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为汉
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这表明,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策略一、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使之成为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基石
德国教育家戈特福尔德·海纳特指出:“教师凡欲促进他的学生的创新力,就必须在他们班倡导一种合作、民主的教学氛围。”“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这说明由于环境不同而其结果也不尽相同。其实,学生又何尝不像一棵棵幼小的桔树呢?他们结“桔”还是结“枳”的关键是看教师给予他们一块怎样的成长土壤。学生创新能力的生成需要的是一块能够开放心态、解放思想、张扬个性的自由时空,需要的是一个和谐、民主的教学情境。心理学研究成果也早已揭示:教学中的民主气氛会让学生心情愉快,情绪轻松,这样的情境会使学生敢于思考,敢于发表自己内心独特的想法、见解和主张,不怕想错、说错、做错,从而使他们思维活跃,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大大增强,课堂内这种宽松和谐、充满信任的氛围可以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掘出自己的创造潜能,迸溅出创新的火花。当然,良好的创新氛围的营造应该以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为基石,事实也是这样,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让学生感到人格上的平等,而人格上的平等——教师理解、尊重、信任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从而形成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使这种关系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助推器。教师也只有与学生建立这样一种友善、和谐、合作的人际关系,才能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安全、愉悦的学习氛围,才能给学生一种成功、快乐、友爱的享受。
策略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之成为开启学生创新潜能的金钥匙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兴趣。”教育家乌申斯基也说过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因而我们说,学习兴趣、求知欲望是支持推动学生认识事物的巨大推动力,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前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浓厚的创造兴趣和创造欲望。
策略三:运用启发性的教学语言,使之成为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催化剂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应该说,教师富有启发性的教学语言,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既激发了学生探究积极性,又培养了其创新能力。
策略四:引导学生质疑问难,使之成为引发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导火线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缘于疑,疑是思维的开始,是创新的前奏。”培根也说过:“如果你从肯定开始,必将以问题告终,如果你从问题开始,则以肯定告终。”因此,语文教师应积极地引导学生敢于思考,敢于怀疑,敢于质疑,使学生在问中学会创新。尤其是对敢于“标新立异”,善于“异想天开”的同学,应坚决给予肯定和赞扬,这样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品质和创造精神大有裨益。
请看一段课堂实例:课堂上一位教师给学生讲同义词,他举了例子来说明同义词所表达的概念范围有大小:同样表示对方用武力来解决争端,概念最大的词是“战争”,其次是“战役”,最小的是“战斗”。这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位学生马上反驳:“老师,你说的不对,最小的应是‘单挑”,学生一语既出,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这位语文教师并没有因自己的权威受到挑战而气急败坏,大发雷霆,而是略做思考,马上肯定了学生意见的正确,指出“单挑”确实符合用武力解决争端的概念内涵,而且两个人对打也的确比“战斗”的概念外延更小,他还进一步提出“决斗”也同样是这一词义中表达最小外延的同义词。
试想如果这位教师在教学中总是用常规性的解释来回答学生的提问,久而久之,势必会使学生的思维失去活跃。结果,思维的稳定性强了,好奇心却弱了;解答性强了,发现性却弱了;描绘性强了,想象性却弱了;理解性强了,疑惑性却弱了;逻辑性强了,创造性却弱了。一言以蔽之,学生的整个思维变得机械和平庸了。
策略五.借助联想和想象,使之成为学生创新思维腾飞的发射器
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吕叔湘曾说过:“语文学习需要借助想象和联想,在想象和联想中加深理解;而联想和想象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最直接的手段。”可见,联想和想象是多么的重要,它直接推动着创新思维的进步。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选准能启发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触发点” ,以此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在教学《天上的街市》第一节诗时,学生经过讨论,品味出了“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这句诗运用回环往复的互喻的妙处后,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联想可以让你品尝到在两个相似的或者有某种共同点的事物之间进行沟通的乐趣。你能尝试一下吗?问题一经提出,学生们略作思考,便踊跃发言:生1:夜空中弯弯的月亮,好象一只两头尖尖的小船;停泊在岸边的那只两头尖尖的小船,好象夜空中弯弯的月亮。生2:天上一闪一闪的星星好象,好象是地上孩子们眨动的眼睛;孩子们眨动的眼睛,好象满天闪烁的星星。生3:那绵延不断的万里长城,好象是一条腾飞的巨龙;那条腾飞的巨龙就是那绵延不断的万里长城。生4:那飞向月球的嫦娥一号卫星就像经济迅猛腾飞的东方巨龙,经济迅猛腾飞的东方巨龙就像飞往太空的嫦娥一号卫星。
从上面的教学片段可以看出,学生们精彩的创见得益于创造性思维的两只翅膀——联想和想象。其实,语文学科有着广阔的想象空间,有一千个读者便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语文的这一特征,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无论如何,每位教师只要牢记“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真正为学生创设一个适合创新能力成长的空间,那么,创新教育就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作 者单位:江苏省阜宁县东沟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