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整为零”在语文教学中的一处妙用

2013-04-29 00:44:03眭蕴倩
新课程·中学 2013年7期
关键词:背诵文言文

眭蕴倩

摘 要: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常常令人望而生畏,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常常使人倍感头疼。然而当我们能灵活自如地将“化整为零”运用到语文教学中的文言文背诵时,很多难题将迎刃而解。

关键词:化整为零;文言文;背诵

“化整为零”,顾名思义:将一个整体化解为多个零散的个体。在这里,我必须讲一个与化整为零有关的故事。

一个孩子热衷长跑。父母就请来了第一位教练。教练说:“想成为世界冠军,差不多要跑上十万公里。”“十万公里,天文数字哪!地球到月球四分之一的里程。我是人,又不是宇宙飞船!””孩子心灰意冷。又来了一个老教练。老者告诉孩子:“每天跑二十公里的样子,坚持下去,就行了。”“二十公里,小菜一碟,不难!”十年后,那孩子是全国冠军了。老者说:“有十万公里在握,世界冠军也不远了。”“这些年,我几乎跑了八万公里,目标近在咫尺,我有信心!”他用力地挥动了一下拳头……

其实,这是一个将艰巨任务分解,将高远目标分散,然后逐一攻克,最后全部完成的好办法。因为,艰巨的任务,高远的目标,会让人有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本来有可能完成的,却因为预先造成的心理压力导致未完成的结果。大的目标,大的事业,是可以激发人的奋斗热情,但那也会使人尚未行动就心生畏惧,如果把目标分解成一件件容易做的小事情,在前进中回头看看过去,让成功带来信心,不失为一种明智的做法。这其中的差别其实就在于呈现问题的方式。生活中有很多事例,都可以证明“化整为零”的妙处。那个学习长跑的孩子的故事只是其中一个。

“文言文背诵”,这几个字对于学生而言,甚至达到了“谈之色变”的效果。老师逼,学生躲,笔者也曾一度苦恼于学生的文言文背诵。如何让自己不再看到他们那痛苦的表情和乞求宽恕的眼神……

苦思冥想后,我尝试不再像以前那样以命令的口吻说:“某某课文,某某时候,必须背会。”我会说:“今天大家只背第一段前5句。”发现学生脸上竟然有了喜悦的神情。甚至有人说:“才那么点!”第二天上课一检查,全背会了。还出人意料地因为老师的夸赞而对文言文背诵有了点兴趣。这样,每天都要求背一点,只是每天稍微增加一点。当然只是增加一句或两句,这样的“背诵任务”根本构不成对他们的“威胁”,几天下来,不知不觉中已经背会了很多,再多督促一下,整篇文章的攻克当然也不在话下了。

还有一种情况,有的文章太长,或有些段落拗口,很难背诵,那就小组合作背诵,前后两桌,共四人,不规定谁背哪一段,但必须背出一段来,只要四人将全文(或全段)背完即可,现以《赤壁赋》为例,对这种方法进行说明:

第一课时结束,先让大家背第一段,第二课时结束要求背第二段,第三课时结束后,三、四段就专门安排一节课去背,可以四人合背,检查背诵时,只要这一个小组集体的力量可以将这一段攻克即可。这时,学生并不会对背诵《赤壁赋》全篇产生畏惧心理。经实践发现,当分成小组后,每个组里都有“强者”,也都有“弱者”,相互带动下,不但课文的背诵难度降低了,而且同学之间的情谊更加深厚,那些“强者”对“弱者”的帮助和宽容,连我都很感动。当然,不能这样就结束,因为这样的结果是A同学不会背B同学所背的部分,怎么办?很好办,让他们互换角色,轮换几次,不知不觉间都会了。对于整篇文章的处理也是一样的办法,只不过是一个人承担一段或两段,小组集体完成后再内部互换角色,于是,整篇文章背诵的问题也解决了。

一篇篇课文被拿下,短期内记忆尚存,时间稍一长,就会忘却。这又是一个问题,必须帮助学生用科学的记忆法克服遗忘。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1850-1909)研究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为众人所知。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不是固定的一天丢掉几个,转天又丢几个的,而是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甚至到最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即“先快后慢”的原则。有了这样的科学依据,我们就有办法克服文章背会之后的遗忘。简单的、机械的重复可以加强记忆,但没有新鲜感,学生易于产生审美疲劳,因此,我用“抽签背诵法”来帮助他们巩固记忆,其实质还是科学地抵制遗忘,只不过形式新颖,因为这种游戏的成分更刺激了学生的参与欲望,其实都已经背会了,只是这个抽签的过程使得学生集体参与到一种甚至有点刺激的活动中去,激发了他们背诵的欲望。抽查背诵已不再是从前的紧张场面,甚至很热闹、很开心。

每天课前5分钟提供的签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随课程进度灵活机动地变化,但要把握难易搭配的原则,让学生不感到痛苦和艰难,而且要把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渗透其中,如此,记忆也被巩固下来。无意中,签的内容发生着变化,而如果把所有的签放在一起,就是整本书的背诵篇目,又一个“化整为零”。

本来艰难的一件事,囫囵吞枣,吞得会很艰难,弄不好还会卡住,不如切碎了一点一点咀嚼,一点一点消化。找点策略,讲点方法,难题也将不再是难题。这就是“化整为零”在文言文背诵中的妙用。当学生可以潇洒地合上书,从《兰亭集序》背到《氓》,从《赤壁赋》背到《涉江采芙蓉》,从《短歌行》背到《归园田居》(其一),再到《梦游天姥吟留别》《陈情表》……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惊喜和自豪。原来就这么不知不觉,如此熟练地背会了这么多篇课文,我也很惊讶:“化整为零”竟如此妙不可言!

(作者单位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背诵文言文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如何在小学语文中提高学生的背诵能力
未来英才(2016年1期)2016-12-26 21:04:01
朗读与背诵——学习语文不可或缺的方式
朗读与背诵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浅谈背诵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偏远地区高三英语学习方法探究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00:39:35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学周刊(2016年26期)2016-09-08 09:02:54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
语文知识(2015年11期)2015-02-28 22: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