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任务的设计与实践

2013-04-29 00:44徐初树
课外语文·下 2013年2期
关键词:任务合作小组合作学习

徐初树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通过小组这一组织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成效,并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提供帮助。本文就本人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任务的设计与实践过程作一小结,以期能对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和开展有所启迪。

【关键词】合作;任务;设计;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小组合作学习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手段,它是将班级学生按一定的规则组合成学习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参与任务式学习活动。以学习目标和任务为导向,以设疑、常识、引导、体验、比较、探究为基本方式,力求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有机结合。

一、“小组合作学习”任务设计

合作学习任务的确定为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进行提供了平台。我在《济南的冬天》一课中设计了多元小组合作学习任务:第一次是在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熟悉课文之后,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并把自己的理解在小组内部交流、讨论;第二次是在学生反复朗读深入体会文本的基础上,各小组各推选一名成员有表情地朗读老师随意指定的一段话,并由小组内的其他成员给出评价。

小组合作的学习任务一旦确定,便需通过教学法的加工,将这些材料转换成学生感兴趣、易操作的任务,以课题的形式呈现出来,并同时附带设计一定的问题情境,以便学生在自然情境中较为自觉地围绕特定的目标开展活动。为达此目的,我在备课中常常把文本解读设计为以下几个模块作业展开:1.自读自悟,主动分析;2.循序渐进、自我体味;3.拓宽思路、内化知识;4.合理想象、思考探索。

首先,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应自然融入课堂教学设计之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便于小组交流的语境或情境,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发散性、创造性思维。例如,教学《中国石拱桥》时,我就根据课文的特点,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拿来较厚的纸共同搭出不同形状的桥,学生通过这个实际动手操作的环节不仅了解了什么是“拱形”,还通过比较得出了“拱形桥”承受力较大的优点;还可让学生动手画一画赵州桥的形状,并陈述自己这样画的理由,由此,学生理解了“各有”的意思,也为进一步体会石拱桥的优点提供了直观感受。例如,教学《沁园春·雪》时,我先示范朗读,运用激昂的语言引导学生“来到”袁家沟,并让学生把自己当做当时正在眺望北方雪景的毛泽东,根据诗歌内容想象所“望”景色。让每个学生都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情感和性格特点去感受作品,再通过组内、组间交流,准确全面地把握词作所传达的丰富感情。再如,我在教学法国作家多德的《最后一课》时,要求各个学习小组围绕“谁是小说的主人公”展开讨论和交流。在小组活动时,教师要经常性地提醒、鼓励学生大胆阐述自己的见解,同时教师还应认真观察各小组的合作学习活动情况,积极启发和引导学生之间的互动,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

其次,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小组学习成果的交流。比如,举行查字典比赛、修改错别字比赛、诗歌朗诵比赛、演讲比赛和问题抢答竞赛等,以增强小组成员间的合作意识、能力。教师在课堂上也要及时评价各小组的表现,并将其作为小组成员个人成绩的组成部分。

再次,教师还应注意指导学习小组课后的合作学习活动。比如说可以布置小组组员之间相互进行词语听写、课文朗读与背诵,进行课文内容复述的练习和检查书面作业等。教师既要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又要了解小组合作学习对每个学生的实际帮助,并及时根据反馈信息指导各小组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

教师还可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开展任务研究型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比如,七年级教学中进行到“词语中的错别字”这一环节时,组织学习小组开展找错别字竞赛。要求经常写错别字的学生到自己的日记本、作文本上找错别字,到自己生活的环境周围找错别字等;教学“正确使用字典和词典”后,开展查字、词典比赛,要求学生制作词语卡片等;八年级教学说明文时,要求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研究教室里的盆栽枯萎的原因,运用学过的说明文写作知识写一篇介绍植物的说明文。为了完成小组任务,小组成员利用课外时间分头查阅资料和互相讨论,这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语文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在小组交流时,教师要发挥好导学的作用,并要适时地引进竞争机制,对学生及时进行激励性评价。

合作学习这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对优化语文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是使语文课程改革的理念实现的重要途径。可以就需要理解的重点词、句、段,可以就课文的主要内容,可以就文章所表达的情感等方面,展开合作学习。

二、“小组合作学习” 任务完成实践

以作文教学为例,现在的初中生怕写作文是公认的事。即使勉强完成,情况也不尽如人意,有的错字连篇,有的文句不通,有的结构混乱、文不对题、无病呻吟,还有的老是写成流水账,读来味同嚼蜡,无滋无味。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怎样指导学生轻松地驾驭语言,按照要求写出货真价实、拍手叫好的优秀作文来,是作文教学中面临的一大难题。

学生日常的积累,教师写作时的指导,都很重要,但还有至关重要的一环,那就是作文的批改。一篇文章完成的过程,应该包括落笔前的酝酿,动笔时的推敲和成文后的修改。修改作文其实是对作者写作思路的一次再整理:即从文章的立意、材料的增删、布局谋篇、遣词造句及至标点符号的使用等方面,进行全面斟词审核,力求精益求精。传统教学中“写作文是学生的事,评作文是老师的事”的想法和做法,丢掉了写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片面的,忽视了学生自身的参与,也就失去了一次锻炼和提高的机会。“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句在我们口头流传了若干年的话,确实有一定的道理。现在《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勤于修改的习惯和自我修改、相互评改的能力,这无疑是写作教学上的一项有益的改革措施,也是作文发展的必然方向。

针对以上问题,我让学生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互相进行评改,这种互相批改是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进行的。

