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几点思考

2013-04-29 00:53:02王丹妮
新课程·中学 2013年7期
关键词:史料教学史料高中历史

王丹妮

摘 要:在历史课程改革过程中,史料教学的重要性将越来越突出,是实现历史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有利于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三个方面阐述了史料教学的教育价值,并举出具体教学案例体现史料在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史料;史料教学;高中历史

随着课改的逐步深入,历史学科的高考试卷体现出了新情境、新材料的特点,那就是题目的设置依托大量的史料阅读与理解,因为材料解析题能够培养和考查学生深层次的能力,拓展历史的思维,形成一定的史学素养,所以高考试卷对它情有独钟,几乎是没有史料无以成题。如何培养学生运用史料的能力,如何正确运用各种史料进行教学,突破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增强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就谈谈我对于如何运用史料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几点思考。

一、通过史料创设情境,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

教材中的史料作为学生对某一历史课题研究的资料,有时并不能全面反映历史人物、事件。这就既需要教师补充恰当的史料,又可让学生在课后通过查找史料增加了解。通过史料创设的特定情境,可以再现丰富多彩的历史场景,将学生带入当时的历史氛围之中,大大缩短学生和真实的历史之间的距离。学生见的材料多,储存的知识就宽,看问题的视野就不局限于教材了。

如,我在教授人教版必修二《开辟新航路》中“新航路开辟的背景”这一问题时,运用了三段史料并设置了问题:

材料一: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攻占君士坦丁堡,占领巴尔干、小亚细亚以及克里木等地区,从而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不但帝国军队肆意抢劫商旅,而且帝国当局还规定对过往商品课以重税。这实际上等于堵死了这一条重要的商路。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

材料三:基督教与欧亚其他广泛传播的宗教相比,更多地渗透着普救主义。十字军的多次东侵,就是受着传教精神鼓舞的。热心于航海事业的冒险家们动机除了企图夺取香料外,便是发动新一次十字军运动,传播基督福音于全世界。

——吴于廑等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试从这些材料找出新航路开辟有哪些原因?教师提出富于启发性的问题,以促进学生展开更加积极的历史思维活动,激发他们学习和探索历史的兴趣。

史料不止是文字史料,还有不少生动形象的图片、图画等,用好这些史料也是必要的,比如在课堂中设置“图说历史”这一环节,可以将学生带入当时的情境中去,让学生用心去体会和感悟历史。

二、运用史料“以史导论”,培养思维能力,全面认识问题

史料引入高中历史教学,就是希望学生明确历史的结论并不是武断的,也不是强加的,而是以充分的史料为依据的。在教学中,教师有效运用史料,为学生营造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情境,这样便使学生通过多则史料前后联系,相互考证,从而让学生从史料中来认识历史的真实面貌,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使学生形成历史意识。

例如,在讲授人教版必修二《罗斯福新政》时,就可以运用有关史料,就罗斯福新政进行全面的认识和评价。

材料一:罗斯福至多是一个改良主义者,新政不是一种社会主义,只是资本主义的续命剂。……他的新政的主要目的,是恢复及挽救美国传统的私有制度及竞争制度。……他承认现行社会制度中的病点,然而他只是希望把病的部分割去,而没有希望把它全部扑灭后再来建造。新政只要把资本主义已锈了的车轮,磨得光些,使其再能转动,这是资本主义的还魂剂,不是资本主义的致死药。

——马星野:《美国新政成绩之总检讨》,《新中华》4卷17期(1936年9月)

材料二:诚然,新政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政策。但是,不要忘记,12年来美国的工人阶级和黑人从罗斯福总统手中所得到的经济保障和政治权利比从美国历史上任何其他总统手中所得到的都多,这还不够说明罗斯福总统的对内政策是一种高度民主进步的政策吗?

——乔冠华:《民主的巨星坠了》,《新华日报》1945年4月20日

上述材料是当时我国学者对罗斯福新政的不同评价,肯定者中评价的角度也不尽相同。比如,马星野从制度革新的角度,肯定了罗斯福新政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方面的作用;乔冠华则从社会民主的角度,肯定了罗斯福保护社会弱势群体利益的民主行为,这几段史料有助于学生全方位地看待罗斯福新政。

三、应用史料探究历史,形成创新精神

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提供丰富史料并鼓励学生分析史料,在

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利用所得的信息和已储存的知识为基础,鼓

励学生克服传统思维定势的缺陷,综合运用各种思维方式,引导学生设想新方法、新概念,提出新观点,从而使认识或实践取得突破性进展,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爱丁堡大学历史学教授狄金森先生认

为,通常的看法与真实的历史过程并不一致。在对“光荣革命”的认识上,就可以使用这样一段新材料,以颠覆性的视角重新认识光荣革命。

2011年9月《光明日报·1688:一场真正的现代革命?》中这样认为:事实上,虽然詹姆斯二世在荷兰执政威廉率军登陆后逃离了英国,并未与其正面交战,但英国民众主动发起的暴力行动和他们对詹姆斯二世的反叛浪潮在英格兰开始爆发并迅速波及英伦三岛。这种大众的暴力行动过程相当激烈,大规模的武装冲突不可避免而且相当持久。

这段材料以新视角说明了英国的“光荣革命”并不是和平的政治改变。我们通常认为,英国的光荣革命之所以“光荣”,是因为一小撮政治精英以政变的形式改变了英国的政治局势,并没有发生流血事件,但材料却以新视角告诉人们,光荣革命时不仅流了血,而且还发生了大规模的持久性冲突。有利于学生打破传统的思维认知,而敢于以创新的精神探究历史的真相。

以上是我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有关史料教学的三点粗浅的思考。总之,借助史料的搜集、分类、解析、运用等各种形式的史料教学活动,以引导学生转变历史学习方式,密切与社会实践的联系,改革传统的、以“教师、课堂、教科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起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广阔性,使学生初步形成自主研究历史的能力。

参考文献:

龚爱琴.在史料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历史教学问题,

2005(2).

(作者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七十

中学)

猜你喜欢
史料教学史料高中历史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史料二则
郭沫若学刊(2019年3期)2019-10-12 08:10:00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政史地(2017年2期)2017-05-17 06:17:21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课堂的“史料教学”
以史料促教学
考试周刊(2016年90期)2016-12-01 22:01:27
试论新课改下史料教学的作用及运用原则
文教资料(2016年22期)2016-11-28 14:53:45
史料教学,史从何来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浅论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中的作用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22:0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