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鸿娇
“教学细节”是指发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之中的充满思辨与灵性的课堂场景,是一个个鲜活生命在特定情境中的交流与对话,动态生成是它的重要特点。课堂教学是由一个个“教学细节”组成的,并由细节来实现培养人与完善人的教学目标。正如美国课程理论家多尔所说:“今日主导教育领域的线性的、序列的、易于量化的秩序系统——侧重于清晰的起点和明确的终点——将让位于更为复杂的、多元的、不可预测的系统或网络,像生活本身一样,永远处于转化和过程之中。”因此,成功的教学离不开精彩的细节,在整个教学进程中,随时都可能出现教师始料不及的情况和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具有一双“发现”的慧眼、一颗及时“捕捉”的慧心,关注课堂细节,让课堂充满鲜活与灵动,并由此而渗透教学理念。
一、捕捉“亮点”,闪耀智慧之光
在张扬个性的课堂中,稍纵即逝的生成性教育资源无处不在,关键是教师要用心、细心,及时捕捉瞬间生成的精彩火花,要利用自己的灵活的教学机智及时把握,并给予正确的点拨、引导,从而成为有价值的生成资源。热闹可以制造,亮点则需要捕捉。这种亮点是学生学习的顿悟、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我们应该在倾听中捕捉其意义,在肯定中促进学生智慧的发展。
在讲授《乡土情结》中,我问学生“放逐使人‘有家难回,有国难奔,但众多志士在他乡还心系故国,忧国忧民,你能举出一些具体的例子吗”?学生说出屈原、杜甫、苏轼……但突然一位学生说肖邦。不少学生大声反对,“肖邦不是中国人!”回答的学生也一时语塞。我抓住这一细节,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顺延性提问:第一,“心系故国”是不是只指中国人?第二,肖邦是怎样一个人?于是同学们积极回应,讨论热烈,大家首先在理念上弄清了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祖国,如果遭遇放逐是否会产生“故国”思念,由此而引导学生思考有关人的问题,国家问题,世界胸怀问题等。同时,鼓励提出肖邦的同学讲述了肖邦的故事,他很自豪地说出自己对这位波兰音乐家的喜爱,他说,肖邦后半生侨居法国,作过十余部波兰舞曲,还经常为同胞募捐演出,就是“心系故国”,他晚年生活非常孤寂,痛苦地自称是“远离母亲的波兰孤儿”,临终嘱咐亲人把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可见对故国的深情。同学们肯定了肖邦确实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也补充了关于肖邦的一些知识,比如在战争时期,音乐家舒曼还称肖邦的音乐像“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向全世界宣告:“波兰不会亡”,是人们对肖邦爱国精神的赞扬。这样,既廓清了对“爱国”、“故国”、“人”的比较全面的认识,同时也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领域。而这些内容,都是备课中没有预设的。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课堂上非预设性的突发事件,虽然让教师跳出了备课的设定思路,但是只要教师准确地把握,灵活地应变,巧妙地应对学生的思考与发现,将这样的看似不和谐的意外之音,当作思维火花的升华,便会收到意外的效果。每位教师,讲课时都在盼望亮点、追求个性,众里寻他千百度,其实,蓦然回首,美丽的明眸,就在不经意的阑珊处。
二、捕捉“异点”,呈现真理之美
如上所说,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而又动态的过程,教师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学生的思维发展、情感交流情况,教师不可能完全预见到。所以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会出现一些始料未及的偶发事件;这些课堂上的意外,把握不好的话,会给我们带来遗憾,把握得当,“意外”就会成为课堂里的一道彩虹。尤其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因意见相左而产生分歧时,教师要善于捕捉这些分歧,并且要留出足够的时间给他们思考,利用分歧引导学生展开辩论,促使学生在比较中发现真理。因为这些“意外”事件,大多是演绎课堂精彩的魅力细节。
