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013-04-29 09:00:23曹利民
考试周刊 2013年61期
关键词:平分线盐水学习动机

曹利民

学习动机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高尚情操的重要因素,是发动、维持和引导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是学习过程的核心。作为一名从事初中数学教学多年的教师,我感到数学课越来越难上。时常听到不少老师感慨:我备课、上课都很认真,教学效果却不理想,现在的学生到底怎么了?教师在备课、上课方面如何下工夫对学生的学习来说只是一种外因,其内因是学生自己的学习动机。因此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初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大多比较单纯,主要是与学习直接联系的近景性动机;同时由于初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因此在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方面应把握以下原则。

一、直观原则

老师在讲授每一课时,都要使学生清楚地了解这一课时的具体目标、任务和要求,这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途径。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学习重点,很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让学生目标明确,才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但在此过程中,最忌抽象的讲解,教师应尽可能用直观形象的手段达到教学目标。

如勾股定理第一课时的目标确定如下,利用投影给出。

1.认知目标:(1)掌握勾股定理,了解其证明的思路;(2)已知直角三角形中的两边长,求出第三边的长。

2.能力目标:培养观察、分析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3.情感目标:了解勾股定理的发展概况,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这样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一目了然,它似灯塔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

二、创新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新颖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课堂教学应以创新要求为归宿,创新是课堂教学的核心。

1.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

教师应运用现代化教学方法的手段,将科学发现过程重现于课堂,让学生参与发现和创造的过程,指导学生动手、动脑,让学生体验作为学习主体进行探索发现和创造的乐趣,从而使学生自行获取知识,享受创造成功的快乐。

如运用“引导发现法”教学“角平分线”一课,可这样设计。

(1)学生练习:①作∠AOB的平分线OC,在OC上任取一点P,过点P作PD⊥OA、PE⊥OB,垂足分别为D、E(如图);②度量PD、PE的长度,能发现什么结论?

(2)利用多媒体演示:在上题中①改变点P的位置,让学生观察;②改变∠AOB的大小,让学生观察。

(3)提问:你能发现什么问题吗?引导学生说出“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这个结论。

(4)这个命题正确吗?你能不能证明?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动手、动脑,并进行观察、度量,主动发现新的问题,沉浸于对新知识的期盼、探求的情景中,使积极的思维活动得以开展,求知欲得以增强。

2.教学内容的创新

立足于现有教学内容进行开发和挖掘,吸收和引进现代生产、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问题情境(如应用性问题、开放性问题、探求性问题等),完善充实到教学中,开阔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赋予传统教学内容以新的活力,使之成为生动、活泼的教学工具。

如教“浓度配比问题”时,把课本一道练习题改为如下题:“把含盐15%的20千克盐水改制成20%的盐水,请设计不同的方法。”这是一个灵活性较强的问题,打破了“陈规旧习”的束缚,是一个开放性问题,它能引发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和思考。提高浓度的途径有:使盐水中的水变少——蒸发;使盐水中的盐变多——加盐,或加入浓度更高的盐水。由此提出三个不同的问题:(1)需蒸发多少水?(2)需加多少盐?(3)需加含盐40%的盐水多少?从而使问题的思路明朗化,学生沿着不同的方向展开思路,最终得出三种不同的答案。这样的教学内容往往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3.教学形式的创新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以讲代学,以授代做,教师以精辟的分析、独到的见解、巧妙的解法取代了学生的主体实践活动,教师试图把知识灌输给学生,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教学中如能抓住初中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采取一些新颖的、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则必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

如在一元一次方程引入时,为活跃课堂气氛,做如下猜数游戏:让一位学生事先想好一个自然数,但不告诉老师,然后把这个数的8倍与9的和的结果告诉老师,老师立即说出学生事先想好的数是多少。学生感到很神奇,这时老师告诉学生:如果学了本章的知识,你就能知道这其中的奥秘了。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力。

又如,进行角色转换,让学生充当“小老师”,由学生讲解题目。在讲完“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后,我安排了一节习题课,其中有这样一题:

已知: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E=CF,求证: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

我事先布置给学生,让他们思考有几种方法,并提出:如果让你做“小老师”,你准备怎样讲解?同学们跃跃欲试,课前精心准备,课上五位同学分别讲解了五种证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了能力,激发了学习主动性,也获得了一次全新的体验。

三、激励原则

由于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智力有较大的差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多种情境,进行分层教学,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使每一位同学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同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表扬。这样就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学习的内驱力。

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达到各自的目标,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就要求教师面向全体学生,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既使成绩差的同学“吃得下”,又能使成绩好的同学“吃得饱”。

如在教学等腰三角形判定时,我设计了这样一组题目:

问题1.已知:如图1,BD平分∠ABC,AD∥BC,求证:AB=AD。

问题2.已知:如图2,BO、CO分别是∠ABC、∠ACB的角平分线,OD∥AB,OE∥AC,BC=10cm,求:△ODE的周长。

图1 图2 图3

问题3.已知:如图3,∠ABC、∠ACB相交于点F,过点D作DE∥BC,交AB于D,交AC于E,求证:BD+EC=DE。

问题4.已知:在上题中,若DF=EF,则图中有哪些等腰三角形?为什么?

问题1是基本题,要求每一位学生都必须完成;问题2、3是基本题的提高,绝大部分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解决;问题4留给学有余力的学生课外思考。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使每一位同学都能有成功的体验。成功,哪怕是极小的成功,对于学生来说,也是推动他们前进的动力。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所憎恨的老师,是任何时候也不可能从他们那里得到表扬和承认的那些老师。因此,教师应为学生创造获得成功的机会,并不失时机地给予肯定。

四、相关原则

在学生缺乏学习动力,没有明确学习目的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学生对其他活动的兴趣,从中找到与学习数学的“连接点”,通过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使他们产生学习的需要。

如针对班级中一些学习基础差,对数学不感兴趣的“足球迷”,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时,布置这样一道题目:“在全国足球甲A联赛前九轮比赛中,大连万达队保持不败,共积得25分,按比赛规则: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问该队共胜几场球。”这种新题,可使这些“足球迷”兴趣盎然,沉浸于对题目的求解中,这样通过突出足球与数学“连接点”,可激发其学习动机。

当然,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积极性的调动,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之事,在教学中,应遵循渐进原则。同时还应注意讲授内容的适度、教师授课态度的示范、教师与学生感情的相容等原则。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其对学习产生正向引导和促进作用,从而全面完成教学任务,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平分线盐水学习动机
玩转角的平分线
角平分线形成的角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甘肃教育(2020年21期)2020-04-13 08:08:44
多用角的平分线证题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2:44
盐水质量有多少
折叠莫忘角平分线
泉水与盐水
“洒盐水”
学生天地(2016年32期)2016-04-16 05:16:21
当冷盐水遇见温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