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当前高职物流人才素质培养之策略

2013-04-29 08:59邢苏
学子 2013年9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物流

邢苏

摘要:目前在高职教育界存在着将高职教育简单理解为“就业教育、技能教育”的观点,导致只侧重加强技能的培训,陷入“要技能不要人”的误区。社会的需求随时在变动,职业岗位的变动状态也影响着学生的就业,因此,高职教育仅仅有技能是不够的,在提升人才技术含量的同时注意人才素质的全面培养,使学生不仅能实现当前就业,更能保证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就拿物流业来讲,物流业的发展与物流人才的素质培养密切相关,物流业发展需要复合型人才。现代物流人才的缺乏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物流发展的瓶颈。因此,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当前高职院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从中发现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优化当前高职物流人才素质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物流;人才素质

一、新形势对高职物流人才的素质要求

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重点在于其实用性和技能性,这也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优势和特色之所在。物流专业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能吃苦耐劳,综合素质全面,长期扎根基层,这与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优势相吻合。

根据物流业发展的特点,物流人才培养主要有四个专业方向:一是以运输管理为核心的第三方物流公司经营专业方向;二是以仓储与配送为核心的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专业方向;三是工商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的企业物流管理方向;四是以国际货物运输、货运代理、报关与报检为核心的国际物流专业方向。

在物流人才的要求上,物流业是一个综合性强、操作性强的行业,企业需要的物流人才不是仅仅会管理仓库或者懂得某种运输方式的、结构单一的人才,而是具有较为全面的物流操作和管理知识、可以同时胜任多个岗位的、能够对所执行作业进行全程全方位监控、优化和提升的,并能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快速成长的复合型物流技术和管理人才。

根据“我国物流人才需求现状调查与分析”数据显示,物流企业在招聘从事基层岗位的员工时,77%的企业要求员工“工作认真肯干、吃苦耐劳”,74%的企业要求员工“具有协作精神和一定的责任感”,66%的企业要求员工“具有物流专业相关技能和能力”。

这为高职院校培养适应企业和社会需求的物流人才提供了参考。

二、高职物流人才素质呈现的问题分析

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物流人才培养重点最大的不同在于高职学生的实践应用技能培养。由于物流业在我国的起步较晚,现在仍在不断发展中,高职院校在物流人才培养的软硬件方面存在的不足,导致人才素质呈现出一些问题,表现在:

(一)道德素质问题:道德自律意识弱化

在走访调查问卷中发现,对于学校组织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只有 40%的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参与;有 51%的学生认为考试作弊可以理解;有 30%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活旷课是正常,无所谓的。

调查还发现,高职院校德育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一方面,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另一方面,大学生在专科阶段价值观还没有完全确定,思想上有很多迷茫,道德观念不够牢固,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存在严重脱节。

(二)心理素质问题:心理承受能力不强

从高职物流专业学生的主体看,他们健康向上,有朝气,普遍关注自身的发展,但由于高职教育受社会认同化的影响,高职学生作为当代大学生中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又承受着比本科大学生更大的心理压力。在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显示,有 40%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贫困生、女生的比例较高。高职教育起步晚,长期以来大都重专业技能轻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未能引起管理部门的重视,未能普遍开展,理论研究也相对落后,高职学生不同程度的出现嫉妒、自责、社交困难、焦虑、神经衰弱、困惑等心理现象,这些心理问题也不同程度地阻碍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专业素质问题:实践技能性不强

高职物流专业人才的实践技能主要体现在毕业后能尽快上岗,能够熟练操作现代物流设施设备和使用现代物流办公软件。但从用人单位对物流专业毕业生反馈的信息来看,他们对高职物流毕业生的实践技能并不满意。毕业生在校的知识并不能满足企业要求,还需要企业花费大量的精力对他们进行岗位技能培训。

(四)职业素质问题:强调自我价值

很多物流企业都反映物流从业人员流动性太大,物流企业都很难保证能够长期留住工作人员,人员变动频繁已经成为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最为头疼的问题。学生个体的择业观念、职业发展目标、自身的就业准备和能力等因素影响着学生就业。从物流专业角度,学生的就业选择直接影响了物流行业人才的分配。

三、高职物流人才素质培养的对策

(一)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1.培养学生道德自觉意识

坚持尊重学生的内在需要,德育过程中教师不是教学生“你应该如何做”,而是引导学生掌握“我应该如何”,培养他们对多样化的尊重、开放与宽容的心态,培养他们自主判断与自主选择的能力。让学生明白,受道德教育、践行道德知识不仅是作为社会成员必须要做的,更是个人发展的需要,让学生从心理上认同并主动接受道德。

2.开展学生自主实践活动

道德修养与社会实践密切相连,一个人只有在对别人、对集体的各种关系中,才能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哪些是道德的,哪些是不道德的。一方面,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如竞赛、公共卫生服务等集体活动;组织学生到福利院或养老院开展关爱活动;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公益劳动、勤工助学等,在社会实践中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增强社会责任感,矫正自己在思想道德方面的偏差,寻求自身与社会需求的差距。

