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在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上面临的困境

2013-04-29 04:16杭蕾蕾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3年7期
关键词:农村教师校本教研

杭蕾蕾

校本教研又称校本教学研究,是指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改进教学为目标,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式,以专业发展引领为催化剂的现代教学研究活动。[1]目前,校本教研以其较低的成本,能发挥广大教师的主体性,能获得切实的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提高教师的各方面素质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学校,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对于整体素质偏低,专业发展状况堪忧的农村教师,以学校为依托,自身为主体,以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的校本研究可以说是一种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但是对于处在边缘性的农村学校而言,有效校本教研的实现还存在许多问题。

一有效校本教研的实现在农村学校面临的问题

(一)农村学校对校本教研的认识存在偏差

虽然校本教研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上具有较大的作用,但是在农村学校,大部分的农村学校缺乏对校本教研的正确认识,尤其是农村学校校长对校本教研的认识与关注程度直接影响整个学校的态度。在许多农村学校,一方面校长不参与学校教学,他们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缺乏深入的认识。认为只需要管理好教师,再由教师来管理教好学生就可以了。而且广大农村学校由于经费紧张,优秀师资的外流使得校长们也处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境地。另一方面由于农村教育的边缘性与落后性,使得校长们把学校的工作重点偏向于注重学校的常规管理和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等方面,认为农村学生在各方面都处于劣势,切实提高学生的成绩才是重点,校本教研则是耗时,耗力,效果又难以显露的。在教师方面,有的教师把校本教研直接等同于课题研究,在此认识上,一线教师更是不敢涉足,觉得那是教育专家,教研員的事,自己不管是理论素养还是其他能力上都缺乏,而且这与自身教学活动不相干,耗费时间与精力,对学生成绩也无所帮助。在有的农村学校,虽然学校各项文件上都提及校本教研,但是真正落到实处的教研是少之又少,有的也只是忙于应付上级的检查。此外有的教师认为校本教研就是学校现成的教研形式与内容。认为校本教研不过是专家在课改过程中,为了强化学校的教研活动,提升学校教研活动的理论认识,针对学校在教研活动中的已有的经验和做法提出的新名词,没有实质性的新意。

(二)农村学校教师的科研意识与科研能力不强

从农村教师自身来讲,他们教育思维定势严重,受应试教育的负面导向严重,缺乏科研意识,没有良好的科研习惯。或许由于其长期处于农村,或多或少的受到“小农思想”的影响,使他们在自身的工作中习惯于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上课,改作业,批试卷。满足于学生的高分。繁重的教学任务与课后极少的教学反思,就使得他们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缺乏必要的关注。此外不合理的评价与考核标准也使得农村教师对自身科研的不加重视。长期以来,农村教师一直处于研究的过程之外,他们机械的执行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简单的照搬各种教学参考资料,盲目的学习各种教学模式,同伴之间也缺乏对教育教学过程中问题的探讨。此外科研能力的缺乏也使得广大农村教师对校本教研望而却步。据中部某省的一项调查显示,有41.6%的农村教师没有意识到教师应针对教学实践问题开展教育科研,18.3%的农村教师虽有自己的教育科研项目,但进展不大,28.3%的农村教师想搞教育科研,但不知如何下手。[2]

(三)农村学校校本教研活动缺乏专业力量的介入

在广大农村学校,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也局限于开设公开课,听课,教师也只是把它当做一项学校布置的任务,听完就了事,有的教师听完课后也只是进行个别的讨论,讨论的问题也只是局限于知识有没有讲授完全,重点有没有突出,难点有没有讲解清楚,缺乏对教学问题的深入研究。这就导致了农村学校的教研活动只停留在就事论事的层面上,没有上升到理论与实践相互依存的操作层面上。农村学校也很少请高校科研机构专家,各方面学者来学校诠释新课程教学。对教师的培训也局限于某一部分老师去教师进修学校进修,培训时间短,形式单一,而且培训内容缺少针对性,培训的效果不理想。久而久之,就会导致校本教研实效性不强,抑制了教师专业化发展。

二推进校本研究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一)提高对校本教研的认识

专家研究结果表明,“校本”包括三方面的含义: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意指为了解决学校所面临的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在学校中”意指学校自身所存在的问题要在自己的学校中由校长、教师共同研究,探讨,分析来解决。“基于学校”意指解决学校实际所存在的问题和促进学校的发展必须要从自身学校的实际出发。[3]由此,我认为校本教研可以理解为,在学校内部,利用各方面资源,以学校内的教师群体为主体,借用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和研究方法,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一种教育研究活动。因此在农村学校,校长要转变学校发展的理念,广大教师应该正确认识校本教研,积极关注学校存在的问题和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立足于自身学校发展的实际,不断研究学校发展和教育教学中出现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二)教师要转变科研观念,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

1教师自身要转变职业态度,更新教师角色形象

教师是一个很神圣的职业,但是农村教师由于生存与生活的困境,而仅仅把教师职业当做一种谋生的工具,缺乏对职业的热情,长久之后,职业倦怠感严重。在教师的角色形象上也还保持着传统的教师观,认为教师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的知识传授者形象。然而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教师职业不再应该是一种谋生的工具而是一种专业,教师也不再是传统知识的拥有者,还应该是会教学,善学习,能科研的新型教师。作为农村教师,应该顺应课改的潮流,积极转变自身的态度与形象,主观上摆脱自己机械重复的工作模式,积极进行与自身教育教学相关的教研活动,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2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近年来,我国农村教师的学历水平大幅度提高,有关资料显示,2006年农村小学和初中专任教师合格率分别达98.9%和96.3%;农村专科学历的小学教师,本科学历的初中教师分别占到53.6%,30%。教师学历的提高,就意味着教师接受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越来越系统化。教师除了要有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外,还要具有实践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积累的各种经验,是具有一定内隐性的知识资本和无形资产。农村学校教师要善于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学活动,善于学习他人的优秀教育教学方面,不断丰富自身的实践性知识。此外,还要学习现代信息技术,利用网络提供的丰富资源,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革新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

(三)学校要加大对校本研究的支持力度,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

鼓励教师参与校本教研,是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有效途径。农村学校,作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最直接的平台,第一,要顺应课改潮流,积极转变自身的发展模式,树立“科研兴校”的发展方针,确立校本教研的相关机制,利用多种形式来推动校本教研的进行,形成科研氛围。第二,改革不合理的评价与考核标准,建立相关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进行校本研究。第三,增加教师的培训机会,丰富培训方式,培训内容的选择要有针对性,要对处于不同层次的教师进行不同层次的培训。最后,要鼓励教师通过多种途径以得到专业知识的支撑和专业力量的引领,可以和同伴交流讨论,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与专家学者对话,以得到更快速,便捷的帮助与指导。

参考文献

[1]刘婕.高中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149.

[2]王金涛.湖北省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现状与培训策略[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6):54-56.

[3]叶宝华.有效教研机制与农村教师专业化成长[J].教育发展研究,2008(5).

猜你喜欢
农村教师校本教研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农村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提高农村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关于西部S省农村教师培训状况的调查报告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农村教师补充机制:问题与对策新探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