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艳平
摘 要:一般情况下,初中英语教师容易忽视英语教育工作中的文化因素。虽然学生能够用英语表达出符合语法规则的句子,但是在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些不符合西方传统文化的现象。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文化教育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教育在英语学习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笔者在本文中提出了一些在中学英语中渗透文化教育的方法,希望能帮助英语教师做好自身的英语教育工作。
一、在生活化教学中引入文化教育
初中英语教师应该在充分研究教材内容的基础之上制订教学大纲,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渗透对学生的文化教育,例如,在学习英语教学Unit 5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时,学生会从中认识到外国人的圣诞节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听一些与圣诞节相关的外国歌谣,包括《平安夜》等。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在圣诞节的时候制作一些圣诞卡片送给自己的爸爸、妈妈或者同学、朋友。教师还可以讲一些与圣诞节相关的活动,让学生全面了解英语文化的特点和内涵。
二、让学生了解汉英词汇的内涵差异
词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一定的社会思想和社会生活。不同的国家对同一事物的概念有着不同的定义和理解,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例如,中国的龙,用英语表示就是dragon,在中国,龙是尊严、权力和吉祥的象征,中国人以自己是龙的传人为傲,而在英语中,dragon是灾难和邪恶的象征,它仅是一种邪恶的怪物。又如,英语中的as busy as a bee,翻译成汉语就是:一个人埋头苦干,像是一只十分勤劳的蜜蜂。再如,我们中国人会认为猫头鹰是不祥之物,而在英语中,人们赋予了猫头鹰“智慧之鸟”的美誉。
三、教师应该给学生创造了解外国文化的机会
学习第二语言,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背景文化教育,英语教师应该在英语课堂中深入讲解外国人打招呼和表示感谢的方法。例如,教师应该让学生知道,我们中国人在受到夸奖时,往往表现得比较内敛、沉稳,但是西方人会认为我们这样做是虚伪和做作。再如,当我们中国人收到礼物时,一般会礼貌地推辞,然后将礼物放在一旁不再谈及,而西方人在收到礼物时,会直接将内心的高兴在脸上表达出来,采取“迎合”的态度接受礼物并将礼物当场打开,让送礼物的人认识到自己十分喜欢所收之物。让学生了解中外文化的背景冲突,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外国文化的认识水平。
四、英语教师应该多组织一些与英语文化相关的课外活动
如果仅依靠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化适应性是远远不够的,中学英语教师应该充分将学生的课外时间利用起来。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举办一些与英语文化相关的课外活动。比如说,举办英语角,在活动中邀请一定数量的外国友人,并在活动中挑选学生喜欢的话题,在交流的点点滴滴中渗透西方文化,这样,能够让学生在了解外国习俗、文化和社会关系的基础之上提高自己的英语听说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文化是多元的、变化的,教师应该坚持与时俱进,让学生了解与西方文化相关的最新信息。
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有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才能做好对学生的文化教育工作,只有充分理解西方的文化,才能提高学生的文化交际能力。笔者在本文中从“在生活化教学中引入文化教育”“让学生了解汉英词汇的内涵差异”“创造了解外国文化的机会”“组织与英语文化相关的课外活动”四个方面提出了教师对学生的文化教育建议,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李秀波.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之我见[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09).
(作者单位 湖北省竹溪县水坪镇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