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刚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如何从提问角度来引导学生学习新知的思维,引发学生对新问题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开拓学生自我思考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积极探究问题的良好思维习惯。
关键词:引导;思维;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7-044-1
如何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已成为众多教师探索的问题。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与引导学生的思维更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手段。
一、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是学生能否积极思维的动力。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在数学问题情境中,新的需要与学生原有的数学水平之间存在着认识冲突,这种冲突能诱发学生数学思维的积极性。如在学习勾股定理时,学生思考:三个正方形的面积有何关系?可以让学生先任意画出如图(1)形式,然后用尺子量出正方形的边长,求出面积,在比较三者关系,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然后再打开教材内容,通过数格子的方式验证结论,这一问题便激起了学生的兴趣,思维活跃起来。教师在创设问题时,衡量问题情境设计的标准有三个:(1)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要直接有利于教学目的,让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知识点;(3)考虑班级学生个体情况,问题要有针对性,从易到难,从简到繁。
二、启发引导,保持思维的连续性
1.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数学学习是通过思考进行的,没有学生的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而思考问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值得研究的是,教师提出问题后,应该给学生多少思考时间。实验表明,思考时间若非常短,学生的回答通常也很简短,但若把思考时间延长一点时间,学生就会更加全面和较为完整的回答问题,这样,合乎要求和正确的回答率就会提高。当然,思考时间的长短是与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密切相关的。目前在课堂学习中,教师提出问题后,不给思考时间,要求学生立刻回答。当学生不能立刻回答时,便不断重复他的问题,或者另外提出一些问题来弥补这个过程。其实,这是干扰学生的思考,没有人回答问题这正说明学生在思考,表面冷静,实际上思维活动却很活跃,这是就要我们教师把好这个时间,不要急于叫学生回答问题,但也不要长时间地停留在某个问题上,从而耽搁整个教学进程。
2.启发要与学生的思维同步
教师提出问题后,一般要让学生先作一番思考,必要时教师可作适当的启发引导。教师的启发要遵循学生思维的规律,因势利导,循序渐进,不要强制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方法和途径去思考问题,喧宾夺主,在某个特定问题中可以让学生说出不同的思维方法,分析各自的优劣。
例如:初中学生在学习“三角形相似的判定”这一内容时,教师可选用如下的例题:
已知:如图,在△ABC中,BE和CF是△ABC的中线,它们相交于G,说明:EGDG=FGCG
有的教师没有认真揣摩学生的思路,径直提出连结EF如图,强行让学生证明△EFG∽△BCG。这样,教师就可能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没有与学生的思维同步,有经验的教师在备课时,认真揣摩学生的心理,估计学生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先将不正确的思路排除,再将学生引入正途。对于这道例题,学生可能会去证明△BGF和△CGE相似,教师要让学生议论,先说明这两个三角形不一定相似,即使相似,也不符合求证的要求,这就为学生释去了疑虑,这时学生不须启发,学生也会利用E,F分别为AC、AB的中点的条件,想到连接EF。
3.要不断向学生提出新的教学问题
问题是教学的心脏,是教学思维的动力,且是思维的方向;数学思维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数学课堂学习中,教师要不断地向学生提出新的数学问题,为更深入的数学思维活动提供动力和方向,使数学思维活动持续不断的向前发展。合适的数学问题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①问题要有方向性。这是指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要使学生的思维趋向于教学目标,直指本节课相关内容,不能偏离本节课内容,也不能过深的挖掘本节课的知识点,我们所对的是整体学生,不是个别或少数群体。
②问题的难度要适中。这是指问题不宜太难和太易,难易之间要有一定的坡度,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问题的难易,同时起到因材施教。但也要根据整体班级情况的不同设计问题的难易。
③问题要有启发性。有的教师往往把启发式误认为提问式,认为问题提得越多越好,其实,问题并不在多少,而在于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是关键性的问题,是否能够触及问题的本质,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如右图:
上课时当场撕开一张三角形纸片,教师问:“一个三角形由几个元素构成?如果只用其中的a或b能否另外剪一个三角形,使它和原三角形全等?纸片a,包括了三角形的几个元素?纸片b包括了三角形的几个元素?”这就是一个极为关键性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它引起了学生的深入思考,并为学生学习用“角边角公理”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