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广华
【摘 要】本文从框架理论的视角出发,对比了新加坡《联合早报网》和香港《凤凰网》对2012年香港特首选举的报道,发现在报道内容、主题和观点上,两个网站采取了不同的报道框架。《联合早报网》使用了国际框架、人情趣味框架和倾向性框架,《凤凰网》则采取了本土框架、汇报式框架和中立的框架。
【关键词】香港 特首选举 框架理论
一、选题缘由
2012年的香港特首选举,不仅成为媒体广泛关注的焦点,也是香港人茶余饭后的热议话题。但是,与该次选举拥有的极高关注度不同的是,对其进行专题跟踪报道的网站却不多,能够比较全面、持续的对选举进行报道的、权威性比较高的网站只有新加坡的《联合早报网》和香港的《凤凰网》。
基于这两个网站在华人圈和内地的高知名度和高权威性,本文希望通过分析他们关于香港特首选举的报道框架,对比他们在报道中呈现出的香港特首候选人形象、香港市民的态度和香港各界在这次选举中扮演的角色等方面有哪些异同,总结这两个网站在这次选举报道中的态度和立场有何区别。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样本
1、目标媒体选择
(1)《联合早报网》:作为新加坡著名华文报纸《联合早报》的电子版,秉承了母报素质高、负责任、报道客观、言论公正的特征。联合早报网还是世界上读者访问量比较高的网上华文报纸,其中,中国读者的访问量占到了总访问量的80%以上。
(2)《凤凰网》:凤凰网是观点比较客观中立的媒体,它对于国内外的重要事务,有着敏锐的新闻触觉,主页上的新闻和评论往往是当前的热点。凤凰网给广大网民提供广泛、及时的信息,其内容大胆创新,并且多数都是独家,还给网民创造了一个自由畅言的平台。
2、样本选择
本研究的主体是《联合早报网》和《凤凰网》关于2012香港特首选举专题中的所有相关文章,在排除内容重复的文章之后,得到样本233篇,其中《联合早报网》76篇,《凤凰网》157篇。
(二)框架理论
美国学者甘姆森(Gamson)曾指出,“框架乃是人们组织事务的原则,其功能在于提供人们整体性的思考基础,针对一连串的符号活动发展出中心思想,建构其意义。”他把“框架”的定义分为两类:一类指界限(boundary,如摄像机的镜头)之意,可引申为对社会事件的规范;另一类则指人们用以诠释社会现象的“架构”(buildingframe),以此来解释、转述或评议外在世界。前者代表了取材的范围,后者则是显示意义的结构,是一种观察事物的世界观。①
吉特林在《整个世界正在看:大众媒体对准新闻的制造和非制造》一书中,最早把框架概念引用到媒介研究中,并且对新闻框架提出了更为明确的定义。按照吉特林的观点,新闻框架就是“一种持续不变(over time)的认知、解释和陈述框式,也是选择、强调和遗漏的稳定不变的范式”。新闻生产者按照“选择、强调和遗漏”的稳定不变范式(即框架)来组织新闻报道。②
台湾学者臧国仁从三个层面区分了框架的内在结构③:
1、媒体框架在宏观结构层面上主要回答“这是什么”,即有关新闻主题的问题。
2、中级结构层面包括主要新闻事件的内容、整个新闻事件的进程、新闻事件的结果和影响、对新闻事件的评价和态度等。
3、在微观结构层面,研究者关注的是新闻报道的语言和修辞,包括用什么字眼来描述人物、用什么语气来叙述事件的过程。
为了使研究更加的客观和科学,社会学家坦卡特和他的同伴设计出了11个“框架列表”方法,分别是:新闻标题(包括主标、副标)、新闻图片、图片说明、新闻导语、消息来源、引语的选择、引语的强调、文章所属的系列的标识、数据和图表、文章的结论。希望通过量化的分析方式帮助研究者更客观的认识文本框架。
(三)样本分析思路
笔者结合对选举新闻报道常用的分析方式,以及这两个网站分别来自不同地域的特殊情况,对上述的11个框架进行了选择和借鉴,通过分析报道内容、主题和观点,来对这两个网站进行比较。
三、框架分析
(一)国际框架和本土框架——报道内容分析
通过对样本的内容进行分类,笔者观察到,两家网站在香港特首专题报道中,共同关注的内容有:候选人参选消息;特首委员会;区议会选举;大选当天新闻;候选人间的竞争;候选人的负面新闻;表明立场态度的新闻。
分别关注的内容有:
《联合早报网》:提及中央(北京)的关键作用;候选人的民调;共产党员身份敏感;2017普选;曾荫权接受富豪款待;内地人与港人矛盾;候选人的关系背景;23条立法。
《凤凰网》:候选人的政纲;选举筹备工作。
通过对比,笔者认为在报道内容的选择上,两个网站采用了不同的框架,《联合早报网》使用了国际框架,而《凤凰网》使用了本土框架。
