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开卷答题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

2013-04-29 18:53:44汤雪飞
新课程·中学 2013年7期
关键词:提升能力基础知识思想品德

汤雪飞

摘 要:开卷考试是一种开放、灵活的考试方式,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为考生回答问题提供了充分的思考空间,有利于考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现自己的能力,发挥自己的水平。然而,开卷考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关键词:思想品德;开卷考试;基础知识,提升能力

随着中考改革的深入,1999年广州初中思想品德考试开始推行开卷考试,但我们并没有完全掌握开卷考试的尺度与实质。开卷考试答题并不是想象中的可以照着书本抄写便可获取答案。而是设问方式变得灵活丰富,考试命题也更加倾向于学生情感的引导和实用能力的提升,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其实质是设置开放性和灵活性的试题要求学生利用扎实的基础知识进行充分发挥,展现自己的理解、分析和推理能力。鉴于此,笔者特此联系多年的一线教学实践,对当前部分学生在开卷考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一、开卷考试中常见的问题

1.存在侥幸心理,不能摆正态度

虽然一线教师不止一次给学生强调开卷考试考查的是能力,而不是死板的知识点,但是仍有许多学生不能摆正态度,存在侥幸心理,觉得开卷考试肯定能从书上抄写答案,导致从心理上放松,在日常学习中应付了事。一旦开考,将所有能带的资料都带入考场,然后根据考试问题在教材中翻找,由于没有养成总结、归纳的习惯,他们就只能断章取义,从教材中摘抄内容充作答案,于是经常出现答非所问,不符合题意的现象;更有甚者,如无头苍蝇在那里乱翻,根本找不到答案,只能随便乱写一气,如此不但浪费了时间,还没有质量保证。而实际上,考试时间有限,开卷考试是对能力的考查而不是传统的记忆默写,所以只凭考场翻书找答案,不但不能满足考试要求,时间上也是肯定不够用的,所以很多平时不重视能力学习的学生考试根本答不完试卷,即便答完也驴唇不对马嘴,平白失分。

众所周知,开卷考试题目遵循“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的原则,这就决定了开放只是狭义地开放了教材,但是恰恰在逻辑整合能力和分析总结能力上都还是“封闭”的。所以,如果学生连基本的文本知识都不熟悉,企图通过望文生义来解答问题,肯定是难上加难,尤其是有些问题是综合性问题,基础不扎实者可能就理解不透有关问题,所作答案或者有失偏颇或者张冠李戴、文不对题……如果再加上考试紧张等因素,考场会出现“前翻后翻翻不到,前思后想想不到”的无序状态。

2.审题不严,组织不清

审题不严失分是最不值得的。考试中许多学生才看到题干开头就开始下笔千言,殊不知后面还有转折性问题陷阱,这样没有耐心审题,匆忙应答肯定会马失前蹄。尤其针对主观题,许多学生一看就开始找教材中的相近内容照着书抄。这样仓促应战也往往没有冷静的思考和对题目的准确理解,形不成完整的思路,也造成答题不严,答案组织条例不清,逻辑混乱,空话连篇说不到重点的现象。特别是主观题其重点考查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要求学生通过材料分析,合理组织规范的思想品德术语来表达基本观点和看法。许多学生自身基础不牢固,加上语言组织能力欠佳等,表现在回答主观问题时,只从某一方面进行表述,离开所学教材内容,忽视教材观点等于失去了答题的依据,找不到答题的方向。这也是开卷考试中常见的一个问题。

二、矫正开卷考试常见问题的策略

为了进一步彰显开卷考试的功能,指导学生摆正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全面提升自己的能力,赢得开卷考试的成功。笔者结合教学经验,对矫正以往开卷考试常见问题提出几点策略:

1.摆正态度,引导学生走出认识误区

开卷考试作为对知识点诵记式、应试教育的改革,注重考查的是学生运用固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的话,考试中肯定不会出现太多基础知识点,而是更多地侧重于学生以基础知识为载体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归纳、总结能力,这样的话没有降低考查要求,再妄想平时不学习,到时候翻书抄已经不可能了。没有基础知识做根本和基本问题分析技能做支撑,应对考试就是缘木求鱼。

所以,我们首先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动员工作,让他们正确客观地认识开卷考试,彻底打消他们思想中开卷就是抄书的片面认识,从而端正学习态度,注意提升自己的分析和综合能力。具体复习中,首先要强化基础,指导学生逐步理清教材知识的相互联系和知识结构,这样才能形成知识脉络,抓住主要矛盾,迁移知识,生成能力。只有吃透教材,熟练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学生才能准确运用教材中的观点和学科术语来组织答案,回答问题才能避免出现主观臆断,信口开河,在考试中才能左右逢源,游刃有余。

