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摘 要]职校学生可塑性强,充分发挥他们的“向师性”,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教师“向师性”的发挥,须建立在良好的职业态度、端正的品行、渊博的知识、灵动的智慧和精湛的技能基础之上。
[关键词]职校学生;教育管理;“向师性”
一、发挥“向师性”的作用是转变学生学习态度的基础
“向师性”是指学生都有模仿、接近、趋向于教师的自然倾向。有人曾把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形象地比喻为学生好像葵花向太阳一样,趋向于教师。虽然职校生存在着”先天的不足”,但在他们身上却凝聚着很大的潜力,只要学校领导和老师引导得当,还是能让这些看似干瘪的种子绽放出绚烂的花朵。当领导和老师在与孩子初期的接触中,能亲切和蔼地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来自学校和老师的关心和爱护时,他们的这种“向师性”会自然快速地展示出来,否则,孩子们会用厚厚的铠甲抵御来自校方的一切教育,扭曲“向师性”。
教师应当用博大无私的爱心,以真挚丰富的情感去感染、教育每一个学生。要去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 要把每一个学生放在心上,关心他们的喜怒哀乐,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要与孩子们甘苦与共。也就是说与孩子们同欢笑、共悲伤,要成为他们的朋友。同时,老师还要成为他们的引导者,要引导他们走上健康向上的道路。
教师要用高尚的品德和行为感染学生。“严高为师,身正为范。”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开朗的老师会培养出阳光的学生,一诺千金的老师的学生大部分会守时守信,幽默风趣的老师身边,不会缺乏活泼可爱而有趣的学生。教师以身示教,才能够使学生有着和老师一样的品格。
教师要用渊博的知识和灵动的智慧启迪学生。知识是舟,魅力是帆,魅力需要知识的承载方能显出动人的风采。笔者还清楚得记得自己的初中数学教师,讲话干脆利索,讲授数学课深入浅出,语言风趣精炼,衣着打扮非常得体。这一切成为学生们崇拜和效仿的榜样。笔者的高中数学老师,徒手在黑板上画圆,丝毫不输圆规,一笔下来,让学生叹为观止。他总是能将复杂的数学知识简单化、系统化,并且经常能在各种杂志发表对教育教学的独到见解。老师们的言传身教对我们能力的培养起到了极大的作用,由此可见发挥学生的“向师性”是极其重要的。
二、培养教师技能是发挥“向师性”的根本
教师不能仅仅掌握本学科的知识,还应学习相关学科的知识,要有学科特长之外的其他特长。比如数学老师弹一手好吉他,英语教师百米短跑跑第一,计算机老师画出意境深远的国画,学生处的教导员不仅管理学生有板有眼,而且有拆装各种电器的绝活……这样,学生们在崇拜老师的同时,自己也会发愤学习,增长各方面的才能,因为他们想成为和老师一样的受人尊敬的人,有的学生甚至发誓要超过老师。这就是榜样的力量。在这种信念和力量激励下,学生会改变学习态度,由抵制学习向需要学习转变。
三、挖掘学生潜质是发挥“向师性”的关键
职业学校的管理者和每一位教师要不遗余力地去找寻每一个孩子身上的闪光之处。比如职专班的学生,曾经在初中学校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学生微乎其微,有的班甚至连个团员都找不到,有音乐、体育特长的学生也是凤毛麟角。这与有的重点普通高中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虽然如此,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还是应当不遗余力地用放大镜去找寻孩子们的闪光之处。只有真诚地肯定和接纳了他们,才会得到他们的肯定和接纳。那种用鄙夷的眼光蔑视学生,用强硬的高压政策逼迫学生的做法,根本不能起到任何好的作用,只会适得其反。
总之,职业学校的教师应该利用好学生的“向师性”来改变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学习态度。为此,教师必须具备多种素质和技能,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在这样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才能使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各方面得到健康成长。
责任编辑 唐 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