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语文课堂

2013-04-29 19:45:53曾旭东
新课程·中学 2013年7期
关键词:应用意识探究能力新课程理念

曾旭东

摘 要: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学好其他学科具有一定的作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水平,使学生的语文素养获得提高,并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所以,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教师要准确地把握课改理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获得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语文;新课程理念;语文素养;探究能力;应用意识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建设高中语文课程,应继续坚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基本理念,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按‘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应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也就是说,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贯彻语文新课程理念,进而为实现高效的语文课堂奠定基础。

一、借助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所以,教师要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语文的美,使学生在学习、欣赏语文文本的过程中,感受语文的语言美、情境美和人物美等等,最终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大大提高。

例如,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时,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对书中的大观园印象深刻,景点描绘之细致,园林布景之精美,丝毫不亚于游览真实的古典园林。当然,除景物之外,就是人物的描绘。在这里处处洋溢着美的气息,所以,在教授本节课的时候,我引导学生在赏析的过程中欣赏文本中的美。如,“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简单的几句话就将“凤辣子”的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引导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语文中蕴含的美,进而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在语文阅读中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

对高中生来说,他们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为了高考,学生几乎将所有可以利用的时间都运用到了教材的学习当中,而这将不利于学生素质水平的提高和知识视野的扩大。因此,在素质教育的推动下,教师要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在扩大学生视野的同时,也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所以,在授课的时候,教师要每周上阅读课,要鼓励学生阅读一些好的、优秀的书籍,要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阅读的魅力,进而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

二、立足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学生正在走向成年,思维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积累,发展他们的探究能力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也就是说,在授课的时候,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当中探究。

例如,在教学《故都的秋》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在授课的时候,我引导学生欣赏了本节课的内容,首先,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说:“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学生思考讨论),在学生给出讨论结果之后,接着询问学生:“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了秋天的清、静,悲凉。”……引导学生对上述的两个问题进行思考,使学生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大部分教师已经开始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但随之也产生了不少问题,如,一些教师过于注重课堂形式的相似,忽视了课堂的本质,导致看似热热闹闹的问题探究环境实质上并没有太大的实效性。因此,在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时候,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创设有效的探究情境,以促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三、凭借语文教学,调动学生的应用意识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用其表达自己的想法,阐述自己的观点,与人交流等等都是其价值的体现。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却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一个大学生在面试的时候,不能准确地表述自己的观点,不能正确地发表自己的观点等等。上述的这些现象,在我们国家是经常遇到的,因此,在授课的时候,教师要搭建自主表述的平台,使学生在不断锻炼的过程中逐渐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在授课的时候,搭建演讲平台,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以“我的梦想”为主题开展了一场演讲活动,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地站在讲台上表述自己的观点,讲述自己的梦想,使学生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当学生敢于突破自己,走上讲台的时候,学生的心理素质也会得到提高,进而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进而使学生在教师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中,找到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靖.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J].新课程:中学,2012(8).

[2]李国兰.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探讨[J].考试周刊,2012(30).

(作者单位 福建省仙游县园庄中学)

猜你喜欢
应用意识探究能力新课程理念
浅谈高职数学素质教育
商情(2016年43期)2016-12-26 00:00:00
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浅议
提升语文课堂游戏教学实效性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34期)2016-12-20 20:39:38
儿童数学教育视角下的“应用意识”培养
新课标下的实验教学探讨
东方教育(2016年17期)2016-11-23 09:59:46
浅析如何在高中政治课堂提升学生的探究和实用能力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文理导航(2016年30期)2016-11-12 15:46:59
新课程理念下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探析
人间(2016年27期)2016-11-11 16:10:43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14:43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1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