邰思
[摘 要]科举制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它为人们提供了公平竞争入仕做官的平台,是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最具开创性和平等性的人才选拔制度;英国的公务员考录制度是在借鉴中国科举制度的经验基础上形成的,既有对科举制度的传承,也有对它的超越。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科举制度是英国公务员考录制度的历史渊源,而英国公务员考录制度是又是对科举制的升华,文章通过文献研究法和历史比较法,对英国公务员考录制度与中国科举制度的渊源关系进行梳理,重点阐述了英国公务员考录制度对中国科举制度的传承与超越,对我国现代公务员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有一定启示意义。
[关键词]公务员考录制度;科举制度;传承;超越
[中图分类号]D69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7 — 0072 — 02
一、对古代中国科举制度的评鉴
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通过分科考试的方式来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而后一直沿袭到清末,历时1300多年,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后期推行时间最长的一种官员选拔任用制度。
(一)科举制度的优点
科举制度被废除后,不少人存在一个思想误区:把封建制与科举制等同,把八股取士制度当做科举制度的全部。因此,科举制度长期以来为人们所批判。但是我们若以全面公正客观的态度来认识科举制度,却能发现它有着合理的内核,实际上已形成了一种“筛选德才兼备人才的权力精英体制”。〔1〕
1.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考录原则
古代中国科举制度有其合理的内核,在考试过程中制定了很多制度来防止考生的作弊行为以及考生和考官串通作假的行为,比如,对主考官实行回避、锁院制度,对考生考卷实行糊名、誊录制度。正是由于这些具体制度的施行,使科举制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尽管各朝代科举考试具体科目和内容设置不同,但基本是按分数从高到低录取,以唐朝的殿试为例,“中试者分三甲,一甲三名为状元、榜眼和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3〕,体现了竞争择优的原则。在科举制度下,考试是选官的基本途径,普通人只有通过寒窗苦读,才能实现跻身于社会上层的愿望,因而形成了人们重视教育、勤奋读书的优秀品质,在客观上推动了封建社会教育的发展和文化的普及。
2.集中的人事选拔权
科举制把分散的人事选拔权收归中央,科举考试的内容、形式、用人标准等完全由中央确定,形成一种自上而下的官吏选拔方式。中央利用科举制的这一措施,垄断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职,公平公正的考录原则打破了门第的限制,让一大批普通的知识分子甚至出身寒微的平民通过考试方式也有入仕做官的机会,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加强了行政权力的统一,提高了行政效率;同时也通过四书、五经等儒家思想的考试内容,向知识分子灌输了等级观念,统一了其意识形态,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加强了政治稳定。
(二)科举制度的弊端
1.考试内容逐渐僵化
隋炀帝开科取士,科举制开始萌芽,这一时期主要考时务策,也就是撰写有关当时国家政治方面的论文,为国家各方面发展提供政策,较为实用;到唐朝,“进士”和“明经”科是主要考试科目,此外要加考诗词歌赋,这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宋代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对科举考试的内容进行了改革,取消了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4〕。经义,与论相似,都要求写文章,但只限于用经书中的语句做题目,并用经书中的理念进行阐释,考试内容逐渐僵化;到明代以后,科举制度虽然日益完备,形成了包括院试(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的一套考试体系,但能否考中主要取决于八股文,它以四书、五经中的文句做题目,措辞要用古人语气,格式很死板,对结构和字数都有一定的要求和限制。综上所述,科举制从建立到衰亡,其考试内容都是以四书、五经以及诗词歌赋为主,起初确实能够为封建生产关系服务,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考试内容越发显得空洞单调,没有贴合实际,从而导致知识分子注重死记硬背,忽视了实际的社会需要,此外,考试内容重文轻理,缺乏实用性,埋没了大量科技人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2.考试程序日渐复杂
