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芳芳 张苹 孙艳
摘 要:从研究大学生问题解决中的思维模式出发,初步探讨了大学生问题解决中最有益的四个主要思维方式,即逻辑思维、逆向思维、立体思维、创新思维。
关键词:大学生;问题解决;思维模式
一、善于解决问题思维模式的特点
问题解决的过程非常复杂,它包括整个认识过程、情绪和意志过程,其中关键的便是思维活动。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常常需要多种思维同时参与。问题解决既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过程和基本方法,更是思维的目的,而善于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一般应具有以下特点。
(一)思维的广阔和深刻
思维具有广阔性的人,善于全面地、相互联系地看问题,能够抓住事物间各方面的联系和关系。古今中外的大思想家、科学家都具有高度发展的思维广阔性。思维的深刻性是指一个人思维深度方面的特点。思维具有深刻性的人,善于透过问题的表面现象,深入到问题的内部核心,抓住问题的关键,发现问题的本质特征,揭露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准确预见事物的发展进程及结果。与思维的深刻性相反的是思维的肤浅性,往往表现为看不到问题的本质,时常对重大问题熟视无睹,缺乏洞察力和预见性。
(二)思维的灵活和敏捷
灵活的思维具有很强的应变能力,不受固有模式和成见的束缚,能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及时打破旧的思维定式,摆脱偏见,迅速转变原有思路,机智灵活地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地调整方案,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与思维灵活相反的是思维的固执性,表现为固执、刻板,思想僵化,墨守成规,不易应对千变万化的问题。
敏捷的思维是指思维活动灵活流畅,有较强的直觉判断能力,对复杂的问题能进行周密的思考,能很快理出思路,抓住问题的关键,能迅速地当机立断地解决问题。与之相反,则表现为思路堵塞、迟钝,优柔寡断,面对新问题缺乏明确的思路,而表现为束手无策、一筹莫展。
(三)思维的独立和批判
独立的思维不满足于现成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够创造性地认识事物,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途径;他们对问题抱有科学态度,凡事均从客观实际出发,善于自己开动脑筋。与之相反的是思维的依赖性。表现为盲从、缺乏主见、人云亦云,容易受他人暗示而轻易放弃自己的观点。
思维的批判性是指一个人能否根据客观标准进行思维并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思维的批判性既能善于客观地评价他人的思维成果,而且富有自我批判性;既能坚持正确的东西,又能随时放弃自己曾经坚持的错误观点。与之相反的是思维的随意性。考虑问题往往主观自负,自以为是,得出结论随心所欲,评判事物不能坚持客观标准,缺乏自我批判性。
(四)思维的逻辑性
逻辑的思维提出问题明确而不含糊,推理合乎逻辑规则,论证严密、有条不紊、有理有据,结论有充分的说服力,表述问题清晰而不自相矛盾,整个思维过程连贯而富有条理。缺乏思维逻辑性则思路紊乱,论述问题缺乏证据,解决问题过程易出现逻辑错误。
二、最有益于问题解决中的思维模式
依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把最有益于问题解决的思维方式,概括为逻辑思维、逆向思维、立体思维和创新思维等几种主要方式。
(一)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是以抽象的概念、判断和推理作为思维的基本形式,以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作为思维的基本过程,从而揭露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性联系。逻辑思维具有规范、严密、确定和可重复的特点。逻辑思维总结了人类思维的经验教训,用一系列规则、方法帮助人们正确地思考问题和表达思想。
问题解决过程实际就是运用概念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判断推理的过程。逻辑思维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发现问题、探究原因、筛选方案、评价结果、反馈应用等各个环节。具有卓越逻辑思维能力的人,不仅善于解决现实问题,而且还为创新型思维奠定良好的基础。
日本学者大前研一认为:“解决问题的根本就是逻辑思考力,逻辑思考力不但能让问题迎刃而解,而且我们一般所说的先见之明、直觉也是从逻辑思考中产生的。”
1.逻辑思维的作用
(1)逻辑思维的一般作用
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客观事物;可通过揭露逻辑错误来发现和纠正谬误;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去学习知识;有助于我们准确地表达思想。
(2)逻辑思维在创新中的作用
积极作用:发现问题、直接创新、筛选设想、评价成果、推广应用、总结提高;局限性:常规性、严密性、稳定性。
2.逻辑思维的特征
(1)概念的特征
外延: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和本质属性的对象。内涵:指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
(2)判断的特征
判断必须对事物有所断定。判断总有真假。
(3)推理的特征
演绎推理的逻辑特征如果前提真,那么结论一定真,是必然性推理;非演绎推理的逻辑特征:虽然前提是真的,但不能保证结论是真的,是或然性推理。
3.逻辑思维的方法
(1)分析与综合
分析是在思维中把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因素,分别加以考察的逻辑方法。综合是在思维中把对象的各个部分或因素结合成为一个统一体加以考察的逻辑方法。
