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翠红
近年来教育界课程资源概念的出现,引发了教育工作者从宏观微观等各个不同角度去研究探索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学术界对课程资源概念的厘定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普遍认同的是二维分法,即功能特点的分类——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空间分布的分类——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作为普通教师,限于条件约束,在基于人力、物力、场所、媒介、设备、环境等条件之下的条件性课程资源的探索方面,难度很大,在基于城市设施、社区活动等条件之下的校外课程资源的探索方面,同样面临困难。如此说来,我们普通教师正常情况下能做到的,只是立足于校内,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现有条件,不断开拓素材性课程资源——知识技能、活动方式方法、培养目标等的广度和深度。这应该是目前大多数教师可以操作的研究目标,虽然我认为从大语文的观点来说,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必将越来越会得到重视。
这是我对从事这项实践探索的第一个基本认识。我的第二个基本认识是基于目前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学生进入高中以后,花在语文上的学习时间比在初中时要少。文科生把时间大多花在英语和文综上,理科生则大多花在数理化上,语文在早读课受到英语的冲击,晚上被文综(理综)数学等挤得无立锥之地,这使得高中的语文教学处在一种尴尬的境地。对高中语文老师来说,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尽可能增加课堂容量,把每一节语文课上好,成了不得不费心思考的一件事。
总的来讲,固守在现有的园地,不拓展,不深入,就好比死水塘的水会发臭,改变的唯一办法,就是引进活水。我们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的研究,实际上是给语文教育这方水塘找水源注活水。
下面我来具体谈谈我的一点认识和实践。
一、语文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我们对教材的认识一直有心结。先是顶礼膜拜,后是彻底打倒,中间还夹杂着依靠它不死不活的混日子的。顶礼膜拜的时代已然过去,彻底打倒成功的例子也有,但是对大多数教师而言,无论从应试角度还是从培养综合素质的角度,脱离教材总会让你感觉失去了方向。基础教育的本质是示范,所以叶老说教材上的课文是一个一个的例子,只有扎实地掌握这些例子,才可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工作。在这一点上,著名语文教学改革家魏书生先生到马鞍山讲学时还特别提到过。我们之所以会忽视这一点,可能有两点原因,一是教材中的文章可以其它文章替换而不会对教学效果有太大影响,既然如此,这些文章是可有可无的。这个看法看似有理,实则不通。单篇的文章不能代表整本教材。你抽掉一篇两篇文章可以,将教材中所有文章全部抽掉,你来教什么?换课文,那不还是组成教材了吗?我们在这方面其实已经有了突破,前几年改变了人教版教材一统天下即是例子。文章可以换,但是教材不能丢。再说现有教材中的课文也是经过多少专家多年研究共同挑选出来的,具有层递性和典型性。其实我们偶尔自选的文章真教起来也不是那么顺手的。很多对各种版本教材有了解的一线教师也感觉到了地方版本教材编写体例的不顺畅,文选也有许多可商榷之处。忽视教材这种最重要的课程资源的第二个原因,是缺乏对教材作广度的拓展和深度的钻研。教材在老师眼里,成了没有变化的一塘死水。一篇课文按部就班地教,一成不变地学,必然导致课堂枯燥乏味。这就需要我们引进活水,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这样就有可能赋予课堂以新的活力。我在教《苏武牧羊》这一课时,先给学生放了一首孟广禄和刘桂娟唱的《苏武牧羊》,并问学生,这首歌的基调是什么?有学生说是“悲”,有学生说是“恨”,也有学生说是“苍凉”。我又问,你们听出了“壮”吗?有学生马上说,这首歌曲的基调是“悲壮”。于是教学转入下一个环节,介绍苏武出使的时代背景。学生进入了特有的情境中,学生的兴趣也被激发起来了。因此,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实现教学内容的创新,是每一个语文教师面临的最大课题。语文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课,争取课课有创新。除了借助其它条件性课程资源之外,也可以通过比较性阅读等方式拓展教材的宽度。另外,还可以通过探究性阅读来引导学生深入钻研教材。我在教授必修四宋词单元的几首词之后,让学生根据教材中几首词的形式来推断词的形式是如何从诗当中化过来的。学生经过钻研教材,拓展阅读,都有了自己的探究结果。这样,教材作为最重要的课程资源,真正起到了“作为一个例子”的作用。
