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梦璐
今天写一写我所钟爱的短篇小说《猫禅》。
《猫禅》的作者是美国作家吉姆·韦利士。乍看题目让人感觉很不搭调。“禅”这个字在英文里没有单词与之对应。吉姆·韦利士的英文原题是《The cat》,中文翻译过来是“猫”,这“禅”字其实大可不必加上。但看完全文后,回过头来看这个“禅”字,真是神来之笔,有些一语点醒梦中人的意味。中国的文字就奇妙在这儿,译者冯国川,更是尊重了原著,读懂了作者的心境。
“禅”是佛教梵语的音译,其意思是静虑,故有修禅、参禅一说。凝神静气,摒弃一切杂念,把神收回来,使其精神反观自身悟出道理,是谓之“禅”。但仔细想想,“禅”的境界是能用言语道得明的吗?妙高顶上,不可言传也。
小说很短,不过七八百字。人物只有两个,男人和猫。这猫老了,将不久于人世,男人因不舍而十分悲伤无法释怀。这只参透了生活以及男人内心世界的猫,让男人从一段绳子和棉花的关系,联系到所有的植物,它们都生长于同一片土地,吸收同样的甘露。一切植物,玫瑰和棉花,本质都相同,只不过,外表看起来很不一样。当男子顿悟其中道理时,猫已经走了。
“闭上眼睛吧!伙计。”虽然猫的生命不能延续,但只要男人闭上眼睛,它就能出现在他可以想象到的一切地方,依然是那么清晰地,那么鲜活地出现,似乎不曾离去。这不就够了吗?为什么要如此地沉溺在已逝的悲伤里而无法自拔呢?
邻居家有条狗,我上小学时就有了,不,或者更早,小时候经常能看到它雄赳赳气昂昂的模样。一晃20年,它也老了,前几天出门在楼道里看见它是那样的小,蜷缩在主人的夹肢窝里,连楼梯都爬不动了。晚上回家,就听老爸说:“隔壁小许那么大高个,说到他家的狗居然眼泪都下来了,实在不忍心看见它死的时候的模样,以后他们家再不养狗了。”
他和小说里的男人一样,接受不了它们即将离去的事实,无法释怀,无法放下。但如果所有事情都因为害怕失去而不再触碰,那我们活着该有多么无趣。
大自然中的生命轮回是那样平常,你我都逃不了,当身边的物、人离我们而去时,还请不要消沉,要像猫一样释然,因为只要真心对待的一切事物,都会牢牢地刻在我们的脑海里,刻在我们的心里,它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消失,纵使斗转星移,只要闭上眼睛,它就在那里。
禅的境界,在于超脱,在于释然。我想到了仓央嘉措的诗:“来我的怀里,或者,让我住进你的心里。”男人释然,猫住进了男人的心里,希望看过此篇小说的读者都能把无法释怀的人和事放下,让它们永远住进你的心里。
作者简介:江苏省无锡市侨谊实验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