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国英
摘 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采用多种方式、采取多种途径调动学生的情感,激發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内驱力。文章主要从创设情境、鼓励质疑、放飞想象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学习兴趣 激发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7-0084-01
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效的工作必须以兴趣为先决条件。蔡元培先生也说:“我们教书,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的兴趣。”一个学生如果对语文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其学习潜能就会充分地挖掘出来。因此,语文教师应该自觉地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采用多种方式,采取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下面结合本人的语文教学实践谈谈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
一、创设情境
语文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把课上得深入浅出、形象生动、涵容丰富、情感充沛。其最佳手段是创设情境。所谓“创设情境”,就是教师运用生动的语言描写或其它形象化手段,把某种情形、某种状况、某种景象表现出来,使学生如临其境。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把书读到心里,让他们的思想、情感和课文中人物的思想、情感融为一体,与作者的喜怒哀乐产生共鸣。语文教学中情境的创设,不妨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发挥自身感染力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在传授知识,同时也在创设和影响着课堂的心理环境。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态度要和蔼可亲,语言要生动形象,内容要丰富多彩,语气要轻重缓急,语调要抑扬顿挫,意境要引人入胜,具有激发性和感染力。教师要用饱满的情感去点燃学生的激情,努力营造出一种宽松和谐、亲切愉快的课堂氛围,学生才会敢疑、敢问、敢想、敢说,学生的兴趣才会被调动起来,思维才会活跃起来。
(二)借助现代多媒体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多媒体技术正在不断地应用于现代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在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耳目一新,带来了全新的视听感受,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因素。如教《十里长街送总理》时,我们采用多媒体展示周总理的遗像,播放悲壮的哀乐,再播放“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实况录像和配乐朗读录音。望着缓缓行进的灵车,听到低沉悲壮的音乐和充满情感的朗读,看着嚎啕痛哭的人群,学生马上就进入了情境,受到了感染,有的甚至泪流满面,泣不成声,从而激发了学生对周总理的怀念和敬佩的思想情感。
二、鼓励质疑
学贵存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有不断地产生疑问,提出问题,才能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保护和支持学生思维中的积极因素,设法为学生的质疑搭桥铺路。学生在质疑问难的过程中,难免会提出一些离奇古怪的问题。对此,教师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预先没有想到的问题,要冷静地分析判断;对于没有讨论价值的问题,要进行适当的解释和指导;对于有价值的问题,要及时抓住,给予积极评价。总之,要切忌打击学生学习质疑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营造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语文教学氛围,使学生产生愉悦的生理体验,从而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与学习兴趣。
三、放飞想象
雨果说“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丽的花朵。”爱因斯坦对想象力更是推崇备至,认为想象力可以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放飞学生的想象。启发学生运用想象或绘声绘色地叙事,或栩栩如生地状景,或神形兼备地写人。如教学《木兰诗》时,让学生放飞想象,以“木兰在回家的第二天”为题写一段话,有学生就写道:“回家的第二天,木兰脱下了战袍,穿上了旧时的衣裙,梳理好头发,贴上了花黄,来到窗前,整理好织机,又开始织布,于是我们又听见了唧唧复唧唧的织布声……”这反映了木兰勤劳的本色和不居功自傲的高贵品质。这些丰富的想象,使木兰这个代父从军、十年征战、杀敌立功、辞官归家的巾帼英雄,进一步在学生心中高大起来,成为终生难忘的形象。
总之,语文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广阔天地,我们必须合理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采取多条教学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这是时代赋予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的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
[1]蔡高方,袁光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魏书生.语文教学[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 刘 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