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明
【摘 要】目的:探讨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2012年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50例,对50例患者均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然后对术后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根据Harris髋关节的评分标准,19例优,27例良,2例中,2例差,总体优良率达92.0%。结论: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术具有很好的疗效,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疗效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中常见的一种骨折,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加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对于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除了骨折部位的有效复位以外,有效的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及疾病的恶化也是治疗此病的关键,本文就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并观察其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50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龄在62岁到86岁之间,平均年龄72.3岁。患者均由摔伤或车祸伤导致,其中左侧分布29例,右侧分布21例,按照股骨近端骨折的AO分类,其中A1型简单骨折轻度移位9例,占18.0%,A2型明显移位的粉碎性骨折27例,占54.0%,A3型转子下型14例,占28.0%。其中合并心脑血管疾病13例,合并高血压21例,合并糖尿病6例,合并心脏病6例,合并两种以上疾病患者4例。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术前进行常规的心、脑、肺、肝、肾等功能的检查,并对原有合并症进行有效的控制。
根据患者情况选用全身麻醉或连续硬模外麻,取仰卧位,健肢外展,患肢内收12°~15°,应用C型臂X线机,在其透视下行骨折部位外展牵引闭合复位,复位满意后,在自股骨大转子上方行4~6cm的纵切口,然后再在臀中肌筋膜上行平行切口,将臀中肌分开,在大转子的顶点前1/3处进针,经股骨髓腔钻入导针,用透视机确定导针位于股骨髓腔的中央,导针开口后选择长度合适的PFNA主针在股骨髓腔内插入,插入合适后拔出导针,再在透视机下置入螺旋导针,确定螺旋导针位于合适的位置,然后对所需螺旋刀片的长度进行测量,选择合适的螺旋刀片置入,顺时针旋转螺旋刀片,行骨折间隙处压缩并锁定,使用瞄准器操作锁定螺钉,拧入尾帽,然后再行透视机检查,确定无误后,对切口进行分层缝合。术后进行常规的深静脉血栓和感染的预防治疗。
1.3疗效判断标准 术后1、3、6个月内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骨折的愈合情况、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颈干角大小等,根据Harris髋关节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其中100~90分为优,89~80分良,79~70分为中,70分以下为差。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X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50例患者术后均没有发生感染和深静脉血栓的并发症,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为(64.5±7.2)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149.3±41.2)ml。术后6个月内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所有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基本良好,髋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无颈干角丢失的情况,但有2例患者出现患肢外旋和缩短的情况,其中根据Harris髋关节的评分标准,19例优,27例良,2例中,2例差,总体优良率达92.0%。
3讨论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中常发生的一种骨折,对于此种骨折一般都应用手术治疗,但即使手术治疗,此种骨折也易发生多种并发症,主要是由于股骨头颈内的内植物负荷大、易旋转,导致易使股骨头内的骨小梁结构遭到破坏,导致并发症的发生甚至手术失败,因此符合生物力学的固定原则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良好的内固定材料是该病治疗的研制方向。目前术中应用较为广泛的内固定方式有钉板固定装置和髓内固定系统,前者以Richards钉板和动力髋螺钉为代表,后者以Gamma钉、和股骨近端髓内钉(PFN)为代表。
PFNA是一种新型的内固定材料,其在设计上加用螺旋刀片,增加了加压和抗旋的作用,在打入的过程中,螺旋刀片刻填压周围骨质形成牢固锚合力,可促进股骨头颈的牢固固定,同时螺旋刀片和主钉之间的特殊设计增加了抗旋转的能力,同时具有良好的支撑效果,对骨折部位的愈合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PFNA在主钉上的设计也有所改进,主钉的设计为空心,只需一个小的切口,导针引入髓腔以后,可置入主钉,且主钉的设计具有6°的外偏角,这样就大大方便了经大转子顶端对髓腔的插入,这样的设计操作简单,且创伤小,符合微创的原则。PFNA在远端点的锁定口,有动态和静态的锁定可以选择,在转子间骨折病例中,如果选择垂直打入,有可能会对近端锁钉造成损坏,这时可采用斜线打入,但若是高位转子下骨折,可行垂直打入的方式。同时主钉还有较长的尖端和凹槽的设计,这样就有效的避免了一个局部的用力,更加方便插入,且有效的减少了再次骨折的发生率,在本组的资料中,术后6个月进行随访,只有2例患者发生了并发症,其余患者均恢复良好。
总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术是在传统PFN的基础上进行优良改进的手术方式,更加符合人体生物力学的特点,适应症广泛,可用于各种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尤其是对老年骨质疏松不稳定的转子间骨折具有很好疗效,且术中操作简单,时间短,出血量少,固定牢靠,对患者的创伤小,并发症少,因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经伟,蒋壵,张先龙,等.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手术方法比较[J]. 中华骨科杂志,2009,6(25):7-11.
[2] 唐佩福,姚琦,黄鹏,等.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8,12(9): 622-624.
[3] 宋煊赫,杨卫良,薛冰,等,三种方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比较研究[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0,12(25):437-441.
[4] 胡飞,尚希福,赵其纯,等.解剖钢板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17(12): 253-255.