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而远之”的真实义

2013-04-29 00:57觉真法师
新财富 2013年7期
关键词:樊迟仁政鬼神

觉真法师

为官务民的智慧是什么?孔子说“敬鬼神而远之”,即,最聪明的方法是把敬事鬼神的虔诚、忠诚、恭敬心,推广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去。

为了把优秀的中华传统文明介绍到更多的人群中去,中国在世界各地建立了400多所孔子学院。著名导演胡玫也拍了一部电影《孔子》,向全世界发行。今天,讲国学,讲《论语》,谈孔子的人,的确多了,但是,我们对孔子有多少了解,有多少认知呢?

“敬而远之”,这句常见常用的口头语,我们懂得它的真实义、本来义了吗?此语源出《论语·雍也篇第六》。全文为: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敬而远之”这个成语,即出自“敬鬼神而远之”这句名言。这句名言被误读、误解了两千多年,“敬而远之”的糊涂观念,也误传了两千多年。千百年来,这个糊涂观念几乎害了我们的祖祖辈辈,误会不除,今后也许还会贻害下去。

孔子讲“敬鬼神而远之”的真实义,不是消极、逃避、负面的。不,绝不。问题是,我们对“远”字的解释,错了。著有《还吾老子》一书的上海作家、国学研究家沈善增先生,对此有深刻的研究。他通过深入的学术考证,指出“敬鬼神而远之”这句名言中的“远”,不作疏远、远离、远去解,正确的解释是“致远”,是“到达”,是扩展,是积极地推进、推广到更远、更多、更广大的地方。他的解释太好了,他的解释廓清了两千多年来我们认知上的迷雾。

理解这句话,要照顾到上下文,即从全句的意思来理解。

首先,樊迟问知。这个“知”,在当时,不是指知识,是指“智”,这也不是一般的智慧之智,而是指做官的智慧(今天的话语,叫“政治智慧”)。老师当然了解学生,所以回答“务民之义”。这是全文的前提,要旨。可见,他是回答务民的“知”,即务民的智慧,务民的要义。务,是专务,即专心致志、一心一意去服务,用今天的话语,就是为人民服务。“务民之义”,就是务民以义,就是以义务民,就是遵循义理来为民服务。

怎样才算“务民之义”呢?孔子说“敬鬼神而远之”,这就是告诉樊迟,最聪明的方法是以敬事鬼神的态度,把敬事鬼神的虔诚、忠诚、恭敬心,推广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去。比如:对父母孝,要敬;对上忠,要敬;对朋友义,要敬;对待工作,对待事业,要敬;对待一切礼节礼仪,要敬;对待认识的人要敬,对待不认识的人,也要敬。当然,你要求人民要敬,你自己对人民同样也要敬。这都是“远”的含义啊!能做到这一点,就真正有为官的智慧、务民的智慧了。

写到这里,我还不能不指出,这里的“鬼神”,与我们今天所说的鬼神,不是同一个概念。在古代,“鬼神”两字在同一个水平线上,即鬼与神并无高低之别。人死为鬼,“鬼者,归也”,是回家的人。鬼,在孔子那个时代,并无贬义,还有敬义。屈原赋中“山鬼”,即是“山神”。“鬼”是从来历上定义的,即今天所说“发生学”上的定义。“神”,是从功能、作用上定义的。神了,指的是不可测,不可思议。所以总体上说,鬼神指的原是祖先。

祖先崇拜,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主要成分。孝亲文化,祖先崇拜,是中华民族心理的深层次结构因素,也是几千年来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哪有不孝敬祖先的子孙呢?以敬鬼神敬祖先的“敬”的精神,推广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去,家庭中,人人敬,社会上,人人敬,这不是和谐社会的最初理念吗?

可见,“敬而远之”的真正含义,是强调“敬”,强调真诚和礼敬,应把这种敬的精神,这种礼的文明,推广到我们的生活中,心灵中去。我的朋友沈善增先生的这一研究,多么精彩、多么符合孔子当时一贯维护礼乐的主流意识啊。

正本清源,我们还能用“敬而远之”的误解,来对鬼神阳奉阴违吗?

当然,下文中,樊迟在问知之后,又再问,什么是“仁”呢─怎样做才真正体现为官者的仁呢?孔子的回答:先难而后获。这个“难”,是诘难,即诘问自己。我去做官,去务民,要先问自己,我尽到为官者的责任了吗?我尽职尽责了吗?这与我们今天的“问责制”正是不谋而合。“获”的本义是争取、争取到了,即是收获。先问责,再谈争取。尽到责任了,有了争取的努力,当然这就是获,就是仁政了。

可见孔子把政治智慧,把对工作尽职尽责,视为仁爱、仁政,这是多么值得崇敬的思想啊。所思所想,都落实在尽职尽责上,这不就是仁政吗?达到施行仁政的前提是倡导人与人之间恭敬、互敬、敬重、敬业的精神,这不正是孔子的政治智慧吗?

猜你喜欢
樊迟仁政鬼神
《鬼神之明》的文意主旨与“明”字的含义
解读《论语》
浅谈先秦诸子的鬼神观
《论语》中的语境还原与文意理解
鬼神
从《论语》中“子教樊迟”浅议如何引导学困生
孟子“仁政”思想对构建和谐世界的意义
孟子说仁德
试论孟子的“仁政”思想及现代价值
《论人民民主专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