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 观察 表达

2013-04-29 00:44徐如松
新教师 2013年7期
关键词:叶老细丝爬山虎

徐如松

叶圣陶先生《爬山虎的脚》一文,是不同版本小语教材竞相选用的“常春藤”。编者大都将它归类为说明文,人教版将它安排在四年级上册第二组课文中,“讲的就是观察和发现方面的趣事”,要求学生“在了解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认真体会作者是怎样观察的,并学习他们的观察方法。还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连续观察,把观察中的发现记下来”(见“单元导语”)。

其实,叶老在写作此文时,目的并不在于向读者介绍爬山虎这种植物。这篇课文原题《爬山虎》,写于1958年。当时正值我国“大跃进”期间,不切实际的“浮夸风”造成了国民经济的比例严重失调。叶老写作《爬山虎》一文,旨在赞扬爬山虎脚踏实地、不屈不挠、积极向上的精神,既抒发作者对“脚踏实地”精神的向往,也表明自己的人格精神,在当时社会恰似一贴“清醒剂”。因此,联系写作背景,笔者认为《爬山虎的脚》首先是一篇借景物抒情的散文,其次才是常识性课文。

话虽然这么说,事实上,《爬山虎的脚》一文却早已成了小语教材“观察类常识性课文”的经典之作。之所以“歪打正着”,盖因其字里行间隐藏着诸多的“文本秘妙”。

一、热爱生活的情感态度

课文开头写道:学校操场北边墙上满是爬山虎。我家也有爬山虎,从小院的西墙爬上去,在房顶上占了一大片地方。这是课文第一自然段。短短两句,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在告诉大家:叶老对爬山虎非常熟悉,每天与爬山虎为伴,到学校工作也好,下班回家也罢,每次面对爬山虎,都要禁不住慢下脚步,驻足观赏,堪比老舍先生的“养花”和“养猫”。这就等于告诉大家:写作的材料从何而来?其实就在自己的身边。“美是到处都有的,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要写好身边的人和事、景和物,就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观察它们,熟悉它们,亲近它们。

这个开头也可以用同册教材“成长的快乐”主题单元中《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文来印证。文章记叙了1963年作者肖复兴初三时作文获奖后得到了叶老的仔细修改,并于暑假应邀到叶老家里面晤的事情。课文写道:那天下午,天气很好。我来到叶老先生住的四合院。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阳光都变成了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在这里,作家肖复兴的描写和叶老的叙述不谋而合,眼光都不约而同地聚焦到了小院西墙上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上。两位名家之所以“英雄所见略同”,是因为他们都具有热爱生活的情感态度。这就启示我们:引导学生观察事物,必须融入积极、主动的生活态度,“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将自己的真实情感融入字里行间。

二、细致入微的观察方法

对作家来说,一旦关注了某事某物,就会利用一切机会进行长时间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思考,并倾注自己的喜怒哀乐。如有必要,作家还会主动介入,与之展开互动。有一句俗语叫做“怎么观察,就怎么表达”,叶老对爬山虎的观察与表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爬山虎脚的形状和特点是“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生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一样,也是嫩红的”。这里,作者对爬山虎从生长的位置到形状、颜色,都进行了全方位的细致入微的描摹,读者仿佛在观赏一幅由具有精湛技艺的画师描绘的工笔画。拿叶老《荷花》中的话说,就是——“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接着是作者观察并表达爬山虎如何用这样的脚一步一步向上爬: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了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作者仔细观察之后,同样作了细致的展现与表达。如果说介绍爬山虎的脚是一幅静态工笔画的话,那么爬山虎怎么爬就是一部动态“微电影”。“触、变、巴、拉、紧贴”等一连串表示动作的词语,体现了作者准确、简洁、传神的语用功力。这些动词,在现实生活中都是唾手可得、寻常可见的,但用在这里,却达到了大技无痕的境界。所以说,大师的语用都追求“合适才是最好”原则,他们力摈华丽的辞藻、生僻的用词和深奥的句子,积极走向寻常的生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感悟这些语言之妙,并引导他们学以致用,就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三、有条不紊的表达特点

人教版小语教材选有叶老的诗歌、散文8篇之多,如《荷花》《记金华的双龙洞》等。这些课文篇幅简短、结构严谨、语言准确,富有童趣,都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典范之作。文艺鉴赏学上有句话叫“风格即人”,叶老的《爬山虎的脚》充分体现了他一贯的行文风格和特色。在句子上,叶老善于将自己的感受融入描写的景物之中。比如第二自然段先描写静态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接着描写动态的叶子: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这两处对爬山虎叶子的描写,一静一动,相得益彰,属于常见的对比式写作手法。而另一个特点是,叶老善于在描写时及时融入自己的感受,寓情于景:静态描写“看到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时,“看着非常舒服”;动态描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时,又是“好看得很”,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写作此文的目的,并不在于仅仅“观察”爬山虎而已。

在段落上,叶老也善于将自己的判断作画龙点睛式的交代。比如课文第三自然段: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这样“画龙点睛”的表达特点,同样体现在四年级下册的《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中: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两个自然段在行文结构上确实有惊人的相似——“这就是爬山虎的脚”“这是外洞”。叶老喜欢在详细介绍、描摹景物之后,用“这就是——”作个概括。这样写,既自然而然地交代了作者的行文结构,也巧妙地融入了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判断,更能体现叶老乐为少年儿童作导游,充盈着浓厚的娓娓道来式的亲切感。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个读写结合或者仿写的练习,学习、迁移叶老的表达“秘妙”。

(作者单位: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高照小学)

猜你喜欢
叶老细丝爬山虎
陈水琴:细丝巧绘出锦绣
柔性对涡街中细丝运动状态的影响
爬山虎
想当粉刷匠的爬山虎
弃单间和学生一起办公
爬山虎
叶圣陶:精神的健康
南大百岁爬山虎令人神往
叶圣陶为什么会长寿
藕断丝连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