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表达设定目标

2013-04-29 11:08陈晓云
广西教育·A版 2013年7期
关键词:教学案例评析

陈晓云

【关键词】《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教学案例 评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7A-0055-02

当下,阅读教学高耗低效,原因颇多,有一点就是教学目标设定出了问题。众所周知,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支配着教学全过程,并规定教与学的方向。以往“理解”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教学目标指向于基于“知识”和“认知”层面,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把握中心主旨。其实,教师还应在此基础上探索知识的应用。下面以《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学为例说明。

一、理解爱

【案例呈现】

(一)默读第二自然段,用心去敲打每一个字词,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爱?圈划出这些词句。

(二)小组交流“抚摸”“悄悄塞”“念叨”“一直看”等词语。

品析“抚摸”。联系生活经验品味“抚摸”,读出词语背后隐含的情感。

品析“一直看”。

1你在家吃饭时,一般谁会笑眯眯看着你?你感受到什么?是呀,真挚而深厚的感情往往隐藏在简单的动作中,“一直看”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彭德怀对大黑骡子亲人般的感情。

2彭德怀杀骡子的决心是一时兴起而为吗?(不是,从当时部队所处的境遇以及“盯”字感受到)彭德怀舍得杀骡子吗?所以“一直看”的背后是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念念不舍。

(三)读这段,读出彭德怀对大黑骡子那份真挚的感情。

【评析】此环节学生先自读探究,然后教师抓住“抚摸”“一直看”等关键词引导学生感受彭德怀对大黑骡子深厚的感情,最后通过读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这份真挚之情。显然教师是把理解内容、体会情感作为教学目标的,在这样的目标设定下,课堂教学是对内容的深挖,学生得到的是“意义”和“情感”。

【反思】阅读教学仅仅是“理解”吗?阅读教学也只是在学生获得“意义”和“情感”时止步吗?显然不是。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文教育的一个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认识语言现象,掌握语言规律,学会正确熟练地运用语言这个工具。语文课程标准就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对《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老师基本上都是从“彭德怀爱他的大黑骡子,为什么却将它杀掉?”这个问题入手,通过学习得出“彭德怀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的主题,并运用各种阅读方法,感受彭德怀的大爱精神。显然,这样的教学其实是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感情作为目标指向的。新课程标准凸显了“运用”,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要以“基于表达”而设定教学目标。这样显然要关注文本的言语形式,即作者是“怎么说”的,为什么“这样说”。据此,对《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我们应该在引导学生体会、感悟“爱的伟大”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份真挚的“爱”的,从而让学生习得语言表达的智慧,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那作者是如何表现彭德怀对大黑骡子以及战士的爱的呢?这个自然段作者除了抓住彭德怀的语言、动作来表达他对大黑骡子的爱,还有三点。一是境遇的特定,长征途中最艰苦的历程;二是特殊的情况,部队断粮;三是特别的任务,殿后。这些因素决定了对这支队伍来说,粮食就意味着生命,意味着生存下去的希望,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彭德怀还“悄悄”地把自己仅有的一点干粮分给大黑骡子。虽是小事,但却彰显出彭德怀对大黑骡子那份厚重而深沉的感情。从全篇来看,作者写这件事的目的其实是为“杀骡子”作铺垫,进而衬托出彭德怀对战士的爱。另外,对高年段学生来说,学习重点已经由对段的学习过渡到对篇章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谋篇布局的方法是教学重点。

二、表达爱

【案例呈现】

(一)自由读第二自然段,你感受到什么?

(二)虽然只有短短五句话,但让我们感受到彭德怀对大黑骡子厚重的爱。那作者是如何把这份情感表达出来的呢?默读第二自然段,圈划出支持你观点的词句。

(三)交流:抓住人物的动作与语言。相机引导学生品析“抚摸”“念叨”“悄悄地塞”“一直看”这些词,体会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真切的感情。

(四)是呀,作者紧紧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来刻画彭德怀爱大黑骡子,但还不止于此。把这段放到全文中去仔细品味,你会有新的发现。

(五)引导:大家想一想,在长征途中能让我们感受到彭德怀爱大黑骡子的事情很多,但作者为什么偏偏选择喂骡子这件事呢?再读课文。

(六)交流:部队断粮,战士晕倒。粮食对他们来说其实就意味着生存下去的希望,而彭德怀把仅有的一点粮食给大黑骡子吃,在他们身处“绝境”时彭德怀想到的是大黑骡子而几乎忘却自己,所以喂骡子这件事最能表达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爱。这就是典型事例。

【评析】这次,笔者紧扣探究表达这条线,引导学生探求作者如何表达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爱。目标指向不只是引导学生获得“意义”与“情感”,更是作者的表达方法。这样的教学不但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更懂得了既可以通过抓住人物的语言与动作这些细节来表达爱,还可以通过典型事例来凸显爱。在这样目标设定下的教学,学生得到的是方法,习得的是表达的能力。

总之,语文教学的本质是引导学生学习、理解、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教师要引导学生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最终提高语文素养。(责编 黄鸿业)

猜你喜欢
教学案例评析
恰巧而妙 情切致美——张名河词作评析
评析复数创新题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教学案例的内涵及其应用意义
充分整合教材资源 优化历史课堂教学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技巧及案例分析
反转课堂模式与数学教学案例
促进初中化学定量观建构的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