比如在讲授《孔雀东南飞》时,在已经有预习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此文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也是最优秀最完美的一首诗,像永远散发着芳香的兰芝。那此文之美,你认为美在哪里?”一位学生回答说,全文最突出的美是浪漫主义,如二人死后变成鸳鸯。另一位学生马上反对,理由是文前小序已经证明此文是一篇现实主义的典范。双方各有支持者,一时相持不下,莫衷一是。老师可以不必忙作结论,而是让其辩论,使学生在互相辩驳中发现问题的来龙去脉,最终得出小序与全文是“源”与“流”的关系,现实主义指的是什么,具体手法是什么,在诗歌中是如何表现的以及和诗歌背景的关系;而浪漫主义的概念如何理解,想象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等。通过争论,学生不仅学到了书本知识,对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样的概念有了更多的把握,也学会了全面看问题的方法,重要的是,在对诗歌方法的争论中,对诗歌内容,比如封建时代对人性的压抑、对婚姻爱情的摧残,夫妻之间的生死深情等,都在融合中达到比较深刻的理解,可谓一举多得。
教师要尊重学生这个教学主体,关注学生学习中生成的问题和独特感悟,把个体的感悟置于群体之中。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互相熏陶,启迪思维,明辨是非,从而明确课文的价值取向。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要把标准答案直接抛给学生,也不要跟着学生的感觉走,而要“欲擒故纵”、“迂回包抄”,杀一个漂亮的教学“回马枪”。
三、捕捉“误点”,绽放生命之花
课堂中出现的一些看似错误、片面的观点,往往具有潜在的价值,若能巧加点化,差错就会演变为一次新的学习。著名教育家叶澜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学生是发展中的个人,由于生活经验不足,思维发展不够成熟,在课堂上表现出错误或偏差是很正常的。教师应拥有一种豁达、宽容的心胸,允许学生犯错,原谅学生的过激行为,创造性的运用心理学和教育学规律,对教学中出现的偶发情况进行及时、巧妙、灵活的处理,挖掘其中的错误资源,通过分析、比较,学生自我探索、自我体验等方式,把错误化为一次新的学习。这是对教师把握课堂能力的考验,是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锻炼,也是教师个体教学风格的外化和升华,是较高层次的教学艺术。
在学习《声声慢》时,有一位学生把“怎敌他、晚来风急”读成了“怎敌他、晚来急风”,我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因而因势利导,让学生结合作者身世经历,仔细揣摩“急风”和“风急”的异同。学生兴趣盎然,热烈地叙说着自己的感觉经验,结合语法问题进行讨论,顺理成章地得出了正确结论,并深化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这种方法使得学生思维开展,锻炼智性,加强自信,在将自身经验和书本知识相结合的同时,激活了汉语词汇的丰富魅力。因此,关注教学的动态,关注课堂的误点,使学生“活”起来,让课堂“美”起来,就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
四、捕捉“盲点”,开掘潜在之源
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的涉及面非常广,而学生受各种原因的影响,不可能对所有知识都熟悉,这就产生教学中如何面对“盲点”的问题。
例如:在学习《烛之武退秦师》时,学生在脑海中并不明了秦、晋、郑三国的地理位置,这对其理解烛之武高超的说辞艺术很不利,因此在学习中就会产生一个模糊点:对修辞有些麻木。如何来扫除这个“盲点”呢?我在课堂中先让学生朗读烛之武的说辞,之后鼓励学生按照文章用一条线大略标出三国的地理位置。先叫一女生上黑板,标示为:秦—郑—晋,让学生思考是否正确;再叫一男生上黑板,标示为:秦—晋—郑,该同学说明自己的理由:“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学生有了这个“战略形势图”,就不难理解烛之武围绕“亡郑”的不利、“舍郑”的有利以及“联晋”的不利来说服秦伯了。这样,既在知识之“悬案”中获得了兴趣,有利于对文章的整体理解;也在逐字逐句的推敲中,对古汉语有了进一步的把握。因此,我们要善于抓住这些“盲点”,设计一些简单化的操作细节,让学生模拟、探究这些细节,充分开掘教材中的潜在之源,来有效地解决教学问题。这样,既克服了课文知识的“盲点”,又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还使课堂有声有色,学生参与度提高,自主能动性加强,学生学得投入,效果十分显著。
支撑课堂教学的灵魂是教育理念,透视教学理念的放大镜是教学细节。中国有句名言:“细微之处见精神”。教学细节,虽细致而微小,但只要我们能善于及时有效地捕捉,它就能透射出教育的大智慧,创造成功的课堂教学,演绎完美的课堂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