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兆涵
[摘 要]信息技术作为中学的一门必修课程,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为其终身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聊天,个别还猎奇于暴力、黄色网站,因而发生逃学、打架等事件,引起了家长和老师的无穷忧虑。为此我认为信息技术课不能满足于教会学生使用电脑,完成教学,更应该高度重视网络伦理教育,德育渗透,让学生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为学习服务。
[关键词]信息技术;渗透德育;网络伦理;良好的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7 — 0142 — 02
现代社会离不开计算机,这就突出了学校开设信息技术课的必要性。从中学生自身的特点来看,由于意识超前,他们更容易接受新生事物,所以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比较喜欢信息技术。但是由于中学生尚未建立完善的价值观、人生观,其认知受外界影响很大,没有很好的自控能力。某地区对中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此次调查是在随机抽取的1933名中学生中进行的。其中,高中生918名,初中生1015名,男生1094名,女生839名,超过50%的学生选择计算机的使用功能是游戏(62%)和聊天(54.4%)。游戏和聊天成了中学生使用计算机的最主要的目的。而学生长时间地使用计算机会使他们的视力衰退、身心疲倦,如果深陷其中会引起思维迟钝、焦虑、恐惧甚至放弃学习的结果。学生因沉迷于电脑而逃学、违法也绝不是个例。计算机非但没有成为学生辅助学习的工具和助手,反而成了老师、家长的一块心病。计算机对学生学习有利还是有弊,取决于他们如何利用计算机,取决于他们的计算机使用道德素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技能的时候要注意培养学生负责、健康、安全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提出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和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在这个纲要中强调了伦理问题,提出了“正确认识和理解信息技术;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的要求。加强网络伦理教育成为信息技术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如何加强网络伦理教育呢?
一、机房的自主管理模式
机房的管理一直是令信息技术老师最头痛的,其中最突出的是卫生问题。每次上机结束之后,总能在电脑桌的抽屉里,电脑键盘底下找到一些零食的包装纸和果壳。这反映了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较差,如何加强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守社会公德的教育是信息技术课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笔者认为不能简单地制定几条规定,让学生去遵守,而是要让学生通过讨论,把网络道德内化为伦理,外显为行为规范,形成机房自主管理模式。我们主要从四方面来着手:(1)学生讨论(2)分组管理(3)督促检查(4)违规处理。在制定机房规则的时候,组织学生讨论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应该怎么办?并且通过学校的BBS,向全校的学
生征求意见,让学生自己从有代表性的10~15条意见中整理成机房的管理制度。由于是学生自己制定的管理制度,学生也能更好的遵守它。在监督方面,为方便合作学习和机房管理,我校的机房是采用的八台电脑为一组的排列方式。每八个学生分为一组,选出一个小组长。在每次上机结束时,由小组长检查、考核、登记,最后由任课老师抽查一下。如果发现有违规的学生,在教育这学生的同时让他做一回“环保宣传员”。当然不是要体罚学生去打扫卫生,而是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写一篇关于“环境教育”的文章或编写一张电子小报,去丰富学校的网站。通过老师的不断的教导和同学的督促使学生慢慢地养成负责任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自觉遵守机房的规章制度。
二、用QQ实施心灵沟通
不久前,曾听到一位教师这样对一位家长说:“现在已经进入初中了,以后不要让他碰电脑上网了。”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听到这样的话,我感到很心痛。网络对人影响的两面性让家长和老师惶恐不安。网络上信息内容复杂,既有科学、进步、健康、有益的大量信息,但是伪科学、不健康、有害的信息也充斥其中。处于成长期的中学生好奇心、求知欲、接受能力强,但缺乏明辨是非、理性思维的能力。学校和家长对学生上网的担忧主要在这几个方面:①怕学生在网上交友不慎,比如说网恋。②怕网上一些不良的信息毒害学生,比如说浏览暴力和黄色的网站。③怕学生不能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比如说学生对黑客盲目崇拜。在学校里学生接触网络的主要时间是在信息技术课上,除了电脑的防火墙能抵制一些不良的信息之外,主要还是要靠教师的引导来培养学生的网络道德观,防止学生在网络环境中迷失方向,在网络交友方面,比如说QQ,有不少教师和家长对青少年上网聊天采取一味禁止的态度,是不可取的。作为引导者,教师若能学会使用QQ,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思想、学习、生活等全方位的指导,必能取得用常规方式难以达到的效果。教师可以向学生公布自己的QQ号码,教师、学生之间就可以通过网络互通信息,进行心灵的沟通。这种交流健康且不失自由,总比在网上随便寻找网友,不着边际地闲聊、互相谩骂要好得多。QQ聊天时用的都是昵称,它的隐蔽性让学生们对老师敢说真话和心里话。在辨别网络信息方面,教师尽可能多的给学生介绍一些有益于他们成长的网站,也可以同他们一起浏览网页,比如说“中少网”、“中学生之友”等等。这样即让学生了解了很多适合他们的网站,也增进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在课堂上除了介绍一些好的网站给学生之外,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分析一些网络中的存在的不良因素,现实社会与网络虚拟世界的不同之处。通过这样的分析能够让学生更好的认识和辨别网络世界。在规范学生网络行为方面,要强化法制教育和网络责任感教育,使学生懂得,虚拟社会也需要有一套道德规范,公民必须以合法的言行介入网络,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受到制裁。通过一些事例来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使他们在充分地发挥网络优势辅助学习的同时,学法、知法、守法,增强法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任务驱动培养爱国情怀