隋朝科举考试属于初创阶段,采取地方荐举和中央考试相结合的考试程序;宋代确立了每三年举行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即州试、省试和殿试。清代的科举考试制度分两个阶段,一个是科举的初步考试,一个是科举的正式考试。初步考试有三种,童试、岁试和科试。童试包括县试、府试、院试三阶段,院试录取者即可进入所在地的学校成为生员,俗称“秀才”,“秀才”参加每一年一次的考试,叫做岁试,每三年还要参加一次大的考试,叫科试。接下来是科举的正式考试,也分为三种,乡试、会试和殿试。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乡试考中了成为举人,接下来是会试,是第二年的春天到京城考试,考中了成为进士,之后的第二个月进行第三场殿试,考中后就可以直接做官了。这样看来,以清朝来说,它的录用考试要经过童试、岁试、科试、乡试、会试、殿试和任用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程序纷繁复杂,所以一个人要想通过科举考试入仕做官,可能要耗费大半生的时间,如果再遇上不得志,可能到老也不能如愿。因此,尽管出发点是为了强调考试的公平性和严谨性,但越发复杂的考试程序、求偏求难的考试内容以及种种防止舞弊的制度办法导致科举制度畸形发展。
3.考选方式过于单一
古代科举考试的考选方式分为笔试和面试,以笔试为主。如乡试是明清时在各省省城和京城举行的科举考试,按四书五经、策问和诗赋分三场进行考试,考试形式为笔试,每场考三天;通过乡试的举人,可于次年三月参加在京师的会试和殿试。会试也是笔试形式,同样是连考三场,每场三天;考中的贡士参加由皇帝主持和出题的殿试,殿试只考一题,内容为对策,为期一天,考试形式为面试,但有时是皇帝出题,考生以笔试形式答卷,由大学士评卷并草拟出名次,皇帝圈阅同意即可。因此,古代科举考试的考选方式比较单一,通过笔试只能考查学生的知识水平,而不能考查考生的其他方面综合能力,导致招录的人才在担任官职时缺乏一定的素质。
总之,以辩证的、全面的、历史的眼光来评鉴科举制时,我们应看到它确实有一定的弊端,如考试内容逐渐僵化、考试程序日益复杂、考选方式过于单一等,但它公平、公正、择优、录用的考试原则和以考试来选拔人才的形式都是具有开创性的,是值得西方国家甚至当代中国公务员考录制度借鉴的。
二、英国公务员考录制度对中国科举制度的传承
(一)科举制西传至英国的必然性
“科举制会受到英国人的推崇和效仿,原因在于它适应了英国当时社会的需要”〔5〕。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兴起,必然导致政治制度层面的变革。18世纪以前,英国文官制度的选用或实行恩赐官职制,或实行政党分肥制,这些制度有很大的弊端;到19世纪四五十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完成,社会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在官员选用方面也日益要求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因此急需打破传统的陈旧的取材方式,建立起公正的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选拔方式,虽然此时的科举制度在内容上已经不合时宜,但是在形式上,它的标准化操作手段刚好满足了英国人才选拔的需要。由于英国资本扩张,使其接触到了中国的科举制,于是吸收了科举制的精华,即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考录形式,也就是说,科举制传到英国甚至其他西方国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二) 英国公务员考录制度对科举制度的传承
事实上,西方国家借鉴科举来建立公务员制度正是从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始的。1600年东印度公司建立。邓嗣禹认为:公司在有限的基础上为印度引进了考试任职制度,“结果使中国的这一发明及时在印度得以充分发展。”〔6〕 1835年7月,一位留居中国的英国人在《中国文库》这本英文杂志上发表文章,说英国东印度公司已采用了考试竞争原则,并预言:“这种中国人的发明创造在印度的充分发展,预示着或许将来有一天,它会像火药和印刷术一样,在国家制度甚至是欧洲的国家制度中,引起另一次伟大变革。”〔7〕中国的科举制度,第一次被看作中国的第五大发明。“1855年5月,政府颁布了文官制度改革的第一个枢密院令;1870年6月4日又颁布了第二个枢密院令,这标志着英国文官制度的正式建立”〔8〕,至此公务员考录制度在全英国境内推广开来并对西方各国产生影响。
科举制度作为英国公务员考录制度的蓝本,必然对其产生深远的影响:第一,“公开考试原则”〔9〕。英国的考试公开,包括考试公开和录用结果的公开两方面。考试公开指的是开考前通过报刊、广播、电视、政府公报等各种渠道和媒介,向社会公布招考职类、报考条件(一般包括职务、责任、待遇、报考资格等)、开考科目和内容、考试时间和地点等,便于有志者报考,也便于公众进行监督。录取人员的名单,也要公示并通知报考者本人。第二,平等竞争原则。每个人在公务员考试上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不因性别、民族、种族、宗教信仰、出身等原因受到歧视。第三,择优录取原则。公务员的录用必须在竞争考试的基础上以考试成绩的优劣作为选拔的标准,根据报考人的知识、能力和品行,择优录取,这样才能保证优秀的人才进入文官队伍,达到选贤任能的目的,有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可见,从英国现代公务员考录制度的原则和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考试理念来看,两者有着相通、相似之处,这成为推导英国公务员考录制度与中国科举制度渊源的又一重要依据。
三、英国公务员考录制度对中国科举制度的超越
英国公务员考录制度是吸收了科举制度的以考试选拔人才的形式,但抛弃了其陈旧的考试内容,用标准化、公平化的形式搭配新型的资本主义内涵以及考选方式,成就了对中国科举制度的超越。
(一) 考试内容更加贴近实际。
