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英雄“多面体”

2013-04-29 15:58于洲江
黑龙江教育·中学 2013年7期
关键词:刺秦王刺秦历史背景

于洲江

《荆轲刺秦王》(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是一篇经典课文,其“主线”是把握荆轲的人物形象,把人物解读透彻,课文所包含的历史价值、思想价值以及实用价值才能传达出来,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既有“知识收获”,又有“情感经历”,还有助于其“价值观”的形成。如何立体且丰满地解读荆轲的人物形象呢?

一、把荆轲放在历史背景中还原

人物形象是“历史”真实的具体反映,只有把人物放在“历史体制”内,才能找到人物言行的“合理性”。荆轲作为历史人物,其言语行动、思想意志一定会被打上鲜明的历史烙印,要还原这个人物的历史“真面貌”,首先要借助历史背景来感受人物形象。

这篇古文,首先,包含着众多的历史背景信息,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文本身所包含的信息构建荆轲身后的历史背景,依从课文内容构建起“历史之乱”的背景,所谓“乱世出英雄”,只要牵出“乱世”背景,便能事半功倍地衬托出荆轲愤而无畏的英雄形象。其次,课文是一篇“细节生动”的文章,其中充满了语言细节和动作细节。教师可借助这些细节,解读荆轲内心的“义”。这里的“义”是历史古典意义上的“义气”,是知恩图报的“侠义”。荆轲受惠于太子丹,在当时的历史背景里,能够“杀身成仁回报恩主”是一种必然选择。最后课文有着“曲折情节”,借助“曲折”可解读人物的“勇”。荆轲的刺杀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曲折,富有“悲剧”色彩。曲折的情节,失败的结果,最能体现人物“壮志未酬身先死”的悲勇风范。

二、用现代文明法则审视荆轲

历史是一种进程,有它的进化规律,所以“历史的车轮无法阻挡”就成为后人对历史人物举动的一种“感叹”。站在当今,以现代文明法则审视荆轲,它实际上会以另一种形象示人。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历史规律。秦扫灭诸国,建立统一帝国正是“分久必合”的天下大势。站在现实的角度,荆轲当顺势而为,为“必合”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才对,而不应该图报“私恩”逆潮而动。事实上,荆轲受困于“私恩”而变得“愚钝”,不知顺势,言行“逆天”,所以最终才有了刺秦王而不敌的落败之举。从这个现实来看,荆轲“愤刺”秦王是一个失去理性的“愚愤”之举,其失败是历史的必然。

再看荆轲“劝死”樊於期之事,以现代文明拷问之,也算不上是件光彩的事。按当下的“普世价值观”,荆轲“劝死”别人的作为,是大失“仁爱大义”之分,多有“小人之策”的不规之举。借用一个人的生命,去完成一件“私事”,其心可贴“险恶不测”的标签。以“现代文明”规则看荆轲“劝死”樊於期的行为,他的形象不但没了“仁义”光彩,还多了些坑人害命的“鄙陋”。

荆轲将要“刺死”秦王时却“刺而不得”,其原因居然是荆轲想先“劫持秦王得盟约”,这与行动之前的“刺杀秦王立决”的目标大相径庭。关键时刻改变主意,毁掉代价巨大的行动方案,足可见荆轲勇而乏谋,做事不讲后果,不善细节,害了别人的性命,还搭上自己——按照现代文明规则来看,这就是在行动过程中没有“执行力”的行为。

三、以个性化视角解读荆轲

有“正反”两个方面的解读,荆轲的形象还不足以立体丰满起来,所以,不妨以更加开拓的思维角度,以个性化的视角解读荆轲,从更加人性化的角度丰富荆轲形象。

人们都愿意把“荆轲刺秦王”的历史旧案拿来议论。可是不同的人对“刺秦”却有着不同的理解。有的人把荆轲作为侠士来渲染,如电影《荆轲刺秦王》;有的人却把荆轲当成了一个醒悟者来刻画,比如《英雄》中的“荆轲”,最终意识到刺秦是“全小家而乱大家”的不义之举,最终放弃了刺秦,成就了“大义”。

还有教师认为:暴力总愿意包裹在情感下,伪装成一种“美”,所以暴力往往会以“美”的样式出现。荆轲刺秦王就是典型的用情感伪装起来的“暴力美”,不要为荆轲的“刺杀行为”叫好,因为这根本不是“美”,而是血腥。

总之,荆轲不仅是历史的荆轲,也不全是现代文明能够完全湮灭的荆轲,他是每个人心中的荆轲——自古英雄有“多面”,唯有多面解读荆轲,《荆轲刺秦王》才会具有更大的魅力。

猜你喜欢
刺秦王刺秦历史背景
从《刺秦王》到《满江红》:国产刺客电影叙事倾向百年嬗变
荆轲“刺秦”的动机探究
荆轲刺秦
张圆满:《祭侄文稿》——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精神文化产物
忠于原文是解读文本的前提
浅析拉萨关帝庙修建的历史背景
荆轲刺秦王
噶尔丹的圣树:今日祭奠崇拜的历史背景(英文)
中外历史中的“刺杀”故事
这个刺客不太“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