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学习有感

2013-04-29 00:44孟强
学子 2013年10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新课标教材

孟强

新课程标准对科学的定位是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新课程标准认为教材是数学教学过程的重要介质,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依据课程标准,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利用包括教科书、校本资源在内的多样化课程资源,拓展学生发展空间。

我们知道,学习数学的过程是活的,教师教学的对象也是活的,都在随着教学过程的发展而变化。数学的一个概念、定义、公式、法则、定理等都是数学的基础知识,无论是形成一个概念,掌握一条法则,会做一个习题,都应该从不同的能力角度来培养和提高,通过教师的教学,应使学生了解所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弄清与前后知识的联系等,只有把握住教材,才能掌握教的主动,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容易被忽视。事实上,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正是数学能力的培养过程,因此,要改变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方法,要把知识形成过程看作是数学能力培养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教材内容,对必学内容、选学内容、基本要求、较高要求每年的变化都要心中有数。我们以前两节课“灌”下来,老师口干舌燥,学生头昏脑胀,可到最后,有同学初中毕业都不会有理数的加减运算。

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不能靠就不能“填鸭”式。叶圣陶先生说:“教者,盖在于引导、启发。”这就是说教师是指导者就不能“代庖”,这就要求教师由“主角”转化为“配角”,教学过程应当注重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在展现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进而发展各种能力。教师应时时刻刻把这种观念渗透到教学设计中,准确把握不同类型的课型特征,挖掘出教材知识背后所蕴涵的思维方式、方法,通过各种形式巩固和训练,最终达到学生能自如地运用,真正“会学”。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在讲到某些重、难点时,由于对学生学习潜力估计不足,所以教师包办代替的多,讲道理占用了学生大量宝贵的学习时间。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过程的核心要素是加强师生相互沟通和交流,倡导教学民主,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营造同学之间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因此数学教学过程应是师生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而不是单向的。

作为教师一方面要不断更新观念,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另一方面要求教师能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为实施新课程更好的服务。由于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情感交流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要依照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充分讨论,并以积极的心态互相评价、相互反馈、互相激励,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发挥集体智慧,从而获得好的教学效果。我认为新课程标准下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之一就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使之由客体变为主体,使之积极地、目的明确地、主动热情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新课程标准还认为学生是数学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的发展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的学习应是发展学生心智、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因此,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不同学习内容,让学生采取掌握、接受、探究、模仿、体验等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出现了问题,没关系,这正是教学的切入点,是教师“点”和“导”的最佳时机。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教师的引导、启发、帮助,学生必将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科学知识永远在演进中,它是一个不断构造和改组的过程”,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观正是接受了这种辩证的认识,而把学习过程看成是一系列信息加工的过程,是学生认知结构的重组和扩大的过程,而不是单纯地积累知识的过程。基于此,课堂上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群体磨合后的智慧,必将大大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另外,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地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不断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这些问题的引入培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从而使教学在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中进行,使学生学到了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了数学学习的基本方法,逐步形成健全了情感态度,初步树立了科学的价直观。

新课标所指导的思路是帮助老师帮助学生的好思路,把老师解救了,把学生解放了,我们应该还要在深入的不断的去学习研读新课标,真正领会其中的思想和精神,为我所用,使孩子们在我的课堂上学有所获。感谢新课标指导思想。

(作者单位:勉县九冶中学)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新课标教材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教材精读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教材精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