(二)开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途径

1.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深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管理,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到学校教育工作的管理体系中,加强领导,完善制度,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硬件和软件方面的投入力度,成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保证机构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完善的应急方案、充足的活动经费、先进的测量仪器和稳定的教师队伍,在制度上和管理上保证了心理健康工作的顺利展开。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秉着“专兼结合、全员参与”为原则,建设一支以专业心理教师为主体,其他教师为辅的队伍,解决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不足的问题。一要加强专业心理咨询教师队伍建设,一个好的心理咨询师应当是个人品质、学术知识和助人技巧的结合体;二要加强兼职人员的素质培养,学校对广大教师进行培训,让他们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增强心理健康意识,尽可能帮助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困扰和问题。

3.积极拓展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高职院校应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充分运用校园文化所蕴含的浓厚底蕴,包括学校的文化传统、校风校貌、校园思潮等去引导和塑造学生;教师应积极整合学生、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资源,建立家庭学校沟通平台,拓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空间,形成学生心理发展的社会支持系统;还可有效利用网络技术和网络文化,通过网络,一方面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的匿名性,隐藏学生的隐私,更好地实现与学生的沟通交流,给他们及时的心理疏导,提高心理咨询工作水平。

(三)在职业生涯规划理念下开展学生就业指导

1.全面了解物流专业的社会需求,引导学生正确自我定位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物流企业对物流人才的基素质、知识和技能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具有较强的“项目规划与策划能力”、“工作创新能力”、“市场推广与开拓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创新研发与攻关能力”;二是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交流与沟通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灵活应变能力”;三是具有较强的“责任心”、良好的“职业道德与忠诚度”、讲“诚信”。

学生若不了解物流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很容易对自己的评价过高或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当自己的职业理想与现实冲突时,难以自我调整,从而导致择业受挫。针对物流专业的社会需求,学校加强与校外相关企业的联系,进一步加强校企可开设一系列就业指导课程、就业指导讲座、帮助学生做好就业的准备工作,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还应立足帮助学生客观分析、正确把握当前的就业形势,全面了解专业前景,正确引导学生确立符合实际的就业期望值。

2.建立创业教育体系,培养学生创业意识

随着高校的扩招,全国毕业生数也逐年在增加,毕业生不能仅仅寄希望于“等、靠、要”就业岗位,而是要善于走出一条新路,更多地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目前,大学生的创业环境日趋渐好,国家的相关法律制度和政策逐步健全和完善,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法律制度保障。大量基础服务机构如电力、通信、交通、金融等条件也得到改善,为自主创业提供了较好的环境和条件。

自主开店、创办企业是创业,到西部去、到农村去就业也创业,只要是能够以自身知识和能力建设为基础,施展个人才华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展现自我价值的都是创业的新观念。高职院校要建立学校创业教育体系,把创业教育课程和就业指导课相结合,使广大学生了解创业信息,培养学生的创业兴趣,掌握创业方法,清晰创业方向。同时,高职院校可以利用校内资源和校企合作的优势,支持大学生成立创业协会,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组织开展实践,并鼓励他们进行有关创业的研究和创业教育活动。通过实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提高他们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组织、管理、决策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构建高职物流人才素质评价指标体系

“高素质的专业技能型人才”是我国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则是“重技能轻素质”,忽视了“全面素质”的培养。面向高职的物流专业人才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目的是帮助高职院校更新教育质量观,提高教育质量,使培养质量适应社会、企业的发展要求。针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前文关于高职物流人才的素质分析,构建高职物流人才素质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分为 4 个评价要素: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

仅有物流人才素质评价体系是不够的,评价还需接受实践的检验。为了避免评价的随意性,保证评价的严肃性、连续性、权威性和时效性,必须建立物流人才素质评价制度。评价的制度化,对全面、客观地考评大学生发展水平,提高社会、高职院校以及学生自身对人才质量的认识能力、更新教育质量观,指导学生更准确地进行就业定位,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实际评价过程中,应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将人才素质评价与学历考试区分开来,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视角,通过受评者对实践问题的观察、分析与总结,来测查其认识水平和潜在能力,重点考察物流人才在专业实践中取得的业绩、积累的经验和具备的能力。此外,评价方式要多样化结合,摒除传统书面考试的单一性方式,注重全过程全方面采集受评者信息,通过构建高标准的评价专家小组、综合性应用测评技术、多角度测查考生能力,既保证综合评价的质量,又有效促进其它环节的质量改进与提高。

四、结论

新形势对物流人才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高职物流专业教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通过探索新形势对高职物流人才的素质要求,分析当前高职物流人才素质呈现的问题分析,最后提出高职物流人才素质开发与培养对策。

参考文献:

[1]王春航,充分发挥高职优势 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物流人才[J].中国市场,2010/49

[2]郭丽颖,高素质技能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途径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11

[3]索会敏,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培养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1/21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物流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