2.完善复习讲评课

解题技能是学生成功应对考试的基础,所以要想学生能在开卷考试中游刃有余,我们就必须抓好复习环节。复习过程中,我们适当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开卷模拟考试,一方面让大家感受开卷考试的氛围和流程,另一方面让学生认识开卷考试的试题类型,打消他们企图抄书的念头;第三方面就是题目讲评,客观地说练习讲评课能有效针对学生在模拟考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评析,指导学生及时矫正和改进。所以,我们一线思想品德教师一定要做足讲评准备,认真分析和掌握同学们在各考点上的得分、失分状况,找出他们的不足,并指出纠正方法,然后再将学生答卷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系统归类,找出典型错题,并有针对性地指出矫正的途径和方法;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给同学们分析试题的考查方式、命题角度和考查意图,进一步让学生掌握、理顺答题思路,学习答题技巧,提高解题能力。

试卷讲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分析互动:题目要求回答的角度是什么?有什么样的背景?然后针对典型的错误让大家分析,这样回答有没有道理?为何没有想到主题观点?思路上出现了怎样的偏差?科学的答题方式应从何下手?以后怎么提升自己的能力防止类似错误再次发生。最后,以这些错误为导向,教给学生怎样审题,如何找到解题的切入点,分析解题的方法和思路,让学生掌握解题技巧。当然,点评不能死板地停留在标准答案的分析和复制上,我们要耐心、细致地评析学生出现的问题,直接触及问题的要害和实质,这样才能达到评析的目的。

当然讲评结束,我们还要引导学生强化和巩固学习成果,这个过程中除了留时间让学生消化吸收外,还可以设置矫正训练引导学生反思和实践。如,进行补偿练习、纠错检测、变式训练等以期强化和进行该知识点和能力点,直到学生熟练掌握。在强化训练时,对讲评内容进行理性归纳,由点到面,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中,帮助学生总结提升出一类问题的理性解题规律,做到举一反三,应对各种类似问题的解答,不断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对知识理解感悟能力、实践和探索能力,促使学生从容复习备考。

3.开展专题训练,强化学生思维

这几年的开卷试题都和时政热点话题相联系,联系教学知识进行考查。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复习的过程中务必注意关注时事,并注意训练时事与教材知识的结合与整理归纳,以时政专题带动复习,使练习的内容变成连接课堂与课外的桥梁。开展专题训练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必由之路,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对一年内的国内外大事做到心中有数,知道如何结合教材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研究,并能从各个角度,通过不同题型来认识、分析和理解,注重知识的迁移,使教材知识活起来,从而提高学生根据时政热点对知识进行整理、重组、运用和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复习的实效。

在专题训练中,我们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在确定探究专题后,可以鼓励学生联系教材所学知识,围绕专题向教师提问,让学生养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从而提升思维品质。

上文是笔者在多年的一线教学实践中对开卷考试常见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提升开卷考试成功率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当然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能局限于他人的抽象理论解说,而是要立足班级实情,认真分析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他们面对开卷考试的态度和学习方法,然后总结经验,思考对策,寻找有效方法。古人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让学生啃下开卷考试这块硬骨头,我们就必须必须改进和强化复习方法,调整复习策略,努力夯实基础,提高学生审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在考试中游刃有余,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何永康.初中思想品德课开卷考试教学应对策略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01).

[2]李维红.浅谈初中思想品德开卷考试的答题方法与技巧[J].新课程:上,2012(12).

[3]袁丁.思想品德开卷考试应对策略[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2(30).

(作者单位 广东省广州市萝岗区九佛中学)

猜你喜欢
提升能力基础知识思想品德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新教育(2018年8期)2018-08-29 00:53:10
掌握基础知识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新课程研究(2016年2期)2016-12-01 05:53:16
借力信息技术 助力物理教学
关于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方法的研究
南北桥(2016年10期)2016-11-10 16:45:07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解题技巧
学周刊(2016年26期)2016-09-08 09:03:44
找准 “自学” 着力点,提升数学综合素养
考试周刊(2016年63期)2016-08-15 22:08:21
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实践探索
考试周刊(2016年45期)2016-06-24 13:48:11
基础知识巩固题精选
基础知识:“互联网+”的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