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泛道德化倾向

2013-04-29 11:32:12魏爱娟
教育界·上旬 2013年7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

魏爱娟

【摘 要】人文性作为中学语文教改的方向,当前仍然处于匮乏状态。人文性缺失较为突出的表现是泛道德化倾向,即把文本涉及的大多数精神层面的问题都归结为道德问题。这种泛道德化教学模式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窒息了语文教学的生机,应当予以摒弃。

【关键词】语文 教学 泛道德化

对中学语文界来说,人文性这一概念早已不再陌生,它的提出,既标示了语文教革的方向,又为我们的教学活动提供了巨大的开拓空间,不能不说是学科认识上的一大进步。然而,落实到课堂教学的现实层面,这一理念的渗透却似乎远远不够。人文性的缺失,较为突出的表现是泛道德化倾向。即把文本涉及的大多精神层面的问题都归结为道德问题。道德内涵固然是文本意义的构成要素之一,也即人文性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却不是全部。人类的精神追求,除了善——伦理道德,还有美——大千世界丰富多样的形式与真——关于宇宙人生的真理。正是这三方面的追求构成了个体完整的精神世界,以及人类外部活动的深层动力。因此,只有努力开掘文本这三方面的精神价值并予以同等的重视,才是对学习者精神需求的尊重和最大限度的满足,从而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人文追求。

以《论语》教学为例。学习《论语》,不仅要让学生初步了解孔子的政治理想、伦理道德观、教育思想等,还要引导学生从人格、思想境界乃至情感、情趣的角度去认识孔子。或许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课本“相关链接”部分放进了林语堂和梁漱溟的论述孔子的两篇文章,借此启发我们对孔子精神世界中另一些重要特征的认识。无论是林语堂还是梁漱溟,都在有意识的打破对孔子的固有认知的局限——主要是被历朝统治者意识形态化、道德化了的孔子,力求还原一个更具人文意义的孔子形象。如果我们能够注意到编者如此编排的意图,尽可能的在教学中贯穿如上所述的人文视角,便会使《论语》的学习真正触及学生的灵魂,为他们的精神生活带来莫大的助益。然而实际情形却与此相悖。我们仍会受限于既定的思维模式,极少或根本不去引导学生挖掘、体会这方面内容的价值和意义,致使我们的课堂陷入道德说教的刻板模式。就如对“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一段话的理解。这一“夫子自道”,既强调了刻苦自励、自强不息的为学态度,也突出了“乐”即从学问中获得的精神满足之于孔子的重要意义。这样的“乐”,或是源于对真知的不断领悟——“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吾十五而有志于学……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或是来自于不同寻常的审美体验——“子在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正是这类得之于学习本身的纯粹的快乐淡化了现实人生的忧患,包括时间流逝带来的心灵的困扰。可以说,“发愤忘食”的品德磨砺与“乐以忘忧”的非功利追求共同促成了孔子“学而不厌”的境界。遗憾的是,当我们阐发这段文义时,往往只看到了前者而忽略了后者,只强调了勤学之“苦”而忘了启发为学之“乐”。即便是对前者,也常缺少更进一步的追问,比如孔子是为着什么样的追求而有志于学的,从而错失了对于更深层意义的思索和探讨。于是这段意蕴颇丰厚的文字就被片面而肤浅的理解为一般意义上的道德训诲了。

对鲁迅作品的解读,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提到鲁迅,我们最先想到的就是他对国民性的深刻批判,以及“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这样一个社会功利性的创作目的。那么,对于国民性的改造,鲁迅是持以何种态度?乐观还是悲观,满怀希望还是不免绝望呢?这要从具体的作品来看。即以选入课本的《药》和《祝福》为例。实际上,无论是创作于前期的《药》还是产生于作者思想低落时期的《祝福》,带给读者最强烈的感受之一,便是笼罩于全篇的阴沉而又压抑的氛围。这一氛围,恰恰表明了鲁迅对当时中国社会现实的不无悲观的认识,即麻木、愚昧的奴性思想是如何顽固的统治着人心。因此,尽管《药》的结尾部分给夏瑜的坟上添了一个花圈,表明希望的存在,给人的感觉仍然是无力的。和《药》不同的是,《祝福》在延续“批判国民性”这一主题的同时,还带进了知识分子的批判和反思。通过“我”的塑造,去暴露作为启蒙者的知识分子的局限性和软弱性。如果说,此前鲁迅沉痛的现实感主要来自于普通民众,而“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之后却连对知识分子自身的信念也动摇了。由此他对于国民性的改造,乃至国家民族都产生了浓重的幻灭感或者说绝望心理就是可以理解的了。事实上,这一心理在他的散文诗《野草》中还有更为集中的体现。我们想要真正读懂鲁迅,就不能不对此加以重视。然而,许多教师在讲鲁迅作品的时候,却始终没有这方面的内容。这要么是教师本人对鲁迅思想理解不深,要么是没能正确领会新课标的精神。新课标提出要用积极、健康的思想引导学生,这当然是我们要遵循的,关键是怎样去理解“积极”“健康”这两个词的含义。在许多教师的观念中,“绝望”这一心理是消极的,不应该出现的。思想积极、健康的人无论什么时候,对任何事情都应该满怀希望。这种想法其实正是鲁迅在《秋夜》中批判的盲目的乐观主义。我们所要告诉学生的,不是鲁迅这样的伟大思想家从不会绝望,而是他对“绝望”本身并不屈服。正是深刻认识到了“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他才要向“绝望”宣战,而非就此沉沦。这才是鲁迅作为“战士”的真正含义,也是他给予我们的“积极、健康”的强大的精神力量。

这种泛道德化教学模式的存在是带有相当的普遍性的,它在很大程度上窒息了语文教学的生机,理应予以摒弃。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回复本该有的充盈的趣味也及丰富的人文性。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1年35期)2022-01-18 06:05:52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1年34期)2022-01-18 06:04:22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1年36期)2022-01-18 05:49:08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50
如何让高中生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34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东方教育(2017年19期)2017-12-05 15:14:48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唐山文学(2016年2期)2017-01-15 14:03:59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体育师友(2013年6期)2013-03-11 18:52:18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
体育师友(2010年6期)2010-03-20 15:29:09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