在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比如,我们高一必修课中讲授计算
机的组成这一章节的时候,让学生仔细观察电脑,了解主机内部的部件都是谁制造的?当学生知道我们使用的CPU都是 Intel制造的,操作系统是微软的windows的天下。电脑中的硬件和软件由于大都采用的是国外的产品使我国的国防、国家安全等很多方面都会存在隐患。在认识到这些差距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鼓励学生学习好信息技术,将来为国争光。当然在认识到这些差距的同时,也要看到我们国家科技发展的一面。比如说我们的巨型机“曙光”已经挤身世界前列,我们拥有了自己的CPU“龙芯”,我们的民族软件产业也有了长足的进步,WPS的功能已经相当接近于微软的OFFICE系列,更加适合于中国人的使用习惯等等。通过各种任务即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掌握了课堂所要学习的知识点,又在无形之中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又比如我组织一次网上家乡游活动,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自选旅游景点。各组的成员明确分工分别负责制定网上旅游的路线,收集景点资料,反馈旅行的信息等等。最后通过各组的网上家乡游课件展示和评比,激发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
四、道德论坛培养社会责任感
第一次让学生交上机作业的时候,我在教师机上建了一个完全共享的文件夹,方便学生上交。在上交的过程中我发现里面的一些文件的名字变成了不雅的内容(比如说学生的绰号等等),还有些学生已经交了作业但却找不到了。向学生了解后才知道是班上几个调皮的学生把别人的作业改了名,还删除了几个作业。对此,我没有简单地批评和训斥,而是在网站上组织了一个“尊重他人”的道德论坛,不露声色地让那几个调皮的学生做版主,组织并参与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认识到这样做,对其他同学造成的心灵伤害,这是不道德行为。其中有一个学生的发言引起了广泛的兴趣。他在论坛上写到,“这种篡改人家作业的情况,也应该视为剽窃他人成果。根据我国法律‘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已经触犯了法律”。这个学生的发言,一下子让学生争论了起来。很多学生都到网上去查找相应的资料来论证或反驳是否属于剽窃他人成果。最后有一个学生的留言得到了绝大多数同学的认同,他说“剽窃是未经原作者的许可把别人的作品据为已有的侵权行为。但是我们所做的课堂作业根本称不上作品,而且没有抄袭所以也算不上是剽窃他人作品。但是他们在未征得本人同意而随意篡改或删除同学的劳动成果,应该受到道义上的谴责。”通过讨论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什么是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而且学到了很多课本外的知识,促进了学生的自我教育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几个做错事的学生也在论坛上主动地道了歉,做出了自己的反思,使他们在心灵上得到了净化,改善了同学间的关系。
加强网络伦理教育的实践,使我受益匪浅。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的深切体会是:①要更新观念,不能满足于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达成。教师要重视学生的网络道德,重视学生负责、健康、安全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②让学生自主体验,在情感教育中变枯燥的说教为活动中的自悟和自律。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在学生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实现的,不是外界强加于学生的,活动是实现发展的必由之路。学生主体活动是学生认知、情感、行为
发展的基础。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自制能力;③用好评价激励制度。我们在评价一个学生的时候,不能单纯的看这个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怎么样,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品德的考核。把道德意识和行为表现列入考核内容,进入学科成绩。它包括学生上课的学习态度,是否注意保护视力,是否爱护公物(包括保持机房清洁和正确的使用计算机),是否做到不浏览不健康的网站,是否能在文化课学习中使用信息技术,是否乐于帮助别人和倾听其他同学的建议等等。把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作为信息技术课一个评价的重要内容,能更好的使德育和信息技术课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负责、健康、安全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总之, 作为一个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师,除了要讲授知识和技术之外,还要重视网络伦理教育,将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落实在方方面面,使学生能够真的在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负责、健康、安全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提高警惕风险的能力,为学生提高信息技术能力,增强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自制能力,使计算机能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的客观环境决定了接触范围,相信通过正确的引导和广阔的启迪,学生定能将信息技术的知识和好的科学技术习惯延续下去,为今后的人生和自主选择时指名正确的方向。课堂教育是学习的一部分,也是影响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将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完成好,为教材和学习服务,成为我们信息技术课堂教育的丰硕成果,为学生的能力提高和价值储备添砖加瓦。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