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雅斌
一、 捕捉文章亮点,及时引导感悟
好文章的作者深谙写作之道,以至于内容和形式结合得天衣无缝,宛若天成。解读文本要观照文本的写作方法,体悟内容与形式是如何水乳交融地融通在一起的,对于典型的表现手法,教师还要善于将之提炼并上升为“类概念”,学生才可以迁移用于理解同类文章或同一种语言现象。
“1999年9月22日,早晨7时30分,阳光洒满了美丽的杭州市,桂树还没有开花,晨风中已经飘来甜丝丝的香气。”这是《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篇课文的第1自然段。从字面上看,这段文字只是在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天气状况,在文中作用并不大。但细细琢磨,作者独具匠心,在文章的开头就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伏笔:灿烂的阳光、含苞的桂花飘来甜丝丝的香气,这不是在向读者传递着一种“生命的喜悦,生命的希望”吗?不就在暗示着小钱的生命就像这桂花一样吗?这是一种“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写作技巧,怎么让学生感受作者这种传神的表达方法呢?经过再三思虑,我把这段话的教学放在了课文的结束部分:
师:(手指板书)同学们,小钱原本像一朵即将凋零的花朵,两岸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小钱得救了,他又像一朵绽开的花朵。这个故事的结局是那样让人喜悦,让人欢欣鼓舞。其实,在文章的开头,作者就巧妙地向我们暗示了这个故事会有一个美好的结局。(出示第1自然段)
师:同学们再仔细读读这段话,你们能悟出什么?
生:作者写“灿烂的阳光洒满杭州市”,早晨的阳光是最美好的。
师:是的,灿烂的阳光对人们来说,象征着希望,象征着美好的未来。
生:“桂树还没有开花,晨风中已经飘来甜丝丝的香气”。这就是说,小钱的生命就像这桂花一样即将绽放。
师:我们从这形象的比喻中不难感受到生命的希望,作者在开头就向我们预示了:小钱是有希望得救的。这种写法叫做“伏笔”。作者不是为了写景而写景,而是想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传达一种信息——小钱的生命会如同这桂花一样,即将绽放,使读者对故事的发展充满期待,今后同学们在阅读其他文章时,也要留意这种独特的表达手法。
二、 探究作者内心,仔细揣摩写法
现代阅读观认为:阅读行为就是读者与文本(作者)之间的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过程。这种交流的结果是读出并体验作者在文章中所传达的情感、意志、观念,品味负载这一内容之外的言语形式。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解读文本,在读中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学习精准的词句,精致的手法,精妙的构思等,体会语言亮点,达到学以致用。
在《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文中,有三处描写爬山虎的句子。如果只把教学目标定位在“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叶老先生对人平易真诚,堪称楷模的文品和人品”上,这显然不能实现语文学习的学段目标。于是,我把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增添了一条:学习“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表达自己不同的心情。让学生在学习了“借景抒情”的基础上,趁热打铁地进行了写作迁移,在动笔仿写中,真真切切地提升语言应用能力。这样做,显然比单纯的语言内容理解更具有“语文味”,更凸显语文教学的本色。
师: 夏天下午的阳光,应该是多么强烈、刺眼啊!为什么作者看见了这一墙的爬山虎,会觉得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
生:这一墙的绿色让人感觉很清爽,心情随之非常舒畅。
师:在作者眼里,阳光像温柔的小精灵,在叶面上跳跃,看着看着,他的心也 “扑通——扑通”跳了起来,此时,你能体会到作者的心情吗?
生:当时他是多么幸福、激动啊!一位不起眼的初中生马上要见到自己所敬仰的人啦!
师:你真是肖复兴的知己,他就是带着这份自豪、激动、兴奋去叶老先生家,看到了这样一片爬山虎,谁能够把这种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生读)
师:作者虽然没有直接写出他的心情,但我们仔细品味,也能从中读出作者当时的心情来。还有哪句话也是这样表达的呢?(出示句子: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师:这句话同样写了爬山虎,作者又想表达他怎样的心情呢?我们结合上文来理解。(出示: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至不知黄昏的到来。)
师:你是怎么理解“融洽”的意思?
生:我被叶老的平等真诚而又宽厚的期待所感动。
师:作者和叶老先生交谈结束了,该回家了。此时,他又看见了那一墙的爬山虎。作者写了爬山虎的什么特点?
生:爬山虎那么绿,像浓浓的湖水,显得虎虎有生气。
师:这样的爬山虎让人觉得——
生:让人觉得爬山虎充满生命力。
生:充满生机,充满希望。
师:看着看着,作者好像就是那一墙爬山虎,对自己的写作之路——(生)充满信心,充满期待。
师:同学们,在这两段话中,作者虽然没有直接写自己的心情,但他用了写作上的一个方法来写当时的心情。(课件映示:借景抒情),就是通过描写看见的景物来表达心情,不同的景色描写可以体会出作者不同的心情。下面就让我们围绕着这两种情境,用“借景抒情”的写法表达出你当时的心情。(任选一题)
1. 今天要秋游,我走在上学的路上, 。
2. 我拿着刚发下来的语文考卷,考卷上那红红的“65”分刺痛了我的双眼。 。
三、 善于创设情境,促进读写迁移
在学习了《颐和园》一课之后,作者明晰的游览路线、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教学时,我让学生先用“ ”画出颐和园的游览路线,同时,引导学生抓住“进了、绕过、走完、来到、登上、下来、走过”等记叙游览过程的动词,并告诉学生,这些句子在每一段的开头,起到了过渡连接的作用,然后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仿写。“同学们,明天有一个教师考察团要到我们学校参观,如果请你做导游,你怎样引领他们进行参观呢?请你设计一份“滨东小学参观路线图”。在仿写中,我又及时渗透了一些方位词,让学生将这些学过的消极词汇向积极词汇转化。学生的词汇量增加了,仿写的质量也大大提高了。
在《颐和园》一文中,描写十七孔桥时是这样写的:“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这是文中的一个留白处,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一个绝佳点。为了提高训练的质量,我没有随课文进行训练,而是采用了延时训练法。这个单元的最后一篇文章《秦兵马俑》,课文语言优美,其间对秦兵马俑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进行了生动的描写。我引导学生品词析句后,一起归纳出作者的写作方法:观察+联想(想象)。在学生对这种写作方法有了较深体验后,我出示了一组石狮子的图像,要求学生用以上写法,写一写各种姿态不同的狮子,再做讲解员向大家进行介绍。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滨东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