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金仙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乐之者”是学习中的最佳境界,只要学生达到了乐学的境界,就能以学为乐,勤奋好学,苦中求乐.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情绪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灵丹妙药,可以让学生的感知变得敏锐,思维更加灵活,学习的主动性得到发挥,学生就可以达到乐学的境界.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认为,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数学的情感态度应在数学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去培养,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和魅力,这样学生的积极情感就会被激发,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
一、教师要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善于激励、赏识学生
众所周知,在愉快悦境下学习的效果会优于严肃不安的学习氛围.一个教师若时刻板着严肃的面孔,又想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那是天方夜谭.因此,教师应该保持愉快的心情,带着笑容走进教室,用自己愉悦、积极的情绪去感染、带动学生.我认为,至少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爱护学生,融洽师生感情.初中阶段,学生要学习的中考科目多达7科,而作为数学教师,每周的课时一般在10节课左右,与学生交流机会不多,再加上数学科目本身的特点,数学教师很容易在学生中形成古板、严厉的形象.如果学生觉得老师是可爱的,那课堂的效果就另当别论了.因此,数学教师在平时要多找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尤其是那些基础较差、成绩落后的学生,只要他们有进步,哪怕是微小的进步,教师也要及时表扬.有可能的话,教师要经常与学生进行一些集体活动,让教师更有亲和力,这样学生才不会害怕教师,甚至会对这位教师的课有所期待.学生一旦有这种积极情绪,数学就不难教了.
第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积极情绪,提高学习兴趣.在新知识教学之初,创设情境,能有效地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如讲“解三角形”时,可以提问学生:“不过河,能否测出河面的宽?”再如,讲授“直角坐标系”时,要求学生说出自己处在班级第几排第几列,或给学生一张电影票,问学生是如何找到自己的位置的.当学生从这些生活实例中领悟到“两个有序实数可以确定平面内点的位置”时,教师再讲“直角坐标系”便水到渠成了.如在讲“全等三角形”时,用一块不完整的玻璃,复原一块新玻璃等来引入新课,学生一定会兴趣盎然地进入新知的学习.
也可通过小组合作、相互竞争的方式
二、教师要灵活运用、合理开发教材
新课程的数学教学是一个创造性、发展性的活动,也是一个鲜活的、充满个性化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实际教学内容,灵活应用教材,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去激活学生认知的需求和思维热情.
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穿插点幽默
幽默如一脉新鲜的血液,会给课堂带来勃勃生机.可是数学课堂学习的大都是固定的知识和理论,因此数学课堂枯燥乏味,平淡无奇,多数学生不乐意听讲,更不愿意去思考,甚至昏昏欲睡.要打破这局面,靠教师的训斥是不行的.这时,若教师用生动有趣、诙谐幽默的语言讲授知识,可以让学生直接感受到教学过程本身的乐趣,享受到轻松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摆脱苦学的烦恼,进入乐学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