现代英国公务员考试,对于不同类型的公务员,即普通公务员和高级公务员以及报考不同职类的公务员,考试内容均有所区别,但大多都与政府工作紧密相关。在普通公务员考试中,情景模拟考试会给报考者假设日常政府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情景或者突发状况,然后给出选项让报考者做出选择;“数字推理测试会给出若干组政府工作经常会遇到的具体数字,让考生分析后进行多项选择”〔10〕,以考查报考者的数字敏感能力;电子文件筐的处理就是让报考者以一定的身份来处理若干份文件,以考察其能否分清任务的轻重缓急,以及是否认识所报考职位的工作职责;小组讨论是围绕一个话题,通过考生的讨论或辩论的形式发表个人观点和意见,并最终达成共识,提出有效的政府决策或对一问题的看法。对于高级公务员的招考要求较高,需要有一定的经验、技巧、人格特质和任职资格,因此在高级公务员的考试中,面试是主要的方法,除了考查报考人过去的工作经历、知识水平、团队合作能力以外,也可通过心理测试来考察其重要的心理素质。总之,无论是普通公务员还是高级公务员,现代英国公务员考试的内容与古代中国科举制度相比都更加贴近实际,且注重个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 录用程序更加简单易行
现代英国公务员的考录程序相对比较简单,大体分为四阶段,即“招考-考试-选用-试用”。〔11〕招考即政府各部门通过报刊、电视、广播、政府公报等媒介发出招考公告,公布招考的职位、报考资格、考试科目和内容、时间和地点等;考试对于普通公务员分为网上模拟测试和正式集中考试,网上模拟测试和在线正式考试的内容、难度相似,正式集中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而高级公务员以面试为主;选用是对考试合格的人,按照成绩高低择优推荐给用人单位,用人单位通过资格审查、面谈及体检后,选用相对满意的人才;试用是对新录用的公务员进行一段时间的试用期,一般为三个月到一年不等,在实际工作中再考核被录用者是否具备任职的水平和能力。总之,无论是普通公务员还是高级公务员,从报考到正式上岗工作一般不会超过一年,考录程序相比中国古代科举考试而言更简单易行。
(三) 考选方式更加科学多样
英国现代公务员的考选方式一般以笔试、面试、在线考试、评价中心测试和电子文件筐测试等为主。笔试用来测验报考者个人的知识结构、分析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等方面的素质能力,英国公务员考试的笔试试题就大部分职位来说,对算术、历史、地理、作文、语法等比较重视,但1985年之后,笔试基本被废除,目前仅限在“快速升迁通道”录取计划中使用;面试是用来考查报考者个人的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交际能力、性格特征以及机敏程度等,除此之外,还可以了解考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应变能力;在线测试是英国公务员考试的一大特色,分为在线模拟评估和在线正式测试,主要考试内容为数字推理和词语推理,考生通过在线模拟不仅可以熟悉题型,也可以通过电脑评分和建议来判断自己是否适合公务员工作,并预测自己在下一阶段的成功几率,这样不仅提高了招录效率,也节约了成本;评价中心测试主要是以小组讨论的方式,类似于无领导小组讨论,通过考生之间的互动,来评量考生的人际沟通能力、说服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领导潜能等;电子文件筐测试主要通过不断向考生发送电子邮件,让考生做出判断和决策的方式来考验候选人的抗压能力、应变能力、决断能力等。英国公务员考试多样化的考选方式,不仅能够考察候选人的综合素质能力,而且能够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更加公平、公正和科学。
四、结语
考选制不仅是科举制的核心,也是英国公务员考录制度真正从科举制中借鉴的内容,它不仅采取了“以试选人”的新办法,更重要的是它采取的公平竞争机制,根据考试成绩的优劣来选拔人才,体现了考试面前人人平等的公开、公平、公正的精神。合理的内核、公平的考试形式以及贴近实际的考试内容和多样化的考选方式,使得英国公务员考录制度完成了对科举制度的传承到超越的过程。所谓“观今宜鉴古”,我们要采取辩证的态度看待科举制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考选制也成为我国公务员制度所必须坚持和强调的内容。此外,在内容设置上应吸取科举考试的教训,根据各用人部门的实际需求和各行业各职位的不同性质,采用基础知识加专业知识或专业技能等多层考试和多样考选方式相结合的办法,选拔出既有一定文化水平,又有相应专业能力的综合型人才进入国家公务员队伍。最后,要简化考试录用程序,避免纷繁复杂的考录过程中掺杂了某些人为因素,影响了公务员考试的公平公正性。
〔参 考 文 献〕
〔1〕梁宁森.科举制:英国文官制度的起源〔J〕.学术交流,2007,(05).
〔2〕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11:56.
〔3〕徐晓杰,王一媛.古代科举制度与现代公务员制度〔J〕.理论学刊,2008,(08).
〔4〕刘海波.英国文官制度与科举制的渊源〔J〕.福建论坛,2010.
〔5〕任爽,石庆环.科举制度与公务员制度——中西官僚政治比较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3.
〔6〕梁宁森.科举制:英国文官制度的起源〔J〕.学术交流,2007,(05):5.
〔7〕施忠连.科举考试与西方文官制度〔J〕.孔子研究,2009,(03).
〔8〕刘海波.英国文官制度与科举制的渊源〔J〕.福建论坛,2010.
〔9〕罗之芹.英国高级文官后备人才的选拔与培养计划〔J〕.中国人才,2009,(02).
〔10〕陈岭.比较与启示——从西方文官制度和科举制谈起〔J〕.行政与法,2003,(07).
〔责任编辑:陈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