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的语文课堂

2013-04-29 23:52:52袁连平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3年7期
关键词:外延流动语文课堂

袁连平

懵懂的小学生未必明白学习语文的好处,对大部分的小学生而言,语文课精彩,他就喜欢语文,反之枯燥的语文只会让学生以为学语文就是写字、背书,一个字——累!什么样的语文课吸引学生?流动的语文课堂让学生着迷。

什么是流动的语文课堂?语文课堂有课本,课本上有文章,如果教师只是就着文章讲文章,势必如无源之水,很快见到了河底,心灵之舟驶不进课堂,生动的语言文字仿佛是在自言自语,学生会认为那些文字关心的不过是书中的人物,与自己无关,知识没有得到扩展,情感没有得到激发,更可怕的是学语文的兴趣没有了,语文课堂失去人文性,趋向失败。当语文课堂开始注入生活的活力,课堂就流动了起来。这支强心针使学生意识到语文是在关心自己,它不是自私的,每学一篇课文都能体验到情感的愉悦。

生活的外延很大,它不局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还包括他们通过各种渠道能听到、看到、搜集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尊重和理解多样文化,关心文化的变革和发展。实际上,当代社会的文化也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我们无法否认流行歌曲、电视、电影给学生耳濡目染的影响,无法拒绝来自优秀图书对学生的感染,甚至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也会影响学生的思维。当课堂因这些芜杂的思绪进入似乎变得很麻烦,面对一些问题,教师也难以讲清,但是,假如语文课堂拒绝了这些真实生活的进入,学生也未必信任语文课堂了。知道老师不喜欢的,藏着掖着,只讲好听的,快乐不敢分享,迷茫得不到释怀,何谈在语文中成长?因此,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课堂的外延就有多大,学生的心灵就该有多大。

生活有其散乱的特点,正面和负面的东西都很多,当课堂的外延扩展到与生活等同,我们不妨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

如果语文教师能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关注社会热点事件,就等于在学生面前打开了一扇窗,学生透过这扇窗,可以呼吸到新鲜的时代气息,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环境保护、道德诚信、假期旅游体验等都可以走进课堂,成为学生们关注议论的话题;自己身边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什么使你深有感触,也可以在课堂上、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交流。实践表明,学生们对这些内容的关注和讨论很有兴趣,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的提高也有好处,最重要的是,这种引导对学生了解社会、丰富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流动的语文课堂倡导学生真实生活,真实学文,真实做人。解放头脑,让学生能想;解放眼睛,让学生能看;解放双手,让学生能干;解放嘴巴,让学生能谈;解放空间,让学生能接触自然;解放时间,让学生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例如教学《蚕姑娘》一课时,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对蚕的生长过程没有太多的感性认识,于是,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分组养蚕,带领学生每天观察蚕的生长变化情况,蚕在各个时期身上的颜色,黑瘦的,瘦黄的,白白的,白胖的,还有白亮的;蚕的生长环境及周期;蚕褪下的衣服;蚕的种类……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亲眼观察到蚕的生长变化,这种真切的体验是任何封闭的课堂里都无法获得的。

课堂如花果,生活乃其根。生活之源让课堂流动,流动的课堂才能让学生着迷。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淳溪中心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外延流动语文课堂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09:54
流动的光
流动的画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关于工资内涵和外延界定的再认识
入坑
意林(2016年13期)2016-08-18 22:38:36
爱情的内涵和外延(短篇小说)
唐山文学(2016年11期)2016-03-20 15:25:49
流动的光线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中学语文(2015年21期)2015-03-01 03:52:05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中学语文(2015年21期)2015-03-01 03:5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