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经典阅读教学的尝试

2013-04-29 03:25戴艳梅
语文教学之友 2013年7期
关键词:文学作品文学教育

戴艳梅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唐诗宋词,元曲清调,中华文学的宝库里群芳争艳,异彩纷呈。这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应该被我们世代传承,所以,当今学校的教学重点在经典文学。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们的文学素养和文学功底,更能够在耳濡目染之间,将中华文化溶于血脉,代代传承。这对学生的思想启迪,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要求教师仔细领悟经典文学的精髓,在教学中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在探索中不断收获。

一、品味经典,获取精神力量

当代世界,汉文化在全球各地倍受欢迎。以儒学为主的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从《诗经》里先民的低声吟唱,到《楚辞》中三闾大夫的哀切悲歌;从李白杜甫站在唐朝文化之巅高声吟诵,到宋代词人们小园香径的幽然徘徊。人性的美好,生命的伟大,祖国的美丽,生活的绚烂,如一幅幅画卷展现在我们的面前。细细地品味这些经典文学,是一件幸福而美好的事情。

1.把握主旨,让学生感受经典文学的内在灵魂

任何一种文学形式,都不是无病呻吟,而是真正的将所思所感,以一种美的形式,表达出来。所以,这些文学作品都是有灵魂的,是活的,是饱含感情的。如果把这种暗含在字句中的情感解读出来,再去理解字句的含义就非常简单。所以在教学当中,把握文学作品的主旨大意和情感,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杜甫的《春望》,如果了解作者在写诗时怀着一份忧国忧民,离乱伤感的悲伤之情,那么就能很容易明白,“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拟人的手法。再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只要站在作者的角度去体会那种离开母校时的依依不舍的伤感和对母校景物的深深眷恋,就一定能被那种淡淡的忧愁所感动。

2.体会美感,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

在理解了文学作品内在的灵魂之后,就要去探究它的表现手法。汉字,作为中华民族的通用文字,流传使用千百年,每个字都意义深邃,只要用得巧妙,都可以画龙点睛,言近旨远。所以在日常的教学当中,就要培养学生的这种思维习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文章到底好在哪里,每个字的作用是什么。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一种做学问的快乐,也能感受到汉字的美感。

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诗中的“绿”字,堪称画龙点睛之笔。在教学中,就可以引导学生对此进行思考,如果把“绿”字换成别的字,比如,换成“过”、“吹”等,诗的意境就大为失色,只有“绿”字才能给春天披上动人的色彩,表达春风过处的一片生机盎然。

3.拓宽思路,让学生跳出教材感受现实意义

任何经典的文学作品,都是一个特定时代的符号。读经典,就无法越过历史的长河。因此,将一篇文学作品置于大的历史背景之中去思考,就能体会诗人的内在感受,从而发掘出作品的现实意义。这就要求在教学中,不能拘泥于教材和书本的字句。更要启发学生联系实际,让经典文学真正地灵动起来,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更是指导学生发现生活真善美的契机。 比如,学习了三国时期的文学作品《隆中对》《前出师表》,就要让学生真切感受诸葛亮的大才大智和一片忠心,为学生树立榜样,教育学生要像诸葛亮那样,为人光明磊落,坦坦荡荡。这才是经典文学教育的真正目的所在。

二、开拓视野,拓宽教学思路

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学到知识,完善人生观、价值观和为人处事的态度。每个人的理解能力和理解方式是不同的,而经典文学,更不像数学、物理那样,有固定的模式和公式。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开拓教学视野,不能要求每个学生都达到某一特定程度。同时,放宽教学的思路,让教学手段多元化,让文学教育真正被学生所接受。让经典的传统文化,真正地流传下去。

1.注重交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语文教育,说白了就是语言教育,一定要注重师生的交流和学生的表达。这其中包括学生间的交流和师生间的交流。其目的就是让学生情感得到升华,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相互学习、竞争的精神。而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讨论,能真正让语文课堂流动起真诚、民主的氛围。同时文学经典阅读过程中,教师的引导至关重要,但主要应该通过做学生的学习伙伴来体现。

2.启迪思想,让学生真正有所领悟

一个人的成长,就是在思想的渐渐成熟中建立完善的价值观念。在文学经典教学中启迪学生的思想就显得格外重要。

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深刻的思想,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而这主要取决于语文教育。在经典文学与学生的亲密对话与碰撞中,学生会逐渐细化丰富情感世界。

经典文化越来越受到世人的推崇与欣赏,而将经典文化这一宝贵遗产传承发扬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在文学教育的道路上,教师要不断完善教育理念,丰富教育手段。虽然任重而道远,但这是一项光荣的使命。让我们沐浴着文学经典的春风,为教育事业奋斗,为学生成长奠基!

(作者单位:如皋市白蒲镇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文学作品文学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题解教育『三问』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我们需要文学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