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威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总少不了这样一种类型的课文,那就是全篇文字都是围绕一句话来写的,即整篇课文有一句比较明显的中心句。《徐悲鸿励志学画》(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中就有这样一个句段——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如果说课题浓缩了课文的内容,那么这句话又点明了中心,并对课题进行生动说明。抓住这样的中心句段进行教学,就能减少课堂上的枝枝蔓蔓,凸显文本的重点内容,在教学中起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作用。围绕这一中心句段,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三个板块的教学:
板块一:整体感知,读懂“嫉妒”
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领学生思考:课文围绕徐悲鸿励志学画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梳理与概括,即:为什么“励志学画”、怎么“励志学画”和“励志学画”的结果。理解课文正是通过“从此”这一中心句段将前后内容连接起来的。在这个板块中,抓住人物语言、神态等来感受外国学生因“嫉妒”而侮辱徐悲鸿是教学的重点。
出示:“徐先生,我知道达仰很看重你,但你别以为进了达仰的门就能当画家。你们中国人就是到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才!”
师:听了这话,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从“你们中国人”这里感受到这位外国学生不仅看不起徐悲鸿一个人,还看不起所有的中国人。真是太无知了!
生:这位外国学生说了一句“去天堂深造”,一般“去天堂”是指一个人已经去世,而且是很不尊重的。这里我能感受到外国学生对徐悲鸿人格的侮辱。真让人愤怒!
师:除了听出了这位外国学生的无知、偏见,你还听出了什么?谁能联系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谈一谈?
生:我还听出这位外国学生对徐悲鸿满心的嫉妒。他看达仰老师很欣赏徐悲鸿,就故意来侮辱徐悲鸿,嘲笑中国人,其实都是他的嫉妒心在作怪。
师:看来嫉妒容易产生偏见。那么,仅仅是这位外国学生说的话让人听了不舒服吗?你还注意到了什么?
生:不是。这位外国学生说话的语气、神态也让人不舒服,他不是心平气和地说的,而是“冲着”徐悲鸿说的。
学生读到这里,老师还可以告诉孩子,当时的中国四分五裂,贫穷落后,在世界上毫无地位可言,中国人在国外被歧视、被侮辱司空见惯。再结合课文内容读懂徐悲鸿面对这样的侮辱,没有用语言争辩,而是选择了用行动证明。
板块二:从哪里看出像“骏马”
“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具体地说徐悲鸿又是怎么做的?课文中详写了两件事,一是他每逢节假日就去博物馆去临摹作品;二是他省吃俭用,以购买绘画用品。这部分的教学可以抓住课文关键词,体会徐悲鸿孜孜不倦、勤学苦练的品质,从而理解课文为什么把他比作“骏马”。两件事都表现了人物“骏马”的特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层次进行理解。
品读第一件事,应该启发学生思考:去临摹的人很多,和他们相比,徐悲鸿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关注“每逢”“常常”“一整天”“潜心临摹”等关键词语,进行深入品读,感受人物的品质。这时老师可以问:如果把徐悲鸿比作一匹马,这是一匹什么样的马呢?学生很自然地会用上课文的词语来回答。老师再让学生联系这件事说说为什么这么比喻,从而内化课文语言。
品读第二件事重在理解徐悲鸿“生活清苦”与“励志学画”的关系。这一点学生容易明白,课文中写得也比较清楚——为的是省下钱来购买绘画用品。这时老师可以补充一下资料:当年24岁的徐悲鸿考取的是公派留学,由当时的北洋政府提供学习和生活费用。他没有钱买绘画用品吗?联系上下文的内容让学生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原来是他夜以继日地作画,以至于绘画用品远远不够了。这样就能进一步地体会到“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板块三:为什么只能比作“骏马”
当然,如果只是把这样一个关键句段解读到这一层面还是不够的。单看人物坚持不懈、孜孜不倦的品质,其实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比喻,比如可以比作勤勤恳恳、永不服输的老牛,也可以比作展翅翱翔、搏击升空的雄鹰,即使不比作动物,还可以比作小草、梅花、水滴等等。那么,课文为什么一定要把徐悲鸿比作“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呢?比作别的行不行呢?答案是不行的。如果课文写的是另一个人,只要用得恰当,换一个不同的比喻并没有什么关系,但对于徐悲鸿来说,用“骏马”比,应是最恰当的。众所周知,作为“中国近代绘画之父”,尽管徐悲鸿的作品题材广泛,融汇中西,但他笔下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马”的形象早已家喻户晓。在他看来,骏马不仅是自己绘画风格的象征,更是一种精神的追求,是对自由和激情的赞美和讴歌。因此,马早已成为他的象征,是属于徐悲鸿的一个特殊符号。所以在文中用“骏马”来比喻徐悲鸿不仅是表达内容的需要,更是人物特质的真实体现。
通过前面对于课文内容的品读,学生已经知道徐悲鸿与奔驰的骏马之间有着相似之处,但为什么一定要把人物比作骏马却并不一定清楚。因此,可以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进行研读。教学中不妨先引导孩子进行一次说话或写话的训练:还可以把徐悲鸿比作什么呢?为了降低难度,可以给出适当的提示,以填空的形式进行训练。在此基础上,引导孩子联系自己对徐悲鸿的了解进行对比思考,建立人物与“骏马”之间特有的联系。
师:读一读这三句话,你觉得哪句更好?
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他像一头辛勤劳作的老牛,日夜耕耘,从未停歇。
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他像一滴目标专一的水滴,锲而不舍,滴穿石块。
生1:第一句好,因为骏马的速度要比老牛快,这个更符合徐悲鸿当时的心情。
师:有一定的道理。谁能联系你对徐悲鸿的了解来谈一谈。
生2:我也觉得第一句好。因为我们知道徐悲鸿画的马是很有名的。
师:有名到什么程度?
生1:人们一谈到徐悲鸿就会想到他画的骏马,一谈到马也会想到徐悲鸿。
生2:是的。我参加了国画兴趣班,国画颜料盒上也有一幅奔马图,就是徐悲鸿画的。
师:是的,骏马已经成为徐悲鸿的一个代表、一种象征,他自己就很喜欢马,他把自己也比作马。那么,你知道哪些与骏马有关的成语呢?
生1:马到成功,一马当先。
生2:千军万马,老马识途。
生3:万马奔腾,马不停蹄。
师:你们看这里不少词语用在徐悲鸿身上也是很恰当的呀!就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徐悲鸿笔下的骏马吧!
欣赏《奔马图》《三骏图》《八骏图》等徐悲鸿经典作品。
师:现在你觉得人们为什么这么喜欢他画的马吗?
生1:他画得特别好,栩栩如生。
生2:他不仅是在画马,也是在画自己。
生3:他已经和马融为一体了,他就是马,马就是他。
师:看来我们在写人物的时候,一定要抓住人物的特点、特征,这样写出的内容更准确、更贴切。再来读这句话,就有了自己新的理解。
(生齐读)
通过比喻用法的斟酌,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徐悲鸿与马的独特关联,从而理解为什么作者一定要作此比喻——不仅仅是要抓住两者的相近之处,把比喻写得更合理,而是为了更加突出人物独有的特点,这才是文本表达上真正的精妙之处。这样,引领孩子从理解句子,到品悟表达,再到走进人物的心里,与大师产生精神共鸣,从而实现“言意兼得”。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