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记成语”教学例谈

2013-04-29 23:52:52侯秀锦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3年7期
关键词:司马迁语感成语

侯秀锦

“熟记成语”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读读背背”中很有特色的一个板块,“熟记”说明了这类题最基本的目标就是积累。积累是为了表达与运用,所以,这种积累又必须以一定的理解为前提。但是,理解不等于解释,不能单靠查字典词典或课堂上教师“说文解字”,不能单单让学生记住成语的解释,而应通过各种形式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熟读、想象、揣摩和体会,从而获得感悟。

一、 在表演中感悟

表演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全身心投入,通过直观的方式,能把学生有了感悟、已经内化的“无法用语言表达”的语言形象地表达出来。

例1:三年级《练习5》“熟记成语”

“恍然大悟、黯然神伤”等八个成语对于学生来讲,要真正凭解释来理解具有一定难度。这八个成语都是描写人的神情、心绪的,词典中的解释只能让学生读到意思,而不能产生感受。所以,我想到根据这些成语的特点,通过表演帮助学生建立形象,形成语感。我先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自学,了解到学生对这些成语理解的不同程度。然后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互相配合,进行一个游戏:一组同学表演出成语的意思,另一组同学说出那个成语,其他同学充当导演的角色,判断正确与否,进行评价,指导表演的同学进行调整。在这样富于趣味和挑战性的教育情景中,三组学生互动交流,积极地发挥,课堂教学中出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精彩场面。学生对于成语的感悟很到位,就是对“黯然神伤”这样的成语也能在“表演——评价——再表演”的过程中获得个人独特的感受。

二、 张开想象的翅膀

记得著名的语感专家王尚文教授在一次关于语感的访谈中指出:语感实质上是心灵的感觉,是涉及“耳朵的想象力”的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在一种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揣摩,体会到语言表达的内涵和魅力,获得语感,从而将现成的语言形式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形式。

例2:四年级《练习3》“熟记成语”

这八个成语都是描写景色的,从字面上解释是不难的。但是,简单的解释显然不能让学生体会到成语所具有的形象美和意境美。考虑到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了《九寨沟》《天安门广场》《西湖》《东方明珠》等很多写景的课文,也接触了较多写景的诗歌,我决定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他们展开想象,意会这些成语。首先,让学生自学这些成语,了解这些成语都是写景的。接着,我就引导学生:读了这些成语,你的脑海中浮现出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边读边想象,然后选择一两幅与同桌交流。第三步,就是全班的展示交流,其间,充分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课文进行描述,还把“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雨亦奇”等学生学过的诗句融入其中。这样就把这些成语在学生脑海中还原成一幅幅生动具体的画面,让他们充分欣赏成语的形象美和意境美。

三、 在故事中获取印象

很多练习中的成语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有与军事纪律有关的,有反映诸葛亮生平的,有表现邓小平精神的,有讲人的英雄行为和精神品质的,有讲英雄故事的。一组成语实际上都隐含了一个故事,而一个故事就是一个具体的语言环境,所以在教学中可以借助故事帮助学生获得对成语的印象,获得感悟。

例3:六年级《练习7》“熟记成语”

这八个成语实则是司马迁一生的真实写照,所以,我就想借助司马迁的生平事迹,引导学生在故事中了解这些成语的大概意思。首先,我让学生根据所学课文《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以及收集的关于司马迁的事迹材料,描述他的一生,让学生对司马迁这个人有了整体的印象。这时,我就提示本题的八个成语实际上是对他一生的概括,请大家认真读读这些成语,不懂的查查字典,看看从这些成语中,你了解到司马迁是个怎样的人。接着,在学生充分自学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学生就从整体上感悟了这些成语的意思。然后,我设计了“司马迁生平简介”的填空题,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成语填进去。因为有了故事的依托,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把握了这些成语,所以能正确地迁移和运用了。

四、 联系生活经验

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的锐敏,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这对于熟记成语的教学,同样是适用的。我们要关注学生非语言实践的生活经验的运用,把学生的各种体验融入对成语的感情揣摩之中,这样就能更有效地帮助他们获得语感,积累成语,并能表达运用。

例4:五年级《练习4》“熟记成语”

这八个成语都是讲工作学习刻苦勤奋,这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紧密联系,而且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已接触了部分这样的成语,所以完全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感悟。首先,我在学生初步读熟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说说这些成语大概表达了一个什么意思。接着,我就引导:在你的印象中,有哪个人在工作或者学习中有过这样的表现,你还记得他的事例吗?给我们介绍介绍。于是,在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有趣的例子,把这些成语的意思和内涵都具体化,形象化了。最后,再让学生多读,就能真的熟记于心了。

当然,“熟记成语”的编排是多样的,不能用统一的模式去教学。但是,只要我们善于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合的教育情境,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语文教学特点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去感悟,就能让学生学得活泼,学得扎实。

作者简介:江苏省浦口区威尼斯水城小学语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司马迁语感成语
假如司马迁没有《史记》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6:08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54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专家学者为“司马迁与《史记》研究”栏目三十周年题词
人故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拼成语
意林(2016年21期)2016-11-30 17:32:21
猜成语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中学语文(2015年21期)2015-03-01 03:52:13
司马迁的军事思想
军事历史(1990年4期)1990-08-16 02:2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