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华红
中职计算机课程内容较多,灵活性和实用性都较强,与其他课程的学习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于中职计算机的学习,如果靠传统的死记硬背的方式去记忆和学习,那肯定是不行的。由于计算机的实用性和实践操作性,在教学过程中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理论与实践一体化也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论就是必要的理论讲解,实践就是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是学生全身心地参与,而不是敷衍。通过实践和摸索,笔者总结了一些计算机教学中应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方法。
一、理论课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
作为教师,相信每一个人都会有这样的备课经历。在备课的时候,特别是对计算机的理论部分,总是想着这节课哪些是重点内容,学生应掌握哪些难点,哪些要重点突破,哪些是非重点。还想着这节课要教会学生什么知识,要让学生掌握哪些技能,让学生提升哪些能力。每次备课都是在想方设法地上好一节课,为学生带去一节高效的计算机课,尽可能地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更多的知识。
可是实际呢?我们的学生都喜欢课堂吗?学生在课堂上都学到了很多知识吗?这却是不一定的,课堂效果并没有我们预想的那么好,学生也并没有那么配合。所以,作为教师,是否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以一个学生的心态来想想,这节课我想学到什么,这节课我希望是什么样的上课方式,我希望教师能用什么方式来跟我交流。只要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就可以更好地迎合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需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上课是师生交流的一种形式,大家都知道,上理论课是需要师生交流的。而实践课呢?其实没有纯粹的实践课,也就是说在上实践课的时候,还是需要教师现场指导,这就是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如果学生只是独自进行实践,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的话,就容易造成学习问题的积累。如果教师可以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与他们交流,对学生进行指导,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营造一个轻松的课堂氛围,不但可以增进实践的效果,还可以强化理论学习。那么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肯定可以被激发,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要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除了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发挥,还有一个很细微的做法也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就是教师在上课的时候适当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时不时看看学生的实践效果,与学生多交流,并及时指导。很多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一直在讲台上,没下来过。在讲台上容易给学生造成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如果教师可以走下讲台,近距离地与学生接触,这样带给学生的感觉肯定是不一样的,学生会觉得教师是亲切和蔼的,这对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有积极作用。
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因为学生的水平差异和知识吸收能力的差异,特别是在中职学校,学生的基础本来就比较薄弱,学习的习惯和态度等方面也比较差,教学的效果可能不如教师所设想的那样好。那么教师就要根据实际水平对教学进行调整,如果学生的接受能力比较差,那么在教学中就要适当降低难度,如果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比较好,那么就应该适当做一些扩充。如果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还有欠缺,那么教师就要针对理论部分作必要的加强。相反,如果是实践能力有所欠缺,就应该多指导学生实践。
总之,教师要密切留意学生的学习状态及其变化,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难度,提高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还要把学生当成自己的朋友,多给学生鼓励和肯定,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四、合理安排课程设置比例
中职计算机的课程设置主要是以应用软件为主,如常用的office办公软件、还有图形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还有网页制作的相关软件等。除此之外,还会学习有关软件开发的基础计算机语言等。这些内容都是实践性比较强的,在教学中既要重视理论教学,也要重视操作和实践教学。过多地给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的感觉。但如果过多地安排实践操作,忽视理论学习,学生的实践操作将会受到影响和阻碍。要取得更好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效果,就必须合理安排课程比例。
我认为理论课时间与实践操作时间比可以安排为1∶1,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适当调整到1∶2。这样既可以保证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又可以让学生有足够的实践和操作时间。这样把理论与实践紧密、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的学习效果就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也增加了很多。
在中职计算机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充实,又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这才是中职计算机专业培养人才的方向。
(责任编辑易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