二、发挥各种媒介,特别是网络资源的作用
多媒体作为被开发和利用的一种课程资源,也有一个从被疯狂使用到被打入冷宫的过程。(这也反映了我们的非理性研究的弊病)前几年课件视频遭到滥用,完了之后现在又要求返璞归真。冷静下来想一想,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它必然能够在教学过程找到它的合理的位置,关键是教师如何去把握其中的度。这一块,我准备分三点来谈。
(一)利用网络资源,再现课文情景。中国有句古话,叫“秀才不出门,而知天下事”,在今天的互联网上得到了真正的体现。尽管网络也存在许多负面效应,但网络上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不容我们语文教师忽视。让网络走进我们的课堂,是不可逆转的潮流。去年,我校高一新课程改革力度很大,高一所有的班级都装上了多媒体,给上课教师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尤其是语文教学,课堂容量大大增加了。我以前上《宇宙的边疆》总觉得文字太抽象,地球在宇宙中到底是如何渺小,如何微不足道,很难形象化。用多媒体来上,就好多了。从宇宙的形成,星系的形成,再到动态的宇宙模拟运动图,还有九大行星绕太阳运动图,在多媒体上一演示,就不用再绞尽脑汁想看如何去体现地球的渺小,以及费尽口舌地向学生解释地球生命的偶然性。
(二)利用网络资源,补充文本空白。利用网络资源可以很方便地补充作者生平、时代背景、人文典故。既节省了时间,又大大增加了语文课堂的容量。我在上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先用多媒体打出了苏轼的生平简介、文学成就和乌台诗案的背景。在上到“为什么作者单单想起了周瑜”时,我用多媒体打出了苏轼一生重大事件的履历表,尤其突出贬黄州、惠州、儋州,并和周瑜对比,最后用一幅对联总结:“情场、官场、战场,场场失意!黄州、惠州、儋州,州州失意!”来作总结,学生就对文本的理解就深入了一层。用多媒体上文言文,对文言实词虚词的总结,以及特殊句式的归类,都非常方便,一些课文练习的补充也很及时,并且节省了大量时间。
(三)充分利用影视资源,丰富语文课堂。做好影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给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使语文的教学彰显出无穷魅力。我在上《窦娥冤》时剪辑了一段窦娥在刑场上指天斥地的视频,让学生充分感受了窦娥的冤屈之深。上《雷雨》和《哈姆雷特》时,由于课文是节选,我利用课外时间让学生看了话剧《雷雨》和电影《哈姆雷特》,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利用地方资源,开发校本教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当涂县作为千年古县,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层,一千多年来,留下了无数诗文、传说故事、民歌民谣等。魏晋时期(与时任大司马的桓温有关)的诗文及历史故事;南北朝时期以谢朓为中心的诗歌创作;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当涂留下的诗文(包括后代一些诗人凭吊他而创作的诗文);宋代以著名词人李之仪、有“李白后身”之称的郭祥正等文人群的创作;明代以朱元璋为中心的诗文、故事;清代以乾隆下江南为话题的民间传说等。所有这些资源为如果能有效地加以开发利用,将会极大地丰富我们的课堂教学内容,推动研究性学习的深入开展。2011年,我校语文组进行“李白、李之仪在当涂的诗词”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我们编写了李白、李之仪诗词选集,并给这些诗词作注,写鉴赏,编写教案,还举行了学生的书法比赛和朗诵比赛,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了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了提高。在这过程中,我还尝试着借这本教材教给学生一点做研究的方法。我在设计《李之仪词四首》的教案时,有意识地从这个角度入手的。本节课选的四首词,《浣溪沙·为杨姝作》、《浣溪沙·再和》、《蓦山溪·采石值雪》、《鹧鸪天》,前两首写给杨姝的,我想到了宋词创作有很多跟歌妓有关,这是一种现象,前人论述很多,就想让学生们也来通过资料梳理接触一下;后两首有一些对人生的感慨,如“须痛饮,庆难逢,莫诉厌厌醉”、“由来好处输闲地,堪叹人生有底忙”、“从今认得归田乐,何必桃源是故乡”等,就尝试着让学生了解一点宋代诗词中的“理趣”的知识。当然我自己搜集了很多资料供学生参考。或许研究的内容还在其次,培养一点研究的意识更为重要。
(作者单位: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