《联合早报网》作为一家具有权威性的海外华文媒体,它的政治敏感性是比较强的,除了常规性的对香港特首选举进行报道,比如:候选人的参选消息、候选人间的竞争和负面新闻等,也特别关注了内地与香港之间微妙的关系,比如,内地人与香港人之间的矛盾和候选人在内地的背景关系等;而被多次提及的民意调查,绝大多数显示出这样一个充满矛盾的事实:梁振英获港人支持度较高,但唐英年却被认为具有更大的当选率,网站于是顺势提出香港2017年普选的话题;《联合早报网》还对现任特首曾荫权接受富豪款待的事件进行连续报道,关注其是否真的享有高度自治的权利和与中国内地的关系是否和谐,符合外媒一向热衷中国政治的特点,也是该网站具有国际视野的一种体现。
而《凤凰网》只是单纯关注香港选举方面的进展,能够比较客观全面的报道选举的进程,总体上呈现出一幅选举比较顺利,选举过程公正、公平,中国政府不加以干预的画面。
(二)人情趣味框架和汇报式框架
1、报道主题统计分析(见图1、2)
2、新闻标题统计分析(见图3、4)
通过对新闻主题和新闻标题的分析,笔者发现两个网站采取了不同的报道框架,《联合早报网》使用了人情趣味框架,《凤凰网》使用了汇报式框架。
从新闻主题上看,《联合早报网》关注的焦点更多集中在候选人与候选人、候选人与非候选人之间的互相抨击、连续不断被爆料出的负面新闻和有意向参选的人身上,比如:“唐梁对决白热化”、“双英特首战”、“斗落区、斗亲民”、“近身肉搏”、“不想蠢人做特首”、“争锋相对”、“建制派已水火不容”、“‘狙击梁振英”、“人格谋杀”、“自杀式炸弹”、“政治打压”、“台湾式政治”、“语言暴力和行为暴力”等对冲突的描写,反映出这次选举过程中各方之间的争斗是非常激烈的,火药味很浓的。
相比之下,《凤凰网》关注的焦点比较平衡,既有候选人间的较量、工作的筹备,也有提及候选人的政纲和他人的态度,对那些刺激、混乱的事件会提及但是不会花大篇幅渲染,从报道的严肃性、客观性、时效性看更像是给读者进行一次选举的汇报。
从新闻标题来看,《联合早报网》的标题比较多元化,比如,“虽承认违建 唐英年不退选!”、“唐英年有‘私生女?”、“狼在猪面前自杀了”等;经常使用一些吸引人眼球的关键词,比如,“特首选战出现‘二打一,港传媒与何俊仁围攻梁振英”、“香港‘富二代击败‘又红又专?”、“梁振英唐英年的‘龟兔赛跑”等,整个看起来很活泼生动,将枯燥的政治新闻娱乐化,变得有趣味。
《凤凰网》的标题显得比较公式化,一板一眼,好似跟读者做报告一样,比如,“梁振英请辞 唐英年仍未回应是否请辞”、“唐英年梁振英对待负面敏感新闻态度迥异”等,仅有少数报道使用了一些稍微刺激或是吸引人眼球的关键词,比如,“唐英年阵营星光熠熠 周星驰黎明等人助阵”、“香港艺人与网友力挺刘德华当特首”这种严谨、平淡、直接的拟标题方式虽然能非常清晰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事,但确实会给人一种沉闷的感觉,不够吸引人。
3、倾向性框架和中立框架——报道观点统计分析
《联合早报网》
通过对报道观点进行统计,笔者认为两个网站采用了不同的新闻框架,《联合早报网》使用了倾向性框架,《凤凰网》则使用了中立框架。
《联合早报网》从数据上看,整个专题有接近一半的报道是在明示或者暗示“北京”对选举结果的决定性作用;而对于候选人,在报道前期,《联合早报网》是倾向于认为唐英年当选的机会比较大,但随着唐英年一系列负面事件的曝光,该网开始倾向于认为梁振英当选的可能性比较大。
《凤凰网》在特首专题报道中,明确提及他人表明立场态度的新闻只有28篇,大约占样本量的1/6,从统计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凤凰网》的报道立场是很客观的,对于支持、中立或者不支持某位候选人的观点报道是平衡的,并没有凸显哪一位候选人获得的支持较多,更没有暗示哪一位候选人当选的机会大。
四、分析总结
我们可以发现,同一个事件,不同的网站,由于国别的不同,新闻选择的差异,给读者呈现出的新闻事实也大不一样。
通过对两个网站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联合早报网》使用了国际框架、人情趣味框架和倾向性框架,而《凤凰网》则使用了本土框架、汇报式框架和中立的框架。
《联合早报网》最大的特点就是突出强调“北京”在这次大选中的重要作用、“双英”之间的激烈冲突和丑闻缠身;《凤凰网》最大的特点是对整个选举过程进行全面、平衡、客观的报道,内容充实而温和,没有大肆渲染候选人的负面新闻。
最后,笔者认为,当读者接受信息的时候,无论是倾向于阅读哪种网站,都应该要有自己的价值判断。
参考文献
①高芳,《简析框架理论》[J].《青年记者》,2008(6):32
②何翔,《新闻传播框架理论研究》[D].新疆大学,2009
③陈阳:《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317-318
(作者单位:新华社广西分社)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