交往的物的依赖即个人摆脱了各种人身依附关系,开阔了视野,有了自由的时间,精神交往得以扩大和深化,但是由于交往建立在物的依赖上面,一切都基于有用性体系,功利性的交往目的,最终使处于交往过程中的人感到束缚,基于物的不平等性、基于利益关系,人们相互隔绝,交往的权利最终取决于财产的多寡,不是等贵贱、均贫富,而是财产的调羹大小决定交往的鲜汤获得的多少,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交往异化”。马克思虽未明确交往手段与交往的关系,但是指明了传播工具的发展在交往中的地位和作用,“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往的及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顷刻之间就可以把自己的发明传遍全世界的报刊和电讯,在一天所创造的神话,比以前一个世纪内创造的还要多。”在1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回顾和重温马克思的话,不禁为他的睿智洞察力和精准预见力而慨叹。传播科技的飞速发展把人类推进到了“电子传播”时代,尤其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传播,它一方面集中了史上所有媒介的优势,实现了人类“千里眼”、“顺风耳”的梦想,达到了从民族交往到世界交往的转变;另一方面现代化的传播将人覆盖在一个看不见的大网之下,人们沉溺在看似“真实”海量的信息或者事物之中,成为了“电视人”、“容器人”、“单向度的人”。
二、法兰克福学派的媒介批判理论
法兰克福学派,即与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相关的一群德国知识分子。研究所成立于1923年,1933年迁移到美国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1949年又迁回德国。法兰克福学派致力于对社会、历史与文化的整体研究,以社会哲学为主要研究方向,以社会批判理论为武器,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做了深层次的解析。法兰克福学派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分别有阿多诺、马尔库塞、哈贝马斯等。该学派因批判精神而著名。
从着眼点上来说,两者具有相似之处。马尔库塞说:“发达工业社会使批判面临一种被剥夺基础的状况。技术的进步扩展到整个统治和协调制度,创造出种种生活形式,这些生活形式似乎调和或反对着这一制度的各种势力,并击败和拒斥以摆脱劳役和统治。获得自由的历史前景的名义而提出的所有抗议。”
在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家们的眼中,批判的理论高于一切哲学,并且随着时代的进步,批判的领域应该有所扩展,应该走上对整个“意识形态的批判”。这里我们研究的是媒介发展对人的异化,所以可以将其理解为对媒介的批判,对文化层面的批判。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在社会批判的基础上,寻求人类的解放,法兰克福学派也是以批判为出发点,创立了自己的学说,所以两者的理论在批判性上得到了统一。
三、异化思想在交往观及法兰克福学派理论中的体现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和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是法兰克福学派理论的主要来源。我们可以说“两化”理论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理论武器。
在马克思看来,所谓“人类的异化”就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对于工人而言是外在的东西。工人在劳动的过程中得不到肯定,工作的苦累程度与得到的回报成反比,干得越多受到的剥削和折磨越大,在这里劳动不是满足自身需要的一种手段。在异化过程中,人的能动性丧失了,遭到异己的物质力量或精神力量的奴役,从而使人的个性不能全面发展,只能片面发展,甚至畸形发展。
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们对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只看到了生产过程的异化,而没有注意到更高的意识形态层面的异化,比如在消费过程中的消费异化。鲍德里亚在他的著作《消费社会》中,就曾强调异化是多面性的,异化是无处不在的。“异化表现在生产过程、生产关系和意识形态之上,还表现在人和自然以及人和自身的关系之上”。人们消费的过程不再是为了满足自身的生活需要,很多时候是在进行“符号消费”,在广告和众多意识形态的推波助澜下,现代社会产生了许多的“虚假消费”,人们的精神甚至行为被物质产品所控制,从而迷失了自我。由此可以看来法兰克福学派拓展了马克思的异化概念,将一切束缚人和统治人的异化或物化力量都作为自己的批判对象。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甚至一度认为,判断社会好坏的标准,就是看社会里的人性是实现了还是异化了。
马尔库塞认为,在资本主义的全面统治下,无产阶级已失去革命批判精神,同资本主义“一体化”了,解放人类的任务只能由具有批判意识的青年知识分子来完成。哈贝马斯认为,科学技术进步已经成为剩余价值的“独立来源”,马克思的价值理论也就失去了意义。在他们看来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学说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都因科学技术发展所引起的资本主义新变化而 “过时”了。然而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学说是不是真的已经过时了呢?我们要说这种说法是有失偏颇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提出立足于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现如今我们需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它,正如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继承、有扩展一样。
这里基于对法兰克福学派与马克思主义关系的探讨,主要考查它大众文化批判的方面。阿多诺等人提出了“文化工业”的概念,指出人们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大规模的生产、复制、传播文化产品,形成了电视、电影、广播、报刊杂志等大众媒介更多的追逐商业利益,过分地以盈利为目的,一味迎合人类的诉求,模糊了高雅艺术和低俗艺术的界限,降低了人的文化品位。文化工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具有成批量、单一化、标准化的特点,一定程度上扼杀了人们的选择权,比如各大电视台的各类相亲栏目泛滥。基于现代技术的媒介——电视、广播、网络等以各种方式渗透人心,使人们沉溺于媒介营造的世界,盲从、依附于主流声音而丧失了个人的主观判断甚至是创造性,如很多人沉迷网络不能自拔,许多人更相信网络上的“事实”等。一言以蔽之,人们在获取信息即交往的过程中被“异化”了,变成了思想僵硬、麻木不仁、缺乏革命意识、只知道认同现实社会的“单向度的人”。
法兰克福学派认为,现如今的大众文化已被纳入到市场交换的轨道,已不再是文明的象征,夹杂着利润的文化只能是平庸恶俗的,已然带不来美的享受。然而,人们丝毫没有察觉到异化的危机,反而为自己拥有大量所谓客观的信息而沾沾自喜,这时媒介借用这种危机将人们的欲求物化,获得更大的发展,即马克思所说的“交往异化”。由此可见,法兰克福学派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理论,而且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的范围,使其从政治、经济领域扩展到一般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领域,甚至应用到媒介研究。
在大众传播领域,异化现象也非常突出,人们成为了“沙发土豆”,丧失了对媒介和社会的批判意识和能力。人们在这种环境中也慢慢迷失了自己的方向,沦入到了消费社会中而不能自拔。
结语
法兰克福学派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理论研究方法,努力将马克思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虽然最终只停留在批判本身,但是却是对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深入继承和探索,它根据时代特点和发展的特点对异化理论做了全新的阐释。在这样一个媒介高度发达的时代,我们回顾马克思的交往观,重温法兰克福学派的媒介批评理论对我们遏制愈演愈烈的泛娱乐化,避免娱乐化带来的危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①陈力丹:《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开明出版社,1993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9、297、470、491
③《法兰克福学派论著选辑》,商务印书馆,1998
④王一,《对媒介娱乐化倾向的反思》,《开封大学学报》,2010(3)
⑤陈乐,《深化和拓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精神——浅析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贡献》,《长白学刊》,2006(1)
⑥丁香桃,《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的逻辑转向》,《岭南学刊》,2008(5)
(作者: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专业2011级硕士研究生)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