(2)分类与比较
根据实物的共同性与差异性就可以把事物分类,具有相同属性的事物归入一类,具有不同属性的事物归入不同的类。比较就是比较两个或两类事物的共同点和差异点。通过比较能更好地认识事物的本质。
(3)归纳与演绎
归纳是从个别性的前提推出一般性的结论,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或然性的。演绎是从一般性的前提推出个别性的结论,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必然性的。
(4)抽象与概括
抽象就是运用思维的力量,从对象中抽取它本质的属性,抛开其他非本质的东西。概括是在思维中从单独对象的属性推广到这一类事物的全体的思维方法。
(二)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树立新思想,创立新形象。逆向思维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克服思维定式的局限性,是决策思维的重要方式。逆向思维具有反向性、异常性和“悖论”的特点,即采取特殊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牛顿的物理学、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其中就包含了对立物共存和互相作用的逆向思维观念。
1.逆向思维的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常规思维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逆向思维却可能轻松破解。与常规思维不同,逆向思维是反过来思考问题,是用绝大多数人没有想到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
逆向思维会使人独辟蹊径,在别人没有注意到的地方有所发现,有所建树,从而出奇制胜、出人意料。运用逆向思维去思考和处理问题,实际上就是以“出奇”去“制胜”。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通过逆向思维取得成功的例子。
逆向思维会使人在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中获得最佳方法和途径。逆向思维的结果常常会令人大吃一惊,喜出望外,别有所得。在创造发明的路上,更需要逆向思维,逆向思维可以创造出许多意想不到的人间奇迹。
生活中自觉运用逆向思维,会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从而使办事效率和效果成倍提高。
2.逆向思维的特征
普遍性;批判性;新颖性。
(三)立体思维
立体思维也称“多元思维”“全方位思维”“整体思维”“空间思维”或“多维型思维”,是指跳出点、线、面的限制,能从上下左右、四面八方去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
立体思维具有层次性、多维性、联系性、系统性、整体性和动态性等特征,立体思维是纵横统一,多元思考,全方位反映思维整体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在问题解决中,能够从问题的本来面目出发,抓出问题的全貌和内在本质,因而可以极大地克服问题解决中的片面性,它是一种极为科学有效的思维方式。
而与之相对的点式思维、线式思维、平面思维,则具有凝固、僵化、主观与片面的表现,既无法认清问题的本来面目,也难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立体思维是一种高层次的系统思维和具有本质特征的形象思维,其特征可分为内在特征和外在特征两类。立体思维的内在特征表现为:层次性、多维性、联系性、系统性、整体性、动态性。立体思维的外在特征表现为:个体性、鲜明性、具体性、全方位的开放性、联想的多极性、思维结果的可感触性。
(四)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这种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
创新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和敏感性特征。流畅性就是观念的自由发挥,指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生成并表达出尽可能多的思维观念以及较快地适应、消化新的思想观念。变通性就是克服人们头脑中某种自己设置的僵化的思维框架,按照某一新的方向来思索问题的过程。独特性指人们在发散思维中做出不同寻常的异于他人的新奇反应的能力。而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
1.创新思维的原则
一个是创造性讨论的原则,一个是个人进行创造性思考的原则,具体如下:创造性讨论的原则:穷举原则,想法越多越好;平行原则,避免互相评价;趣味原则,避免严肃沉重。个人进行创造性思考的原则:聚焦原则,创新思维要有目标;发散原则,在目标下尽可能多想;限时原则,不要无休止地纠缠某个难点;活跃原则,用各种方式给自己启发。
2.创新思维的技巧
换位思维;求同求异;分解与综合;非常规思维;艺术性;增加新特征;头脑风暴;思考社会需求;移植思想;形象思维;关注矛盾;数学化;预测未来;关注最新技术最新思想;行胜于言。
参考文献:
[1]张桂荣.论在问题解决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1.
[2]梁虹.问题解决与思维品质的培养[D].辽宁师范大学,2004.
[3]邓再辉.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J].衡阳报,2008.
[4]马志强.问题解决学习活动中批判性思维发展的特征[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
注:本文系北京城市学院2011-2012学年度教育科学研究重大课题。2012年北京市财政项目代码:pxm2012_014202_000197。
(作者单位 北京城市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