1. 时间安排

提前一周公布下周作文题目,便于学生搜集素材,搜集的相关素材事先写在预习本上;作文课的第一节和第二节的前十分钟为学生自由写作时间,中间二十分钟为学生互相批改时间,最后十五分钟是集体批改时间。

2. 学生评改作文

⑴每个学生至少批阅两个同学的作文,写下不少于二十个字的评语。也就是说,每个学生的作文至少有两个同学批阅过。而对批阅,我是分以下几步走的:第一步先找出错别字(为了准确,要求学生必须带字典),不恰当的标点符号(可互相讨论),不通顺的句子用直线画出来(最好能改正),认为优美或精彩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说说该句子好在哪里);第二步,把找出来的错别字和不通顺的句子写在黑板上,格式是左边写错别字或不通顺的句子,中间一道横线,右边是改正的字句,并且注明是哪个同学写错的,谁改正的,每找出一个错别字加1分,每修改一个不通顺的句子加2分,能分析出好句子好在哪里的,加2分;第三步,对文章的立意、选材、结构、语言、修辞手法等进行点评,提出自己合理的建议。

⑵在评改结束后,有一个环节至关重要,也可以说是整个评改中最关键的一步,那就是重写——根据同学、老师提出的建议,再写一遍,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增补、删减,也可以打破原来的框子重新进行组织材料,重新安排文章的结构,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实效。如果不马上趁热打铁再写一遍,同学和老师提的意见很快就烟消云散,脑中形成的意识和观念就得不到强化和巩固,评改也就前功尽弃,失去了应有的意义。重写当天晚上必须完成,第二天一早上交。

⑶每次学生批改完了之后,我都进行检查,防止有个别学生不负责任,不认真,或者流于形式。对批改认真的学生提出表扬,对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激励和监督。

3. 教师指导

⑴巡回督促、检查学生的批改情况,遇见学生拿不准的,讨论又得不出正确答案的,及时给予解答;⑵对黑板上学生展示的错别字、不规范字进行点评,提醒学生注意,并让写错的学生上黑板每个写五遍;⑶在最后的十五分钟的时间里,选出三篇典型的作文(优良差各一篇),一是让学生大声朗读,并解释这篇作文的构思,为什么选取这个材料,其中的事件是不是真实的,是否进行了加工,看了同学的批改有何感想,等等;二是其他学生进行现场点评,点评精彩的,给予适当的加分;三是由我进行点评,点评结合平时学过的类似体裁的课文,就如何描写、怎样议论、怎样才能突出主题、如何设计文章的结构等进行指导。

同学之间互相评改作文,既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也给了学生一个学习的机会。比如看其他同学是怎样选取材料的,同样是一个类似的事件,人家是怎么描写的,怎样开的头,中间怎样叙述的,怎样结尾的,出现了哪些错别字,哪些句子语意不通,在思考这些问题的同时,就会思考,继而避免类似的问题在自己身上发生,可谓是“一石三鸟”。比如有的学生把“垃圾堆”写成“拉圾堆”,“已经”写成“以经”;有的学生写了这样一句话:老天爷呀:“你怎么才能帮助帮助整个可怜的小男孩呢?你怎么就这么恨心呢?”很显然,这句话里边既有别字——把“狠”写成了“恨”,也有标点符号的不恰当——“老天爷呀”后边应该用叹号,而不是冒号。以上这些简单的问题学生一般都能看出来,但是有些问题,比如文章的立意和结构就有可能提不出建议,或者提不出好的建议来,这时候老师必须亲自出马。我班有个学生叫汪霞菲,完全按照“白杨礼赞”的格式写了一篇“小草赞歌”,学生点评都说很好,可是我觉得文章的结构有些混乱,因为茅盾写“白杨礼赞”的时代和背景与现在不一样了,完全照搬有些生硬,于是我就建议她不妨按照一年四季的顺序来写。照着我的意思修改后,她又在班上读了一遍,同学们都觉得文章的结构严谨了,条理清晰了,她由此受益匪浅。评改同学的作文区别于自我修改,是写作过程中同学相互间的活动。它把写作教学中的师生双边活动扩展到多边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学们在作文评改中可以相互观摩,共同切磋,充分交流,取长补短,实现双赢的目的。

由于采取了加分制,而且分数和期末的综合素质评定挂钩,学生们很重视,积极性很是高涨,一个月后,写在黑板上的错别字和不通顺的句子明显减少。两个月后的那篇作文《感动》,我是亲自看的,目的是看看采取这个办法后学生们的作文水平有没有提高,结果令我很是欣慰,原来没得写的,现在作文的字数达标了,原来写成流水账的,现在懂得结构的变化了,知道采取倒叙、插叙等方式来叙述故事了,知道如何采用细节描写了,也知道在叙述一件事后抒发自己的感想了,并且能和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可以说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学生互批互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是调控不好,就会流于形式,或者学生趁机乱说话、打闹,乱成一锅粥。所以,维持好课堂纪律是第一重要的事。教师一方面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一方面要密切注意学生的动态,一旦有违反纪律的,立即制止或者给本人和小组减分。第二个,就是学生评改后教师一定要跟上检查和总结。第三,一定要重新写一遍,方能收到实效。

(责任编辑:郭颖)

猜你喜欢
任务合作小组合作学习
任务型教学模式应用于会计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明确“任务” 文中有“我”
当代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教会学生做人
教学秘书在高职教学管理与实施中的作用及任务
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校地合作促进居民健身的探析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