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辉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对于高中体育而言,教学策略选择时,要与教学方法的改进相结合。新时期的高中体育教学,应该对教学思路与策略进行创新,改善教学面貌,提升教学质量。主要结合高中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对体育教学方法进行整合,对体育教学的创新策略教学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创新;策略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学效果的提升需要从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手段的创新方面来进行,这也是高中体育教师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提倡体育教学中,对传统的教学思路和观念想方设法进行转变,采用多变的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创新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在教学中也不例外,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创新型的人才,因此,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艺术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创新教学方法,营造出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挖掘一切资源,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及意识,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学习。
一、分层教学的实施
1.采用分层教学
高中体育教学中需要向学生灌输分层教学的意义,对每一个学生进行定位,让学生明白人的意志能力及身体素质本身就存在差异。实施分层教学是为了给每一个学生找准发展的目标,从而使体育训练更好地开展起来。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几个等级:身体素质比较好的且具有特长的学生可以分为一级,占总学生比例的5%;体质较好,能够对训练内容轻松完成的学生归为二级,占总学生比例的30%左右;体质与运动技巧一般的,但是通过努力能够完成体育训练内容的分为三级,占总学生比例的45%左右;体质弱,运动技巧差以及存在生理缺陷的学生归为四级,占总学生比例的20%左右。
2.培养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
在体育教学大纲要求的课程以外,体育教师还可以组织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和竞争意识的活动。如,小组研讨、竞争游戏、即兴发言、情景模拟等。在教学中引入评价教学法,让竞争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对教学过程进行创新,使课堂变得活跃,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团队精神。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也同样适用于体育教学过程,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融入竞争机制,通过教学评价来对竞争的结果进行评价,这个过程需要教学过程的支持,如果没有良好的教学过程,创新无从体现,所培养出的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也体现不出来,教学的效果很难得到检验。所以,要通过教学过程中的竞争与合作,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策略的选择
1.分组竞赛
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进行竞赛,营造浓郁的竞争氛围。根据学生的运动能力及身体素质差异,在分层教学的基础上,对学生按照要求进行分组,如果此时让学生自己单独进行训练,那么就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在分组训练的同时,引入竞争机制,让学生参与到竞赛中,从而使体育项目的训练高效地开展起来。如果某一层的学生人数较少,可以直接进行训练竞赛。例如,如果一级学生的人数比较多,可以分为多个小组进行训练,一般每组5个学生为最佳。训练活动要保证在学生的能力允许范围内展开,在教学中营造出你追我赶的竞争局面。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也可以交流心得、合作学习,从而实现运动能力和运动技巧提高的目的。
2.动态管理
学生上进心理的激发需要建立在体验成功的喜悦基础上,因此,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不同的考核目标进行考核,从而使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分层教学的意义在于:一方面,能够使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相适应,对学生间的差异能够兼顾;另一方面能够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在一定程度内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信心与兴趣。因此,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分层管理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动态管理。分层教学开展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鼓励学生向更高层次的目标迈进,对于部分已经超过上一层次的考核要求或者已经达到上一层次考核要求的学生,教师要对这部分学生及时进行层次的调整,保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倡导快乐体育教学
1.教学内容的精选
在进行教材及教学内容的选择时,要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依据,选择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教材及内容,同时,也要与学生的体育兴趣及需求相符合。如,在篮球教学中,关于技战术方面的教学内容有很多,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不可能把每一个方面都训练到,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基础对教学的内容进行选择,注重实用性,如,可以多训练运球技术及投篮技术等。像运球后转身、胯下运行及背后运球的难度相对比较大,在课堂中只作简单的介绍即可,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练习。而对于其他重点内容,就需要学生进行反复的练习,力争让学生学以致用,并且在实际运动中发挥其内在潜能。
2.用战术吸引学生
在采用创新型教学方法的时候,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因此,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该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例如,以足球课堂为例,由于足球和战术的变化存在直接的关系,所有对比赛中队员的技战术水平要求是比较高的,如,相互之间的配合、位置的变化等。在体育课教学中,举行足球比赛,能够让学生充分锻炼球技,并享受比赛的过程。为了取得比赛的胜利,学生会不停地在球场上来回奔跑,不但要与对方球员进行竞争,还要和本方队员进行配合。学生在心理上、生理上都高度融入比赛中,也能体验参与比赛的愉悦感。除此以外,还要教育学生不要过度关注比赛的结果,胜利了不能骄傲,输了也不能气馁,力争下次比赛的胜利,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体育比赛。
3.适当强度的训练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倡导快乐体育,开展阳光体育教学活动,其实现的形式就是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运动的过程中。通过设计好的教学内容及既定的教学目标,不但要让学生学会一定高度训练方法,还要让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从而得到心理和生理两方面的培养和锻炼,最终养成终生体育锻炼的习惯。例如,在足球比赛中,运动量非常大,而且比赛的对抗性也比较强,因此对学生的体能方面的要求也比较高,此外还要有过硬的技术和战术要求,只有具备了这些因素,学生才能在比赛中享受高层次的运动乐趣。这些因素都是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训练,在组织比赛时,按照实际情况,把握好训练的强度。
对于学校而言,在体育教学中,应该发挥其引导、解决问题的作用,对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应该给予扶持和解决的措施,为体育教师排除困难,从而使体育教学更具有成效。对于高中体育教师而言,要按照体育教学大纲的标准来制订教学的内容及教学方法,当然,可以根据大纲要求适当地进行变革,不能一味追求与大纲的一致,使教学陷入僵化。综上所述,作为学校和教师需要共同做到的时要采取创新型的教学策略,实事求是、因材施教,体现出体育教学的进步性与科学性,从根本上促进高中体育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建立.高中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应用探讨[J].新课程:中学,2011(7).
[2]刘兴川.浅论新时期高中体育教学的创新化思路[J].体育时空,2013(8).
[3]张德智.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4).
[4]桂成率.新课程理念下关于高中体育教学模式的探析[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09(6).
(作者单位 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